李妈妈的手指在文具盒上方停顿了一下。盒子里除了几粒仓鼠粮的碎屑,确实空无一物。她正准备把盒子扔进垃圾袋,突然想起儿子前阵子总抱怨单词卡找不到。这个盒子大小正合适,塑料材质也挺结实,扔了确实可惜。
她把盒子拿到水龙头下冲洗。温水冲刷着盒壁,带着泡沫流入下水道。洗干净后的文具盒在灯光下泛着透明的光泽,看起来和新的一样。李妈妈用抹布擦干水珠,随手把它放在书桌的角落。
那个半空的模型箱还摆在地上。李妈妈用脚轻轻踢了踢箱体,听着里面零件滚动的声响。应该没有老鼠,可能是小零件松动了。她弯腰抱起箱子,准备把它放回书架顶层。
·
段新红在箱底感受着这阵颠簸。箱体被搬动时,里面的零件不断滑动碰撞。她紧紧抓住一根固定在箱底的塑料杆,避免被滚动的零件伤到。阳光透过箱盖的缝隙忽明忽暗,她能感觉到箱子正在升高。
当箱子被放回书架顶层时,震感让她差点松手。灰尘从箱盖的缝隙簌簌落下,她在黑暗中屏住呼吸。外面传来李妈妈打扫房间的声音,吸尘器的轰鸣像是遥远的雷声。
现在的位置更高了,从箱缝往外看,能看见窗外更广阔的天空。几朵白云慢悠悠地飘过,一只麻雀停在窗外的树枝上梳理羽毛。这样的视野让她感到些许安慰,至少不再像被困在黑暗的深渊里。
·
李妈妈打扫完房间,满意地环顾四周。书桌整洁了,书架上的书按大小排列得整整齐齐,地板也擦得发亮。现在就差那袋垃圾要处理。
她拎起垃圾袋走向门口,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回头看了眼书架。那个洗干净的书具盒在书桌上显得很突兀,和其他文具都不配套。也许该给儿子买套新的文具盒,这个就...
这时手机响了,是单位打来的电话。李妈妈急忙放下垃圾袋,一边接电话一边走向客厅。工作的电话总是很长,等她挂断时,已经忘了文具盒的事。
·
段新红在箱子里听着外面的动静。电话铃声、脚步声、说话声,然后一切重归寂静。她小心地挪动身体,检查刚才被零件压到的地方。手臂上的擦伤已经结痂,腿部的麻木感也渐渐消退。
饥饿和干渴依然折磨着她。她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开始探索这个新的环境。箱子被放在书架顶层,这意味着她离人类活动的区域更远了。但同时也意味着,她可能不会再被随意翻动。
箱盖的缝隙比想象中要宽。她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能把半张脸贴在缝隙上观察外面。从这个高度看下去,整个房间尽收眼底。书桌、椅子、床铺,还有地上那个被遗忘的垃圾袋。
·
下午的阳光逐渐西斜,房间里的光线变得柔和。段新红看见墙壁上的影子慢慢拉长,知道一天即将过去。如果今晚再喝不到水,她可能真的撑不到明天了。
她开始仔细检查箱内的物品。除了那些模型零件,箱底还散落着一些细小的事物:一根折断的牙签、几粒沙子、一片干枯的花瓣。这些都是随着模型被一起收进来的,现在成了她唯一的希望。
那根牙签引起了她的注意。牙签的一端比较尖锐,也许能在箱壁上凿出更大的缝隙。她费力地把牙签拖到箱壁旁,开始一下下地刮擦塑料箱壁。
·
李小明推开房门时,夕阳正好照进房间。他看了眼书架顶层的模型箱,表情有些复杂。妈妈已经出门上班了,现在家里只剩他一个人。
他走到书架前,踮起脚想把箱子拿下来。但箱子放得太高,他试了几次都没能够到。最后他搬来椅子,站在椅子上才勉强碰到箱体。
段新红在箱子里感受着这阵晃动。箱盖被打开一条缝,李小明的眼睛在缝隙处出现。他们对视了一秒,李小明迅速合上箱盖。
“果然还活着...”他喃喃自语,从椅子上跳下来。
·
段新红的心沉了下去。这个少年还记得她,而且看起来不打算放过她。她听见他在房间里踱步的声音,似乎在思考该怎么处置她。
过了一会儿,脚步声再次靠近书架。李小明没有打开箱盖,而是用手指敲了敲箱壁。“喂,你能听见吗?”他压低声音说。
段新红没有回应。经验告诉她,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沉默是最安全的选择。
“我知道你听得见。”李小明继续说,“别想耍花招,不然有你好受的。”
他又敲了几下箱壁,然后脚步声远去了。段新红听见他打开电脑的声音,还有游戏背景音乐响起。
·
夜幕缓缓降临。房间里的灯亮了,电脑屏幕的光影在天花板上跳动。段新红继续着她的工作,用牙签在箱壁上刮擦。塑料比想象中坚硬,进展很慢。她的手指被磨破了,每一下都带来钻心的疼痛。
但她没有停下。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在下次被发现之前,她必须制造出一个足够大的缝隙。不是为了逃跑——从这么高的书架上下去等于自杀——而是为了获取生存所需的水分。
窗外开始下雨。雨点敲打着玻璃窗,发出清脆的声响。对段新红来说,这声音既是诱惑又是折磨。雨水近在咫尺,她却连一滴都碰不到。
·
李小明打完一局游戏,伸了个懒腰。他瞥了眼书架,突然想起那个文具盒。走到书桌前拿起盒子,他打开盒盖看了看。洗干净后的盒子看起来很普通,完全不像能装什么神奇物品的样子。
他随手把盒子放进书包,也许明天可以拿来装卡片。这时肚子饿得咕咕叫,他决定去厨房找点吃的。
冰箱里有早上剩的包子,他拿出来热了热。微波炉运转的嗡嗡声充满了整个厨房。他靠在厨房门口,不自觉地又想起模型箱里的小人。
那个会动、会看他的小东西,到底是什么?电子玩具?生物实验品?还是...别的什么?他摇摇头,决定不再想这些。吃完包子,他还要继续打游戏。
·
雨越下越大。段新红听见雨水顺着窗户流淌的声音。她加快手上的动作,牙签在箱壁上刮出细小的碎屑。终于,一个小孔出现了!
她小心翼翼地把孔扩大,直到能伸出一根手指。潮湿的空气从孔洞涌入,带着雨水的清新气息。她把脸贴在孔洞上,深深呼吸着这久违的湿润。
但这样还不够。她需要真正的雨水。观察了一会儿后,她发现书架靠近窗户,而箱子的位置正好有一道细微的裂缝能让雨水渗入。雨水沿着书架边缘缓缓流淌,在箱壁外形成一道细细的水线。
她开始扩大那个孔洞,努力让它对准水线的方向。塑料碎屑不断落下,她的手指因为持续用力而抽搐。但希望就在眼前,她不能放弃。
·
李小明吃完包子回到房间。雨声让他想起明天体育课可能要取消,这让他有点郁闷。他打开电脑准备继续游戏,突然注意到书架那边传来细微的刮擦声。
他屏住呼吸仔细听。没错,是从模型箱里传出来的。那个小东西在干什么?
他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架前,没有惊动箱子里的人。透过箱盖的缝隙,他看见段新红正在努力扩大箱壁上的一个小孔。她的动作很专注,完全没注意到有人在观察她。
李小明没有出声。他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在黑暗中工作,手指已经血迹斑斑,但动作依然没有停下。这种执着让他感到一丝不安。
·
段新红终于把孔洞扩大到足够大小。现在她能把整个手掌伸出去了!雨水沿着书架流淌,正好经过这个位置。她小心地伸出手,让雨水冲刷掌心的伤口。
清凉的雨水带来片刻的舒缓。她尽可能多地接住雨水,先喝了几口,然后用水清洗伤口。这是她几天来第一次补充水分,干渴的感觉得到缓解的同时,疲惫也如潮水般涌来。
她靠坐在箱壁旁,任由雨水打湿衣袖。窗外的雨声像是自然的摇篮曲,她的眼皮越来越重。在睡着前的最后时刻,她把几片较大的树叶拉过来盖在身上保暖。这些树叶是随着某个模型一起被收进来的,现在成了她的被子。
·
李小明在书架前站了很久。直到箱内的刮擦声停止,他才悄悄离开。回到电脑前,他已经没了玩游戏的心情。
那个小人的生命力让他震惊。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她居然能坚持这么久,还想办法弄到了水。这已经不是玩具的概念了,更像是...一个真正的生命。
他想起科学课上老师讲过,所有生物都有求生的本能。即使是最微小的昆虫,也会为了生存而努力。那个箱子里的,难道真的是某种未知的生物?
这个想法让他感到害怕。如果真的是活物,那他这些天的所作所为...他不敢再想下去。
·
深夜,雨渐渐停了。月光从云层缝隙中漏出来,照进房间。段新红在睡梦中不安地翻身,伤口在隐隐作痛。她梦见自己又回到了正常大小,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城市。但玻璃上映出的,依然是那个十厘米高的身影。
李小明也睡不着。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模型箱里的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最后他悄悄起床,再次来到书架前。
这次他打开箱盖,借着月光观察睡梦中的段新红。她蜷缩在几片树叶下,脸上还带着泪痕。这一刻,她看起来无比脆弱,完全不像白天那个拼命求生的小东西。
他轻轻放下箱盖,回到床上。但睡意已经全无,他就这样睁着眼睛直到天亮。
·
清晨的阳光照进房间时,段新红已经醒了。她检查了一下昨晚挖出的小孔,确认它还在原位。晨露凝结在书架边缘,她伸出手接住几滴,小心地舔舐着。
伤口经过雨水的清洗,看起来好了一些。虽然还是很饿,但至少干渴的威胁暂时解除了。她开始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
从孔洞望出去,能看见书桌上那个文具盒已经不在了。垃圾袋还靠在门边,看来李妈妈忘记把它扔掉。房间里的一切都保持着昨天的样子,除了...
她突然注意到,书架下层放着几本课本,最上面那本正好是打开的,书页上有一些面包屑。这个发现让她心跳加速。
·
李小明被闹钟吵醒,迷迷糊糊地起床洗漱。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决定暂时不去动那个模型箱。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也许时间长了,那个小东西自己就会...
他不敢想下去。背着书包出门时,他特意看了眼书架。箱子还好好地放在顶层,看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上学路上,他一直在想那个小孔。既然她能挖出一个小孔,会不会有一天把整个箱子都破坏掉?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他甩甩头,强迫自己不再去想。
·
段新红确认房间里没人后,开始实施她的计划。她用牙签把箱壁上的小孔继续扩大,直到能勉强挤出去。这个过程比想象中困难,塑料边缘很锋利,她的手臂又被划出几道伤口。
但诱惑太大了。书架下层那些课本上的面包屑,可能是她几天来唯一能获得的食物。虽然可能已经变质,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她小心地把头探出箱外。从书架顶层到下层课本的距离,对她来说不亚于悬崖峭壁。必须非常小心,任何失误都可能让她摔得粉身碎骨。
她找到一根固定在箱外的麻绳——那是某个模型上的装饰品。用力拽了拽,确认它足够结实后,她把麻绳系在腰上,另一头固定在箱内的一个钩子上。
现在,她开始向下攀爬。墙壁粗糙的表面提供了些许摩擦力,她的手指紧紧抓住任何微小的突起。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每一秒都心惊胆战。
·
教室里,李小明心不在焉地听着课。黑板上的数学公式像蚂蚁一样爬动,他总是不自觉地想起那个向下攀爬的小小身影。
如果她真的逃出来了会怎么样?如果被妈妈发现了会怎么样?如果...她死掉了会怎么样?
这些念头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同桌碰碰他的胳膊,小声问:“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他摇摇头,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但不过五分钟,思绪又飘回了那个模型箱。
·
段新红终于降落到书架下层。她的手臂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但成功的喜悦让她暂时忘记了疼痛。课本上的面包屑就在眼前,虽然已经干硬,但闻起来还很香甜。
她迫不及待地开始进食。面包屑卡在喉咙里,她不得不停下来咳嗽。这时她才想起没有带水下来,吃得太急可能会噎死。
放慢速度,小口小口地咀嚼。干硬的面包在唾液的作用下慢慢变软,顺着食道滑下去。这是她几天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进食,胃部的灼痛感渐渐缓解。
吃饱后,她收集了剩下的面包屑,用一片树叶包起来系在腰上。这些储备粮足够她撑过今天了。
现在的问题是:要不要回到箱子里?留在外面风险很大,但箱子里也没有食物来源。她犹豫着,一时难以抉择。
·
放学铃声响起,李小明第一个冲出教室。他几乎是跑着回家的,连朋友在身后叫他都没听见。
推开房门时,他的心怦怦直跳。房间看起来和早上一样,模型箱还好好地放在书架顶层。他稍稍松了口气,但随即又担心起来——那个小东西该不会已经...
他踮起脚想查看箱子,却突然注意到下层课本上的面包屑不见了。这个发现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
段新红听到开门声时,正躲在两本书的夹缝中。她透过书页的缝隙看见李小明震惊的表情,知道自己的行踪暴露了。现在回箱子已经来不及了,她必须尽快找到新的藏身之处。
书架下层堆满了书,书与书之间有很多狭窄的缝隙。她选择了一个看起来比较隐蔽的缝隙钻进去,把身体紧紧贴在书脊上。
李小明开始仔细检查书架。他一本一本地翻动书籍,动作越来越急。段新红能听见他的呼吸声越来越近,心跳得像打鼓一样。
就在他的手即将碰到她藏身的那本书时,门口的钥匙声响起——李妈妈回来了。
·
“小明,你在找什么?”李妈妈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李小明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手,“没、没什么,就是找本参考书。”
李妈妈疑惑地看着儿子,又看了眼乱七八糟的书架。“别把书弄乱了,我刚整理好的。”
她走到书桌前,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看到妈妈的那个银色发夹了吗?昨天好像放在这里的。”
趁着妈妈在书桌前翻找,李小明迅速把书籍整理好。在合上最后一本书时,他隐约看见缝隙里有个小小的身影一闪而过。
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书塞回原位。
·
段新红在黑暗中屏住呼吸。书本被合上后,缝隙里几乎没有任何光线。她听见李妈妈和李小明的对话声,脚步声,最后是房门关上的声音。
危险暂时过去了,但她被困在了这个书缝里。空间非常狭窄,连转身都很困难。而且这里没有水源,她带下来的面包屑最多只能维持一天。
她开始用手摸索四周。书页的纸张很粗糙,带着墨香和灰尘的味道。如果能挖穿这本书,也许能到达另一个藏身之处...
这个想法让她重新振作起来。虽然指甲已经在之前的挣扎中破损不堪,她还是开始一下下地刮擦书页。纸张比塑料容易破坏得多,很快就被她挖出一个小洞。
洞的另一边是另一本书的书脊,同样坚硬。但她注意到两本书之间有个小小的空隙,正好可以容纳她的身体。
这是一个新的藏身之处,比书缝里要宽敞一些。最重要的是,从这里能听到外面的声音,还能闻到厨房飘来的饭菜香。
·
晚饭时,李小明吃得很少。李妈妈担心地摸摸他的额头:“是不是生病了?”
“没有,就是不太饿。”他低头扒着饭,不敢看妈妈的眼睛。
“那个模型箱...”李妈妈刚开口,李小明就猛地抬起头。
“箱子里真的什么都没有!”他的反应太过激烈,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李妈妈若有所思地看着儿子,最终什么也没说。但她决定,明天一定要亲自检查那个箱子。
·
夜深了,整栋房子安静下来。段新红躺在两本书之间的空隙里,听着李小明在床上翻身的声音。他似乎也睡不着,时不时就会坐起来看向书架的方向。
月光从窗户照进来,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段新红借着这点光亮,继续扩大她的藏身之处。她发现这两本书之间有一道裂缝一直延伸到书架背板,如果能顺着裂缝爬,也许能到达书架的其他位置。
这个发现让她兴奋起来。虽然前路未知,但总比困在原地等死要好。她收集起挖下的纸屑,把它们捏成一个小球——这些或许能用来堵住洞口,或者在需要时作为标记。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帘时,她已经准备好开始新的冒险。前方的黑暗深邃而神秘,也许隐藏着新的危险,也可能意味着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