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新朝气象,万象更新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距离幽冥岛远征凯旋,已过去大半载。大周帝国并未因一场空前胜利而懈怠,反而在明帝萧玦的励精图治与新一代能臣干将的辅佐下,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帝都的朝堂,也悄然换了一番气象。昔日一些因循守旧的老臣或因年迈致仕,或因理念不合逐渐边缘,而一批在远征中历经淬炼、证明了自己的年轻面孔,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每日的晨钟暮鼓声中,金銮殿上少了些许暮气,多了几分锐意与活力。
这一日,并非大朝会,但养心殿内却气氛肃穆。明帝萧玦端坐御案之后,面前摊开着吏部与兵部联名呈上的、关于此番远征有功人员最终叙功与职位调整的奏章。他看得极其仔细,时而凝眉思索,时而微微颔首。
侍立在一旁的首领太监屏息凝神,知道陛下正在为帝国未来的格局,进行着至关重要的权衡。
第二幕:墨执锐锋,鸿掌机宜
首先被议定的,是军职调整。
萧墨受封“靖海侯”后,并未安享尊荣。凭借其在远征中展现出的卓越军事才能、沉稳性格以及对新式水战、登陆作战的深刻理解,他被正式任命为 “枢密院副使,兼领京畿水陆兵马都督” 。
这是一个极具实权且意义深远的位置。枢密院副使,使其能参与帝国最高军事决策;京畿水陆兵马都督,则掌管着护卫帝都及其周边要地的精锐力量。这意味着萧墨不仅成为了帝国军队年轻一代的领袖人物,更被皇帝赋予了守护帝国心脏的重任。他需要将远征中学到的经验,运用到帝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尤其是强化海防与应对非常规威胁的能力。
与此同时,云惊鸿的任命也极具开创性。她未像传统女将那般被局限于后宫禁卫或闲散爵位,而是因其独一无二的“破妄剑心”与在情报侦察、破袭关键节点上的非凡能力,被特旨组建并统领一支直属于皇帝的 “侦缉司” 。
此司独立于常规的刑部、大理寺体系,专司监察百官、刺探隐秘、处理涉及奇能异士或非凡力量的特殊事件,拥有极大的独立办案权与临机决断之权。萧玦赐其“惊鸿将军”封号不变,加授“侦缉司都指挥使”。这意味着,云惊鸿将成为悬在朝堂内外、江湖上下的一柄无形利剑,专斩阴私鬼蜮。她的“破妄剑心”,将在维护帝国内部清明与稳定上,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
第三幕:铮鸣于朝,珩耀于堂
岳铮的封赏则体现了他技术型人才的特点。他被任命为 “军器监监事” ,正式执掌帝国最高兵器研发与制造机构。同时,萧玦特批在帝都郊外划出一片皇庄,拨付专款,助其建立 “神机坊” ,允许其招募天下能工巧匠,不仅研发改良现有军械,更鼓励其探索诸如利用阵法铭文增强武器威力、研发应对特殊环境(如极端严寒、毒瘴)的装备等前沿领域。
“忠武伯”的爵位,加上“军器监监事”的实职,以及“神机坊”的平台,让岳铮得以将家传技艺与远征所见所闻相结合,真正有了“铸护国神兵”的用武之地。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誓要让自己打造的兵甲器械,成为帝国强盛的另一根支柱。
文官体系中,谢珩的擢升亦是顺理成章。他凭借在远征中表现出的缜密思维、卓越的统筹协调能力以及对经济民生的敏锐洞察,由户部侍郎升任 “户部尚书” ,正式成为掌管帝国钱粮、赋税、户籍的最高行政长官之一。
年仅三十许的尚书,在本朝可谓绝无仅有。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皇帝决心大力启用新人、改革积弊的明确信号。谢珩肩上担子极重,他需要梳理远征后的国库收支,调整因海路畅通而变化的贸易政策,更要推动一系列旨在藏富于民、巩固国本的新政。他与萧雨的婚姻,也使得皇室与这位新任财神爷的关系更为紧密。
第四幕:雨润苍生,宗门立世
对于萧雨的安排,则更显朝廷的宽容与远见。她婉拒了进入太医署或担任其他具体官职的提议,选择将全部精力投入 “医武宗” 的发展与医学研究上。
萧玦对此深表理解与支持。他下旨,敕封医武宗为 “大周第一医宗” ,赐匾额,并划拨土地、提供资金,助其在各州府建立分院,推广其融合了医术与武理的养生、疗伤体系。同时,特许萧雨可以调用皇家藏书阁内的所有医典,并支持她设立专项研究,针对远征中遇到的各类奇毒、疫病以及那枚被封印的诡异种子,进行深入探究。
“灵枢郡主”的封号,加上朝廷的正式认可,使得医武宗迅速成为了天下医者向往的圣地,吸引了无数人才加入。萧雨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父母“医武传家、济世苍生”的理念,其影响力潜移默化,深植于民间。
第五幕:暗流初显,新忧潜藏
封赏议定,诏书即将颁布,帝国的新格局似乎已然明朗。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几道不起眼的暗流,却开始悄然涌动。
新任户部尚书谢珩,在初步核查国库旧账与各地上报的财政数据时,发现了几处难以解释的巨额资金流向不明,似乎与近年来江南漕运的几大承包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本想深入调查,却隐隐感受到了来自朝中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一些模糊的警告通过不同渠道传递过来。
侦缉司都指挥使云惊鸿,在梳理过往卷宗与搭建情报网络时,敏锐地察觉到,近半年来,帝都及江南几处繁华之地,出现了数起手法高明、目的不明的失踪案。失踪者并非平民,多是些精通某种技艺的匠人、或者对海外风物有所研究的落魄文人。案件看似孤立,但背后仿佛有一张无形的网在操控,其行事风格,与已被剿灭的幽冥殿残余势力颇有几分相似,却又更加隐蔽和……高效。
岳铮的神机坊在筹建过程中,需要大量稀有金属与特殊燃料。然而,几种关键物资的采购却屡屡受挫,市面上的流通量仿佛被人为控制,价格也异常坚挺。他派去产地调查的人,回报说当地似乎被几个背景深厚的商帮把持,水泼不进。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仿佛偶然的噪音,混杂在盛世华章的主旋律中,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落在谢珩、云惊鸿、岳铮这些心思敏锐、又经历过真正风浪的年轻人眼中,却让他们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第六幕:星火微光,照见前路
夜幕降临,靖海侯府(原摄政王府邸,现由萧墨居住)的书房内,灯火通明。
萧墨、云惊鸿、谢珩、岳铮、萧雨几人难得齐聚。他们虽已身居高位,各有职司,但那份在幽冥岛生死与共中结下的情谊与默契,却愈发深厚。
谢珩首先提到了漕运账目的疑点,云惊鸿补充了匠人失踪案的诡异,岳铮则抱怨了采购受阻的烦闷。
“看来,这太平日子底下,也不全是风平浪静。”萧墨听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道。他如今身处枢要,更能体会朝堂与地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幽冥殿虽灭,但其遗毒,或者……其他觊觎我大周的宵小,未必就肯安分。”云惊鸿声音清冷,她的“破妄剑心”对于这些隐藏在表象下的恶意,感知最为敏锐。
萧雨轻声道:“我与母亲研究那颗种子,进展缓慢。它似乎处于一种极其深沉的休眠状态,但其内部结构之复杂,远超想象。我总有种感觉……它像是在等待什么。”
岳铮哼了一声:“管他什么牛鬼蛇神,敢伸爪子,就剁了它!咱们什么阵仗没见过?”
谢珩相对冷静:“眼下证据不足,不宜打草惊蛇。需从长计议,暗中查访。漕运、匠人、物资,这几条线或许背后有所关联。”
几人商议良久,决定各自利用职权之便,暗中调查,互通消息。他们不再是需要父辈庇护的雏鹰,已然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甚至联手应对潜在风暴的雄鹰。
第七幕:山雨欲来,砥柱中流
离开靖海侯府,众人各怀心思,融入帝都的夜色。
谢珩回到户部衙门,挑灯夜战,重新审阅那些有疑点的账册,试图从数字的迷宫中找到蛛丝马迹。
云惊鸿悄然消失在阴影中,她需要亲自去查探那些失踪案的第一现场,用她的剑心去感受残留的痕迹。
岳铮则铺开图纸,开始设计一些便于暗访、追踪的小巧机关器具,以备不时之需。
萧雨回到医武宗,对着那枚被重重封印的种子,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萧墨独自立于府中高阁,遥望皇宫方向,又看向脚下这片万家灯火的煌煌帝都。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与责任,也继承了守护这片山河的使命。
他深知,眼前的盛世繁华,需要更用心的守护。明处的敌人已然扫平,但暗处的蛀虫与潜藏的危机,或许才真正考验着他们这一代人的智慧与能力。
“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轻声自语,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既然如此,那便让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江山,由我们来守!”
新的挑战,已在平静的水面下,露出了它最初的涟漪。
漕运账目的黑洞、匠人的离奇失踪、关键物资的垄断……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是幽冥殿残党的死灰复燃?还是朝中出现了新的蠹虫?亦或是……与那来自天外的碎片、诡异的种子有着某种未知的关联?新一代的栋梁们,能否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与暗流中,再次擎起守护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