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皇宫,福宁殿。
岁末的寒意笼罩着东京汴梁,但福宁殿内却因接连传来的两份南疆捷报而充满了异样的热度。赵佶端坐于御座之上,手中先后拿着来自云南路和伏波行营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他首先仔细阅看了宗泽等人联名奏报的永昌府大捷、高杨二酋授首、云南路叛军主力覆灭的详细战报。脸上露出了欣慰与满意的神色,微微颔首,对侍立一旁的梁师成道:“宗泽、王渊、韩世忠、王禀等将士,不负朕望,终克顽敌,底定云南。此乃大功!传朕旨意,对所有有功将士,论功行赏,不得延误!阵亡者,厚加抚恤,灵位入祀忠烈祠!”
“老奴遵旨。”梁师成躬身应道。
然而,当赵佶拿起第二份由呼延庆、王师雄血书呈上的海战捷报时,他的脸色逐渐沉了下来。捷报中虽然言明重创交趾水师主力,焚毁俘获敌舰无数,迫使敌帅阮晋勇狼狈南逃,但后面附上的伤亡数字和损失清单,却触目惊心——两艘“镇海”级炮舰沉没,一艘重创,护卫舰损失大半,水师官兵阵亡、失踪超过三千……
赵佶沉默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那份染着暗红印记的战报,方才因云南大捷而带来的喜悦已被冲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远方将士的痛惜。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呼延庆、王师雄,以及伏波行营所有将士,都是好样的!他们以血肉之躯,扞卫了我大宋海疆,打出了国威!然,此战之惨烈,损失之重,亦出乎朕之意料。梁师成。”
“老奴在。”
“对伏波行营阵亡将士,抚恤加倍!其功绩,着礼部、兵部详议,务必从优褒奖!尤其是‘定远号’指挥使周宝玉,与船同沉,壮烈殉国,追赠……车骑将军,谥‘忠烈’,图形旌功殿!”
“是,大家。老奴定会督办妥当。”梁师成感受到皇帝语气中的沉重,应答也更加谨慎。
处理完赏恤之事,赵佶并未沉浸在情绪中,他深知战局瞬息万变,必须抓住时机。他即刻下令:“传李纲、吴敏、宇文虚中、苏启明、宇文恺,还有舟船监主事赵士晃,即刻入宫议事!”
不久,几位核心重臣齐聚福宁殿。
赵佶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两份捷报示于众人,然后开门见山:“南疆战事,已至关键。云南路虽平,然交趾李朝,乃心腹之患,必须彻底解决!呼延庆虽重创其水师,然自身亦损失不小。朕意已决,年后,便要对交趾发动总攻!今日召诸卿来,便是要敲定各项准备。”
他首先看向工部尚书苏启明和将作监宇文恺:“苏卿,宇文卿,军工生产,乃重中之重。朕且问你们,如今已建成、正在建造的‘镇海’级炮舰,共有几艘?年后可能投入对交趾作战?”
苏启明与宇文恺对视一眼,由宇文恺出列详细禀报:“回陛下。原‘镇海’级五艘,沉二、重一,现存‘靖海’、‘平波’(经抢修后恢复部分战力)两艘。新舰方面,舟船监利用改进工艺,同时开工了四艘,其中两艘——‘镇南’、‘靖远’号——龙骨已成,船体完成近半,若日夜赶工,预计明年正月中可下水舾装,三月应可形成战力。另两艘进度稍慢,恐需至四五月。”
舟船监主事赵士晃补充道:“陛下,新舰吸取了海战经验,水线以下加固,炮位布局亦有所优化。”
赵佶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也就是说,到三月,我军可拥有四艘可用的‘镇海’级炮舰。虽不及战前,却也勉强够用。此事,工部与舟船监需全力保障,不可有失!”
“臣等遵旨!”
赵佶又看向苏启明:“神机营换装进度如何?年后,朕要剩余两万神机营将士,全部装备燧发枪!能否做到?”
苏启明信心满满:“陛下放心!将作大营及各分营如今全力运转,燧发枪月产已稳定在六千支以上。至年后正月,完成剩余两万支的交付,绝无问题!届时,神机营三万将士可全员换装!”
“好!”赵佶精神一振,“此外,‘云车’建造情况如何?”
宇文恺答道:“陛下,格物院与将作监已熟练掌握‘云车’制造工艺,如今月产可达八至十具。至年后,再提供二十具当无问题。”
赵佶满意地颔首:“如此甚好!火炮、火枪、云车,乃我军决胜之关键,诸卿务必确保。”
最后,赵佶抛出了一个让在场众人都心头一震的决定:“鉴于交趾地形狭长,水陆并进方为上策。朕决定,年后,将亲率汴京新编练的两万神机营,以及剩余一万伏波行营精锐,走海路南下,与呼延庆残部汇合,亲自指挥对交趾的总攻!”
“陛下!”李纲首先出列,面带忧色,“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交趾瘴疠横行,海上风浪难测,臣恳请陛下坐镇中枢,运筹帷幄即可!”
吴敏也劝道:“是啊陛下,宗泽、呼延庆等皆良将,必能克敌,陛下无需亲征。”
赵佶摆了摆手,语气坚定:“朕意已决!南疆之局,关乎国运,朕必须亲临前线,方能随机应变,速战速决!”他看向众人,解释道,“朕已咨询过太医局,交趾等地,春夏之交便是雨季,届时疫病流行,于我军极为不利。故,此战必须快!朕要赶在雨季之前,也就是明年夏季之前,彻底解决交趾问题!朕亲临督战,可提振士气,统一号令,加快进程!”
他见众臣仍有疑虑,沉声道:“朕非鲁莽之人,自有周全安排。陆路有宗泽、韩世忠、王禀等,海路有呼延庆,朕率中军策应,三路并进,交趾焉能不败?”
众臣见皇帝决心已定,且思虑周详,便不再多劝,齐声道:“陛下圣断!臣等必竭尽全力,助陛下成就此不世之功!”
赵佶站起身,走到殿中悬挂的巨幅南疆地图前,目光锐利,仿佛已穿透千山万水,看到了那片即将被战火笼罩的土地。
“传令下去,各项备战事宜,加速进行!待年节一过,朕便亲率王师,扬帆南下,犁庭扫穴,以竟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