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立春的风带着点暖意,吹得村头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嫩黄中透着点绿,像刚睡醒的眉眼。药圃里的冻土已经酥了,脚踩上去能陷下半寸,混着湿润的泥土气息,让人心里发痒——该春耕了。林辰扛着新做的木犁站在田埂上,犁头擦得锃亮,在阳光下闪着光,旁边的牛栏里,老黄牛正甩着尾巴嚼干草,时不时“哞”地叫一声,像是在应和这春日的召唤。

“林先生,这犁真好看!”钱小六凑过来,手指摸着犁柄上的花纹,是阿木刻的紫苏叶图案,叶片的锯齿都清清楚楚,“比张大叔家的犁精致多了。”

“不光好看,还好用,”林辰拍了拍犁身,“阿木改了犁头的角度,入土更深,还能把土块翻得更碎,适合种药材。”他把牛套上犁,牵着缰绳试了试,老黄牛迈开步子,犁尖稳稳地切开冻土,翻起的泥土带着股腥甜,“你看,比以前省劲多了。”

青禾带着阿芷、阿芸提着竹篮过来,里面是刚蒸好的麦芽糕,用新收的麦芽和糯米做的,甜得黏牙。“歇会儿尝尝,”她给每个人递了块糕,“刚从暖棚摘了把新葱,炒鸡蛋时放了点,你们闻闻香不香?”

暖棚里的小葱绿油油的,是开春最早的鲜菜。阿芷剥开麦芽糕,咬了一小口,眼睛一亮:“比苏州府的糕点还甜!青禾姐,这麦芽是怎么发的?我想学学,回去教给晚晴师傅。”

“不难,”青禾笑着说,“把麦粒泡软了,铺在竹匾里,盖上湿布,每天洒水,五天就能长出芽。等你学会了,发些带到苏州府,蒸糕、做糖都能用。”

柳轻烟带着学堂的孩子们来药圃认新苗,孩子们手里拿着《南北草药图谱》,蹲在暖棚边对照着看。红丫指着一盆刚冒头的牛大力幼苗,小手指点着图谱:“柳老师,你看这叶子,真的和书上画的一样,边缘有小锯齿!”

“对,这就是王师傅捎来的牛大力,”柳轻烟翻开图谱,指着旁边的五指毛桃,“你们看,它俩都是岭南来的,长得有点像,但牛大力的茎更粗,将来能长得比人高。”她对林辰说,“孩子们说要给新苗起名字,红丫给这株牛大力起名叫‘壮壮’,说盼着它长得壮实。”

“好名字,”林辰笑着点头,“让孩子们给每株新苗都起个名,以后就由他们负责浇水,这样更上心。”

盐坊那边,赵平和阿木正忙着拆暖墙。去年冬天砌的黏土墙已经完成了使命,拆下来的碎土还能当肥料,撒在药圃里正好。“林大哥,今年的盐池要不要再扩大些?”赵平挥着镐头,土块簌簌往下掉,“杭州府的吴掌柜来信说,想长期订咱们的‘春盐’,说开春的盐带着股清气,腌菜最好。”

“扩,”林辰点头,“再挖两个结晶池,用‘三淋三晒’的老法子过滤,保证成色。对了,把蒸汽炉也装上,王师傅说的法子我琢磨透了,用炭火加热铜锅,蒸汽能让卤水更快蒸发,阴雨天也不耽误出盐。”

阿木扛着根铜管过来,管身上还冒着新铜的光:“这是城里铁匠铺打的,壁厚,耐高温,装在蒸汽炉上正好。等弄好了,我去高邮湖给王师傅报信,让他们也照着做。”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药圃里来了群特殊的客人——苏州府药妆铺的伙计,跟着晚晴的徒弟阿莲来送订单。阿莲穿着身湖蓝色的布裙,手里捧着个锦盒,见了林辰就笑着行礼:“林先生,晚晴师傅让我给您带好,这是新做的‘桃花面脂’,用的是咱们村的白术和苏州的新桃花,您让青禾姐瞧瞧成色。”

锦盒里的面脂粉粉的,透着淡淡的花香,青禾打开闻了闻,赞道:“比去年的更清透,这桃花香加得正好,不浓不淡。”她拉着阿莲的手,“快进来喝杯新茶,我刚采了暖棚的薄荷尖,沏出来的茶最解腻。”

阿莲拿出订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药材需求:“白术五百斤,白芷三百斤,紫苏籽两百斤……晚晴师傅说,开春的药材最有劲儿,做面脂药效最好。对了,她让我问问,五指毛桃能不能育苗了?苏州府的大夫说,用它做药膳能治春困,好多人家等着呢。”

“能育了,”林辰带着她去暖棚,指着那几株半尺高的幼苗,“你看,长得精神吧?等长到一尺高就能移苗,到时候给你们送些去,试试在苏州府能不能种活。”

阿莲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叶片,绒毛蹭得指尖发痒:“真可爱,比图谱上的好看多了。我得记着怎么浇水施肥,回去好告诉晚晴师傅。”

苏文轩和杭州来的老药农坐在药铺的竹椅上,喝着薄荷茶,聊着春耕的打算。老药农带来了新的黄芪种子,颗粒饱满,是北方的优良品种。“你看这种子,”他捏起一粒放在手心,“在咱们那边能长到三尺长,药效足,跟你们的白术配着用,补气效果翻倍。”

“我打算在东边的荒地种一片,”林辰指着药圃东边,那里已经翻好了土,整整齐齐地划着畦,“用暖棚育的苗,比直接撒种长得快,秋天就能收。”他给老药农添了些茶,“您老多住些日子,指导指导我们怎么种黄芪,我让青禾给您做紫苏炖鸡,补补身子。”

老药农笑得眼睛眯成条缝:“那我就不客气了。你们这的水土好,人也好,药材肯定能长得旺。”

傍晚时分,夕阳把药圃染成了金红色。赵平赶着牛,在新翻的土地上犁出整齐的沟,阿木在旁边撒草木灰,作为底肥;青禾和阿芷、阿芸在暖棚里给幼苗浇水,水流顺着畦沟缓缓浸润土壤;柳轻烟带着孩子们给新苗挂牌,每个牌子上都写着孩子们起的名字——“壮壮”“萌萌”“青青”,像给它们安了个家。

林辰站在田埂上,看着这忙碌的景象,心里一片踏实。立春的意义,不只是天气转暖,更是种下希望的时刻——就像这破土的新苗,这翻新的土地,这往来的订单,还有每个人脸上的期待,都在诉说着:春天来了,万物都在生长,日子也会像这药圃里的草木,在汗水的浇灌下,长出满满的收获与欢喜。

晚饭时,药铺的餐桌上摆着新炒的薄荷鸡蛋、麦芽糕,还有青禾炖的鸡汤,里面加了点当归,暖得人浑身舒服。阿莲说起苏州府的趣事,说药妆铺的“桃花面脂”刚上架就被抢空,连知府夫人都派人来订;老药农则讲着北方种黄芪的窍门,说要多晒太阳,少浇水,才能长得粗壮。

窗外的月光洒进药铺,给墙上的《南北草药图谱》镀上了层银辉。林辰看着图谱上那些熟悉的、陌生的草木,忽然觉得,这小小的药圃就像个舞台,南北的草木在这里相遇,远方的朋友在这里相聚,那些关于生长的智慧,关于传承的故事,都在这春日的时光里,慢慢铺展开来,一年又一年,生生不息。

雨水这天,天阴沉沉的,飘着细密的雨丝,像筛子筛下来的银线,落在药圃里,溅起小小的水花。新种的紫苏苗刚冒头,嫩红的茎顶着两片子叶,在雨里微微摇晃,像一群站不稳的小娃娃。林辰蹲在畦边,手里拿着把小竹耙,小心翼翼地把被雨水冲歪的幼苗扶直,指尖沾着湿润的泥土,混着淡淡的草香。

“林先生,这雨下得真好!”阿芸举着油纸伞跑过来,伞沿滴着水,她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是刚摘的嫩豌豆,豆荚鼓鼓的,透着新鲜的绿,“青禾姐说,雨水节的雨最养苗,比井水浇着还管用。”

“可不是嘛,”林辰直起身,抹了把脸上的雨珠,“你看这土,润得正好,不黏不硬,苗根能扎得深。”他指着旁边的牛大力幼苗,“这些岭南来的宝贝更得细心护着,它们喜欢潮,却怕涝,得把畦沟挖深些,让水及时排出去。”

阿芸蹲下来,用小手扒拉着畦沟里的土,把淤积的泥块捏碎:“我记着呢,青禾姐教过,‘湿不涝根,干不卷叶’,这是种药材的诀窍。”她从篮里拿出颗豌豆,剥开递给林辰,“尝尝,刚从张婆婆家的菜园摘的,甜着呢。”

雨丝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柳轻烟带着学堂的孩子们来给幼苗盖遮雨棚。孩子们手里拿着竹片和油纸,小心翼翼地架在紫苏畦上,像给幼苗撑了把小伞。“红丫,你那棚子歪了,”柳轻烟帮着调整竹片,“得架稳些,不然风一吹就倒,苗会被雨打坏的。”

红丫噘着嘴,使劲把竹片往土里按:“我想让‘萌萌’住得舒服点,它昨天刚长了片新叶呢。”她指着棚下的一株紫苏苗,叶片上还挂着雨珠,亮晶晶的。

盐坊那边,赵平正带着后生们加固屋顶。雨水顺着房檐往下淌,汇成细细的水流,他踩着梯子,往屋顶上铺新的茅草,动作麻利得像只猴子。“林大哥,蒸汽炉装好了!”他朝药圃喊,声音被雨声打湿,却依旧响亮,“阿木哥烧了把火试了试,蒸汽呼呼的,比炭火快多了!”

林辰走过去,只见盐坊角落里多了个铜制的炉子,连接着几根铜管,管口正冒着白汽,带着股热气。阿木正在调试阀门,见林辰进来,笑着说:“您看这压力,刚好能让卤水保持微沸,一炉水能多煮出两斤盐!”他指着墙上的压力表,“这表是城里钟表铺改的,能看出蒸汽大小,方便得很。”

“好小子,真有你的,”林辰拍了拍他的肩,“下雨天正好试煮一锅,看看这‘雨盐’成色咋样。”

青禾和阿芷在厨房忙碌,灶上炖着山药排骨汤,里面加了些新挖的春笋,汤香混着雨气,在药铺里弥漫。“阿莲说苏州府的人爱吃春笋,”青禾切着笋片,薄得能透光,“我让她带些回去,用紫苏叶包着蒸,又鲜又嫩,保管他们喜欢。”

阿芷正在写回信,给晚晴汇报药材长势:“……紫苏苗已出齐,牛大力存活八成,黄芪种子开始发芽……雨水充足,无需浇水,只待晴日松土……”她笔尖沾着墨,在信纸上留下娟秀的字迹,末尾还画了个冒雨生长的小苗,旁边写着“加油”。

午后,雨停了,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照得药圃亮晶晶的。泥土里冒出股热气,混着草木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苏文轩和老药农在查看黄芪幼苗,小苗刚长出两寸高,叶片呈羽状,绿油油的。“你看这苗,”苏文轩指着叶片背面,“绒毛浓密,是好品相,说明扎根稳了。”

老药农点头,从布袋里掏出些黑色的粉末:“这是草木灰和硫磺的混合粉,撒在根边,能防地虫。咱们北方种黄芪,离不了这东西。”他教孩子们怎么撒粉,手指捏着粉末,均匀地撒在幼苗周围,“轻着点,别压着苗。”

红丫学得认真,小手捏着一点点粉末,像撒糖一样小心:“苏爷爷,这样虫子就不敢来吃‘壮壮’了吗?”

“不敢了,”苏文轩笑着说,“这粉末辣乎乎的,虫子最怕这个。”

傍晚时分,盐坊的第一锅“雨盐”煮好了。赵平用木铲舀起一把,白花花的盐粒在阳光下闪着光,一点杂质都没有。“成了!”他兴奋地喊,“比平时的盐更细,更白,阿木哥,快装罐,给苏州府和杭州府各送些去!”

阿木早已备好陶罐,罐口用红布封着,上面贴着“雨水特供”的标签。“这盐得装精致点,”他擦着罐身,“让外面的人知道,咱们雨天也能出好盐。”

晚饭时,餐桌上摆着春笋炒腊肉、紫苏炖鸡,还有盆山药排骨汤,都是用新盐调味的,鲜得人舌头都要吞下去。阿莲喝着汤,说要把这汤的方子记下来,回去让苏州府的药膳坊学着做;老药农则惦记着明天的天气,说明天要是晴了,就得给黄芪松土,不然土板结了影响扎根。

林辰看着窗外的晚霞,天边红得像块绸缎,药圃里的新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长的喜悦。他知道,雨水带来的不只是滋润,更是细致的希望——就像这扶苗的耐心,挖沟的细心,护棚的用心,都在告诉人们:种庄稼、做营生,都得像这春雨一样,慢慢来,细细作,才能盼来秋天的丰登,日子的安稳。

夜色渐深,药铺的灯还亮着。林辰在整理药材生长记录,青禾在研究新的面脂配方,柳轻烟在给孩子们批改作业,苏文轩和老药农则在灯下讨论着南北药材的炮制差异。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节奏里忙碌,却又像这雨水滋润的土地一样,紧密地连在一起,孕育着新的希望。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耀世灵尊写书成神:我真没想武侠变玄幻啊开局获得宗门系统冰雪风云录万界熟练度成仙从魔教鼎炉到万古共主器君陈少君末世:抱歉我的军团只有女兵华娱激荡年代御兽:我能不断进化兽娘圣虚(圣墟)蠕虫君主的崛起斗罗:我的魂技是九秘横推一切敌无敌御兽从黑帝开始九州霸业魂分阴阳我复苏了华夏神明血月代行者修仙:肌肉修士,物理飞升在恐怖片里当万人迷沉睡八万年,圣人老祖出关了狂刀,道主,葬天棺穿越成公主我的玩家太会创造了时光流派转生地龙:地龙怎么是蚯蚓啊见面一张卖身契,仙界全是我小弟木河剑帝万法千通伏神灵唐逗穿越诸天,武神之躯横推万界让你当好圣孙,你养一群女妖?我在修仙文里养成萝莉刚入圣地,就给人家老祖拐走了锦衣卫:靠着吃拿卡要我无敌了寻觅超脱我在诸天反套路斗罗:满级刀武魂,被胡列娜曝光身为反派,我的马甲多亿点点很合理吧穿越万界之开局黄帝内经诸天四合院我打禽兽捡碎片凡人长生,我选择仙武同修重生最强丹帝天呀!那位长生者怎么那么多前任穿越唐朝之旅灵魂王座邪神的小巫女废材小姐太妖孽新时代导师苟在巫族写日记,后土杀疯了
方浪书院搜藏榜:携千亿物资空间重生,她被七个哥哥团宠了斗罗之开局一只鸟玄幻:我率地府镇世间!穿越综玄,从绑定陈北玄模板开始我在修真界创办三只牛传媒宗门无敌升级逆天废材:鬼医大小姐抗战英雄谱太古凌霄诀我的命运改变器儒道:我是三界圣人!镇压诸天系统我是神国大尊杀戮变强之武道长生全职法师:煞渊起手以示尊敬病娇美人不当白月光请个律师打官司一剑逍遥斩红尘异能诡妃:邪尊,好火爆永生轮回系统护体:渡怨女大王阴阳碎天诀重生猛虎:率领雄狮南征北战奇异传她靠生崽火遍全星际修仙:我用超算成剑仙九星轮回诀诸天:无限兑换从斗罗开始女装大佬的家教日记从洪荒逃走当幕后黑手微醺迷恋虚灵神位神木图腾:重生沙漠树地狱法典重瞳藏不住玄幻:我能查看人生剧本校园捉妖师仙武成双我喜欢欺负我的青梅竹马仙途之绝品灵灯使我在异世界当写手你捅谁不好,捅这挂逼家族不朽魔心重生后嫁给了敌国太子影视世界从匆匆那年开始无限强化我不可能是精神病开局从大树开始进化木叶之忍者人生关于魔王这件事牵起你温暖的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孤剑问苍天从霍雨浩他哥开始焚天穿越晚唐:枭雄逆袭三国:开局截胡貂蝉,气运加身大佬们,不要再脑补了,我只想摆混沌星图洪荒:被截教抛弃后,打脸三清桎梏之境重生献祭?本尊乃灭世大魔头躺平师尊被迫无敌我在修真界拔剑百万年被夺灵根后,我靠吞噬修成了神镀金神座:时代的齿轮低声些,穿进这种文难道光彩吗成为魔道妖女之后,我被迫营业刚无敌就喜当爹,女儿问我妈妈呢摸尸就能变强?这仵作太刑了!我靠红颜闯仙途救命!原来我才是白月光剑道真武我在修仙世界成为最强死灵法师百世尸解:我在魔宗当道祖盗墓:开局带领整个家族大明:我的武力无敌修仙家族:我是你老祖奶救赎反派战奴后,我成了万人嫌?异世法师冒险手册穿越安史之乱:我给杜甫当保镖洪荒:我,红云坑帝,坑女娲造人女帝尸身因果缠,长生路上太艰难炼丹成圣:开局抽到绝世仙鼎变身佣兵以为佬,实则人妻当到老大千世界,看我钓鱼成仙!开局被女帝抓走,扶腰哭着求放过穿成路人甲的修仙日常生活九狱噬魂体废柴觉醒:开局献祭亲妹妹靖康耻若问星辰拳镇遮天:我的技能栏是空的太平三千甲异世战魂:从特种兵到玄幻战神这个仙尊路子有点野双修暴击十万次,仙子倒贴求放过诡异克星:从破庙求生开始叶胎开局获得一枚世界种子重生之血仇尽报混沌夺天诀清冷圣女:修真界高悬于天的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