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上回说到,蔡琰爱上了简宇,但简宇已经爱上了董白。蔡琰自己以前嫁给了卫仲道这个病秧子,结果没过多久卫仲道就死了,她却落得一个克夫的坏名声,无人愿娶,从而认为简宇不愿接受自己。为此,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时值春末,白日的暖意被夜凉渐渐稀释。一轮清辉皎洁的满月高悬中天,如水月华漫过蔡府宅院的飞檐,无声地流淌在静谧的庭院中。院内的花木浸润在月色里,轮廓模糊而温柔,晚开的荼蘼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最后一缕甜香,更添几分韶光易逝的怅惘。万籁俱寂,唯有草丛中偶尔响起的虫鸣,点缀着这浩瀚的宁静。

蔡琰所居的东厢房还亮着灯。窗纸上,映出一个窈窕纤柔的身影。她并未安寝,而是独自坐在内室窗前的琴案旁。

案上,正是那张名为“焦尾”的古琴。在柔和的灯光与透窗而入的月光交织下,琴身木纹流淌着温润的光泽。蔡琰身着一袭素色的寝衣,外仅松松披了件玉青色的薄罗长衫,乌黑如瀑的长发未绾任何发髻,如云般披散在肩背,衬得她本就白皙的肤色在灯下几乎透明,却也更显出一种易碎的脆弱感。

她刚刚经历了一番内心的煎熬,白日里无意中听到侍女议论简将军陪董白小姐去城外观荷的消息,虽知自己无权也无立场在意,但那根名为“嫉妒”和“自怜”的刺,依旧深深扎入了心底。与卫仲道那段短暂而不幸的婚姻,如同一个冰冷的枷锁,将她牢牢禁锢在“不祥人”的阴影里。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胸中块垒郁结,无以排遣。

最终,她起身,点燃灯烛,净手焚香。一炉淡淡的沉水香霭袅袅升起,在空气中盘旋、散开。她纤长如玉的手指,轻轻抚过冰凉的琴弦。此刻,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唯有音乐,或许能承载她满腹无法言说的心事。

她并未选择过于悲切凄厉的曲调,而是沉吟片刻,指尖微动,一曲《幽兰操》的旋律从指下流淌而出。此曲相传为孔子见幽谷兰花独开,感怀身世而作,寄寓着君子如兰,虽处僻境,仍葆芬芳的高洁情操,以及不遇于时的淡淡哀伤与坚守。这曲意,正暗合了她此刻的心境——对自身才华与品性的自信,对命运不公的隐忍控诉,以及对未来那份深不见底的迷茫与患得患失。

她的演奏技巧已臻化境,琴音初起时,舒缓而平静,如同月下幽兰悄然绽放,不争不抢。渐渐地,旋律转入低沉婉转,仿佛诉说着兰生幽谷的寂寞与清冷,那是对知音难觅的渴望,也是对自身遭遇的感伤。

蔡琰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眼眸低垂,长睫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神情专注而带着一种超脱物外的哀愁。她的手指在琴弦上揉、捻、拨、挑,力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坚定从容。琴音哀而不伤,怨而不怒,静远深长,在寂静的夜空中传得很远,将一种难以言喻的高雅与悲凉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简宇刚处理完今日的军政事务,踏着月色返回府邸。他心念一动,想起日间幕僚提及蔡邕先生近日偶感风寒,虽无大碍,但自己数日未往问候,不知是否安好。虽夜色已深,但他素来敬重蔡邕,想着即便不便打扰先生安寝,也可向值守的仆役询问一声情况。于是,他未带随从,独自一人信步走向蔡府所在的院落。

刚踏入通往东厢房的月洞门,一阵清越而饱含情感的琴音便扑面而来。简宇的脚步倏然停住。他自幼不仅习武,亦受名师教导,精通经史,于音律亦有颇深的造诣。这琴音……非同凡响。它立刻抓住了他的心神。

他循着琴声,悄然走近,在离蔡琰厢房尚有十数步之遥的一株繁茂的古海棠树下停驻。他隐在树的阴影里,避免惊扰弹琴之人。月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海棠叶,在他英挺的面容上洒下斑驳的光点。他屏息静气,侧耳倾听。

琴音如诉,他听出了那份寄情山水的超然,更听出了深藏其下的孤高与寂寞,那是一种对理解、对共鸣的深切渴望,是一种才华无处施展、心事无人可语的深沉感伤。这琴音,与他平日所见的那个总是沉静温婉、举止得体的蔡琰,似乎有些不同,更真实,更脆弱,也更……动人心魄。他仿佛能透过这琴音,触摸到弹琴者那颗敏感而高贵,却又饱受命运拨弄的灵魂。

不知不觉,一曲终了。最后一个音符悠悠散去,融入了无边的月色之中,余韵袅袅,仿佛还在空气中震颤。庭院中恢复了之前的寂静,连虫鸣都似乎暂时平息。

简宇仍沉浸在琴音所带来的震撼与共鸣之中,一时竟忘了移步。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赞叹与怜惜之情。沉默了片刻,他方从树影中缓缓走出,在离房门尚有七八步远的地方站定,面向那扇映着灯光和人影的窗户,用一种清晰、温和,却又不会显得突兀惊扰的音量,轻声吟道: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他的声音在静夜中显得格外清朗,带着真诚的欣赏。顿了顿,他继续道,语气更为恳切:“昭姬姑娘琴音高妙,直抒胸臆,令人神往。宇尝闻《幽兰操》,乃伤不遇之作。然姑娘今夜所奏,于清冷孤高之中,更蕴一份不屈之志,如幽兰处谷,纵无赏者,亦自芳菲。此等心境,宇……深为感佩。”

这番话,绝非寻常的客套恭维。他不仅点出了曲名,更精准地切中了蔡琰演奏时融入的自我情感与精神内核——那份即使身处逆境,仍欲保持内心高洁的微弱却坚韧的坚持。这已不仅仅是赞赏琴技,而是真正听懂了琴声背后的灵魂,是知音之论!

厢房内,正抚着余弦、心神尚沉浸在曲意中的蔡琰,闻声猛地一颤!她猝然抬头,望向窗外,几乎以为自己是因为思虑过甚而产生了幻听。那声音……是简将军?!

待辨清那确实是简宇的声音,而且话语内容如此深刻、如此切中肯綮,蔡琰的心中瞬间掀起了滔天巨浪。惊喜、慌乱、羞涩、难以置信……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她一时竟忘了回应。她的脸颊迅速飞起两抹红云,一直蔓延到耳根,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心脏在胸腔里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握着的手指微微蜷缩,指尖甚至有些发麻。

他来了?他何时来的?他……竟然全都听到了?而且,他竟能听懂?一介武将,手握重兵,杀伐决断的豫州牧,竟有如此细腻的感受力和深厚的音乐修养?这完全超出了蔡琰的认知。她原本以为,他对自己的照顾,多半是出于对父亲学问的敬重和基本的仁义,或许再加上一点对才女之名的欣赏。可此刻,这隔窗而来的评价,却像一道光,骤然照进了她幽闭的心房,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被理解的震撼与温暖。

这种“神交”之感,超越了身份的隔阂,越过了礼法的藩篱,直抵心灵深处。在这一刻,什么董白,什么克夫之名,似乎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知音之感暂时冲淡了。她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迅速流向四肢百骸。

她慌忙起身,因动作太急,裙裾微微绊了一下。她稳了稳心神,走到窗边,却并未立即开窗,只是隔着窗纸,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的声音,轻声回应道:

“将……将军谬赞了。夜深露重,不知将军驾临,琰……未能远迎,还望将军恕罪。” 她的声音因之前的专注弹奏和此刻的激动,比平日更添了几分沙哑柔媚。

窗外的简宇闻言,立刻拱手一礼,态度依旧谦恭:“是宇唐突了,惊扰了昭姬姑娘雅兴。只是路过听闻仙音,情不自禁,驻足聆听,实在失礼。姑娘琴艺,已臻化境,更难得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宇,受益匪浅。”

他的话语诚恳,没有丝毫轻浮之意,只有对艺术的尊重和对知音的珍惜。

蔡琰隔窗听着,心中百感交集。这一次偶然的月夜琴音,这一次隔窗的对话,仿佛在他们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她感到,自己与简宇的距离,在不知不觉间,被拉近了许多许多。然而,拉近之后,那现实的沟壑是否会更加清晰?这份知音之感,又将情归何处?新的迷茫,伴随着巨大的惊喜和一丝隐秘的希望,在这个春末的月夜,悄然滋生。

自那日月夜琴音、隔窗论曲之后,蔡琰与简宇之间的关系,悄然发生了一种微妙而深刻的变化。那层主宾之间礼貌而疏离的薄纱,被一种基于深刻理解与精神共鸣的亲近感所穿透。简宇来访后园的频率,似乎并未明显增加,但每次停留的时间变长了,交谈的内容也超越了最初的客套与学问请教,更深入地触及彼此的心志与情怀。

这一日,午后阳光明媚,暖风拂过庭院中的芭蕉,带来沙沙的轻响。蔡邕因与几位前来拜访的本地文士在前厅书房研讨经籍,水阁中便只剩下蔡琰一人。她正临窗翻阅着一卷《楚辞》,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月白色的衣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显得静谧而美好。

脚步声响起,沉稳而熟悉。蔡琰抬起头,便见简宇身着常服,步履从容地走入水阁。他今日未戴冠,仅以一根玉簪束发,更添几分儒雅之气。剑眉星目间,少了战场上的凛冽锋芒,多了些温和的光彩。

“昭姬姑娘安好,在下叨扰了。” 简宇含笑拱手一礼,目光扫过她手边的书卷,“昭姬在看《离骚》?可是在感怀屈子之志?”

蔡琰连忙起身还礼,请简宇于客位坐下,一边示意侍女上茶,一边轻声答道:“将军慧眼。不过是闲来重温,每每读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总不免心有戚戚。” 她的话语中自然流露出一丝对时局的忧思。

简宇闻言,神色也郑重了几分,叹道:“是啊,乱世飘零,生灵涂炭,我辈岂能无动于衷?” 他接过侍女奉上的清茶,却并未立即饮用,而是沉吟片刻,从袖中取出一卷素笺,略显郑重地置于案上。

“宇近日处理军务之余,偶有所感,胡诌了几句俚语,难以登大雅之堂。” 他语气谦逊,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期待与坦诚,“久闻昭姬姑娘才学渊博,于诗文一道更是精深。今日冒昧,想请姑娘不吝指点,看看这等粗陋文字,可能入眼?”

蔡琰微微一怔,心中掠过一丝惊讶,随即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她没想到,身为一方诸侯、军务繁忙的简宇,竟真有雅兴提笔赋诗,更没想到他会如此郑重地拿来请自己品评。这已远超一般的客套,更像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交流。

“将军过谦了。” 蔡琰压下心中的波动,双手接过那卷素笺,动作轻柔地展开。笺上字迹遒劲有力,笔锋如刀,自有一股金戈铁马的气势扑面而来,然而布局章法却又暗合规矩,显是下过苦功的。诗题为《述怀》:

“烽火照九州,黎元血泪流。挥戈清玉宇,展卷觅良谋。

非为封侯印,但求四海休。弦歌何时起,春风满凤楼。”

蔡琰拿着那卷素笺,细细读来,初时神色平静,越读到后面,眸中的光彩越是明亮。这首诗语言质朴,却气象宏大。前四句写现实之惨烈与自身责任,“挥戈”与“展卷”并提,恰是简宇文武双全的写照。

后四句直抒胸臆,“非为封侯印,但求四海休”,道出了他超越个人功利的远大抱负;而“弦歌何时起,春风满凤楼”,则寄托了对天下太平、文教复兴的深切渴望。这不仅仅是武夫的豪言壮语,更蕴含着一位政治家、一位文化守护者的情怀与理想。

蔡琰抬起眼,望向简宇,目光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惊叹:“将军此诗,骨气洞达,志存高远!‘挥戈清玉宇,展卷觅良谋’,正是将军写照;而‘弦歌何时起,春风满凤楼’之愿,更是……更是道尽了天下读书人与百姓的心声!” 她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继续道:“琰尝以为,将军乃国之栋梁,今日读诗,方知将军胸中丘壑,远超琰之浅见。此文采、此抱负,当真令人敬佩!”

她的评价并非虚言奉承,而是发自内心的震撼。她看到了一个立体的简宇:他不仅是救命恩人,不仅是谦恭有礼的君子,不仅是懂她琴音的知音,更是一位心怀天下、有清晰理想蓝图的行者。这个形象,与她内心深处对理想伴侣的模糊憧憬——才华出众、志趣相投、心怀慈悲、能给予乱世中的人以坚实依靠——悄然重合,并且变得无比清晰、坚实。

简宇听到蔡琰如此精准而深刻的点评,眼中闪过欣喜的光芒,那是一种遇到真正知音的喜悦。他摆摆手,诚恳地说:“姑娘谬赞了,实在愧不敢当。宇一介武夫,胡乱涂鸦,不过是抒怀而已。能得姑娘如此理解,宇心甚慰。”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悠远而深沉,声音也低沉了几分:“这乱世,摧毁了太多美好的事物。宇每每见典籍散佚,文脉凋零,士人流离,百姓困苦,便觉肩头责任重大。终结战乱,不仅是武力征服,更需让文明得以延续,让弦歌之声不再断绝。这或许就是宇挥戈的意义所在。” 他说这话时,语气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这番话,深深击中了蔡琰的心扉。她想起了父亲蔡邕珍藏的典籍在逃难中损失,想起了多少文人雅士在战乱中殒命,想起了自己颠沛流离、才华几乎无处施展的苦闷。简宇的理想,不仅仅是为王前驱,更是要重建一个文明有序的世界,这恰恰是她历经磨难后最深的渴望。

“将军之志,堪比古人。” 蔡琰由衷赞道,眼中竟有些湿润,“若能见天下重归太平,文化复兴,琰……虽死无憾。”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哽咽,那是感同身受的激动。

简宇敏锐地捕捉到了她情绪的变化,也看到了她眼中一闪而过的悲凉。他沉默片刻,语气变得更加温和,甚至带上了一种小心翼翼的体贴:“说起文化传承,坚守不易。尤其对于女子,在这乱世之中,欲保全身心、不堕其志,更是难上加难。” 他并没有直接提及卫家之事,但话语的指向已非常明显。

他注视着蔡琰,目光中没有任何怜悯,只有深切的尊重与敬佩:“宇尝闻,世间有些磨难,非人力可抗,亦非己身之过。譬如明珠蒙尘,非珠之罪,乃时运不济,尘埃蔽之。然尘埃虽厚,却难掩明珠本身之光华。真正有识之士,所珍视者,正是那尘埃之下,历经磨难而不损不减的内在光华与坚韧品格。”

这番话,如同暖流,瞬间涌遍了蔡琰的全身。她当然听懂了!他是在用最委婉、也是最尊重的方式,表达对她早年不幸婚姻和“克夫”污名的看法!他并不认为那是她的过错,更不认为那会折损她的价值。他看到的,是她蔡琰本身——她的才华、她的气节、她在磨难中保持的尊严。

一股前所未有的感动与慰藉席卷了蔡琰。长期以来,像毒刺一样扎在她心头的自卑和屈辱,仿佛在这一刻被简宇温柔而有力的话语轻轻拔除了。她感到鼻子一酸,连忙低下头,借整理衣袖的动作掩饰夺眶而出的泪水。心中百感交集,有被理解的狂喜,有遇到知音的庆幸,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于委屈释放后的轻松。

“将军……此言,琰……铭记五内。” 她再抬头时,已勉强平复了情绪,但微红的眼眶和更加明亮的眸光,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自那日后,诗文唱和成了他们之间新的纽带。简宇时而会带来新的诗作,有时是抒怀咏志,有时是描绘军旅见闻,甚至还有描绘豫州民生渐复的小诗。蔡琰则认真品评,有时也会奉上自己的诗作。她的诗风清丽婉约,情感深沉,往往寄托着对和平的向往、对人生的感悟。简宇读后,也总是赞叹不已,能精准地道出其中妙处。

他们在水阁中,在月色下,谈论诗词格律,探讨古今兴衰,畅想太平景象。精神世界的交流日益深入,每一次交谈,都让蔡琰更加确信,简宇就是她理想中的那个人。他胸有丘壑,志存高远,内心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细腻与深沉。他敬她,懂她,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她最真实的、超越世俗偏见的价值。

然而,越是意识到这份情感的深度与可贵,另一个现实就越是清晰地横亘在眼前——董白。那个被简宇接纳、给予了新生的女子。每当想到此,蔡琰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会蒙上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这份日益深厚的“知音”之情,将如何安放?她与简宇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一段过往的婚姻和一个污名,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似乎已占据了他心房的董白。这份清醒的认知,使得他们在精神上越是靠近,蔡琰的内心就越是充满了甜蜜与痛苦交织的复杂滋味。

时光如水,静静流淌。谯县的夏日在荷香与蝉鸣中愈发浓郁。蔡府后园的水阁,因临水而建,成了夏日里最清凉惬意的所在,也自然而然地成了简宇与蔡琰最常相聚的地方。

两人相处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酿出了一种微妙的甘醇。简宇依旧军务繁忙,但踏入这方水阁的脚步,明显地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急切与轻快。他与蔡琰交谈时,那双惯于审视战场、洞察人心的锐利眼眸,落在她身上时,会不自觉地软化,停留的时间总比必要的礼节性注视要长上那么一瞬。

那目光里,欣赏与探究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带着暖意的流连所取代。他会注意到她今日簪了哪支发簪,换了哪件颜色的衣裙,会在她专注烹茶或抚琴时,静静地凝视她低垂的侧脸,看她长睫如蝶翼般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而蔡琰,面对简宇时,也再难保持初时的全然平静。尽管她举止依旧端庄合度,但细微之处已泄露了心绪的波动。当简宇与她讨论诗文,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时,她会不由自主地微微垂下眼帘,仿佛不敢长久迎视他那过于明亮专注的目光。

白皙如玉的脸颊上,常会飞起两抹淡淡的、如同晚霞染上白玉般的红晕,尤其是在简宇不经意间靠近,或是说出一句特别契合她心意的知心话语时。那红晕蔓延至耳根,为她清丽脱俗的容颜添上了几分娇艳生动的情致。

他们开始心照不宣地留意彼此的喜好。简宇记得蔡琰偏爱清淡的庐山云雾,且水温需得恰到好处,便会吩咐下去,每次他来,奉上的必是此茶,水温总是刚好。有时他带来一些地方特产或新奇果品,也总是挑那爽口清甜的,说“此物性凉,夏日食之可解暑气,昭姬或可一试”。

蔡琰则细心得多。她注意到简宇在连续处理冗杂军务后,眉宇间会带着一丝难以化去的疲惫,即使他极力掩饰。于是,在某次简宇到来前,她会提前用莲子、百合、茯神等物细心熬煮一盏安神汤,待他到时,并不刻意提及,只在他与父亲、或是单独与她谈话间隙,看似随意地让侍女端上,轻声道:“天气燥热,饮些汤水润泽些。”

简宇初时只道是寻常饮品,饮下后方觉心神宁静,疲惫稍减,几次之后,便明了其中关窍。他抬头看她,她却只低头拨弄着琴弦或翻阅书页,一副浑然不觉的模样。但那微微颤动的睫毛和更显红润的耳垂,却将她的心思表露无遗。简宇心中暖流涌动,并不点破,只将那盏看似平常的汤水饮得一滴不剩,眼中笑意更深。

这一切,都被洞察世情的蔡邕看在眼里。老先生历经沧桑,如何看不出这年轻男女之间暗生的情愫?他对此乐见其成。相较于将自己的爱女再一次卷入那些世家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联姻,又或是让她因那莫须有的“克夫”之名而孤独终老,简宇无疑是他梦寐难求的佳婿。

他欣赏简宇的雄才大略,更感念他对女儿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爱护。这份尊重,不是流于表面的礼数,而是真正看到了蔡琰作为独立个体的才华与价值。于是,蔡邕开始有意无意地成全。

有时简宇来访,他借故要去前厅会客或小憩片刻,将水阁留给年轻人;在与蔡琰的谈话中,也时常流露出对简宇人品、能力的极高赞誉:“简将军乃世之英雄,更难得胸怀丘壑,体恤下情,有古仁人之风。乱世得遇明主,是百姓之福,亦是我等之幸。” 这番话,既是真心话,也是说给女儿听,等于默许甚至鼓励了这段感情的发展。

夏去秋来,天高云淡。简宇觉得时机已然成熟。他并非鲁莽之人,对蔡琰,他怀有最深切的敬重,决意要以最庄重的方式,许她一个未来。

这一日,秋阳明媚,简宇郑重递上拜帖,言明有要事与蔡公相商。蔡邕心下了然,于书房静候。

书房内,檀香袅袅。简宇今日身着极为正式的玄色深衣,腰束锦带,神情肃穆。他屏退了左右,书房中只剩他与蔡邕二人。他并未立即开口,而是整了整衣冠,对着端坐于主位的蔡邕,推金山,倒玉柱,行了一个极为庄重的大礼。

蔡邕连忙起身虚扶:“将军何以行此大礼?折煞老朽了。”

简宇并未起身,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千钧之重:“蔡公在上,晚辈简宇,今日冒昧恳请,实有一事关此生之重托,望公成全。”

“将军但说无妨。”蔡邕明白了简宇的来意,问道。

简宇深吸一口气,言辞恳切,毫不掩饰:“宇,自初见昭姬姑娘于危难之际,仰慕其气度才华;后相处日深,更感佩其冰雪聪慧、坚韧品性。姑娘之才,可比班昭谢道韫;姑娘之德,堪为世之楷模。宇虽一介武夫,然倾慕之心,天地可鉴。近日来,每每相见,欢欣不能自已,深知此生若能得昭姬为伴侣,乃宇毕生之幸。”

他停顿片刻,目光更加深邃,承诺的话语重若千钧:“宇今日并非以豫州牧之身份,而是以男子简宇之本心,郑重向蔡公请求,允我将昭姬姑娘娶为正妻。宇在此立誓,此生必倾尽全力,爱护昭姬,尊重其志,珍视其才。必不让她再受颠沛流离之苦,必以真心换真心,让她安稳喜乐,白首不相离。蔡公乃昭姬唯一至亲,故宇必先求得公之允准,万望蔡公……成全晚辈一片赤诚!” 说罢,再次深深一揖。

蔡邕听着这番肺腑之言,看着眼前这位权倾一方却对自己执子侄礼、言辞恳切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老怀大慰。他眼中泛起泪光,上前双手扶起简宇。“将军请起!将军快快请起!” 他声音微颤,“得将军如此重诺,乃小女之福,亦是老朽之幸!将军人品,老朽深知。将昭姬托付于将军,老夫……一百个放心!此事,老夫应允了!”

蔡邕将喜讯告知蔡琰时,蔡琰正对镜梳妆。闻听父亲之言,她手中的玉梳险些滑落。尽管心中早已属意,但当真听到这确切的讯息,巨大的幸福与羞涩仍如潮水般将她淹没。她低下头,脸颊红得如同染上了最艳的胭脂,心跳如擂鼓,半晌,才用细若蚊蚋的声音轻轻应了一个“嗯”字,眼角却已悄然滑落欣喜的泪珠。

婚事在简宇的安排下,隆重而有序地准备着。他既要给蔡琰应有的体面,又顾及蔡邕年迈不欲过分喧闹,最终定下的仪式庄重而不奢靡,处处透着用心。

洞房花烛之夜,设在布置一新的州牧府正院。院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新房之内,红烛高烧,映得满室生辉。大红的锦被上绣着鸳鸯戏水,帐幔低垂,流苏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暖的馨香。

蔡琰身着繁复华丽的大红嫁衣,头戴珠翠凤冠,一方绣着并蒂莲的喜帕遮住了她倾城的容颜。她端坐在床沿,双手紧张地交叠在膝上,指尖冰凉。耳边能听到外面隐约的喧闹声,以及越来越近的、沉稳而熟悉的脚步声。

房门被轻轻推开,又合上。喧闹声被隔绝在外。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红烛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和她自己如雷的心跳。

脚步声渐近,在她面前停下。她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灼人的温度。接着,喜帕被一杆精致的玉如意轻轻挑起。

视线豁然开朗。蔡琰抬起眼帘,撞入了一双深邃如星海、此刻却燃烧着炽热情感的眸子中。简宇也身着大红喜服,更衬得他面如冠玉,英挺非凡。他平日里的威严沉稳尽数化作了浓得化不开的温柔与喜悦,一瞬不瞬地凝视着盛装之下、美得令人窒息的她。

“昭姬……” 他低唤,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带着无尽的缱绻。

“将军……” 蔡琰羞得又要低头,却被他轻轻托住了下巴。

“唤我表字,或……夫君。” 他柔声纠正,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浑身一颤。

“夫……君。” 这两个字仿佛带着魔力,唤出口的瞬间,所有的紧张羞涩似乎都找到了归属。她望着他,眼波流转,含羞带怯,却再无躲闪。

简宇在她身边坐下,紧紧握住她微凉的手,目光灼灼:“琰儿,我得你为妻,犹胜得十万雄兵,得万里江山。此生,定不负你今日托付。”

蔡琰心中充盈着巨大的幸福,反手握住他温暖的大手,轻声道:“妾身……亦不负君心。”

红烛摇曳,映照着这对新人。简宇俯身,轻轻吻去她眼角残留的喜泪,继而,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吻,印上了她娇嫩的红唇。罗帐轻垂,掩去一室春光。衣衫渐褪,露出她如玉的肌肤,在红衣的映衬下,更显莹白。

他的吻细密落下,带着无比的珍视,从唇瓣到颈项,再到精致的锁骨。她生涩地回应着,在他带来的陌生而强烈的浪潮中载沉载浮,细碎的呻吟不由自主地从喉间溢出。他能感受到她身体的微微颤抖,动作便愈发轻柔耐心,直至她完全放松,如水般融化在他怀中。

当最终结合的那一刻来临,短暂的痛楚之后,是难以言喻的充实与契合。红绡帐内,被翻红浪,喘息声与呻吟声交织,恩爱缠绵,直至深夜。多年的倾慕、知音之情,在这一刻彻底升华为灵与肉完美结合的无上欢愉与坚实盟约。

这一夜,对于蔡琰而言,是告别过去所有阴霾的新生;对于简宇,是征战生涯中寻得的温柔港湾与灵魂归宿。英雄才女,终成眷属,在这乱世之中,谱写了一曲难得圆满的佳话。后人有词曰:

纱厨月上,并香肩相勾入房,顾不得鬓乱钗横,红绫被翻波滚浪。

花娇难禁蝶蜂狂,和叶连枝付与郎。豫州牧,休要忙,鸳鸯枕上少颠狂。

汗如雨降,觑鲛绡腥红染妆,滴溜溜粉汗如珠,楚阳台梦魂飞上。

千金难买此一场,喜杀梁鸿与孟光。鸳鸯解,整巽裳,开门观月上东墙。

婚后的日子,对蔡琰而言,宛如从漫长寒冷的冬季一步踏入了暖意融融的芳春。豫州牧府的后宅,因她的入住而增添了无限的雅致与生气。简宇待她,正如婚前所承诺的那般,极尽爱护与尊重。他并非沉溺温柔乡而忘却军政之人,但但凡在府中,总会抽出时间陪伴她。或是夫妻二人于窗下对弈,黑白子间暗藏机锋,又笑语盈盈;或是在月色好的夜晚,他吹笛,她抚琴,琴笛和鸣,心意相通;更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共处一室,他批阅公文,她在一旁读书习字,偶尔抬头目光交汇,相视一笑,便觉岁月静好,莫过于是。

蔡琰脸上昔日那抹淡淡的轻愁,早已被幸福的光彩所取代。她穿着虽仍以素雅为主,但发间多了几支简宇为她挑选的精致步摇,行动间环佩叮咚,更显风姿绰约。她的笑容变得多了,也愈发从容自信,府中上下无不敬爱这位才德兼备、性情温和的主母。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简宇难得有半日清闲,便携了蔡琰,在后园新辟的菊圃旁散步。秋菊正盛,繁花似锦,幽香阵阵。蔡琰身着藕荷色缕金百蝶穿花曳地长裙,外罩一件月白软烟罗披风,云鬓轻绾,斜插一支赤金点翠蝴蝶簪,雅致华贵。简宇则是一身玄青色暗纹常服,挺拔英武,与蔡琰并肩而行,低声细语,不知说了什么,引得蔡琰掩唇轻笑,眼波流转间满是柔情蜜意。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一对璧人身影,羡煞旁人。

然而,这温馨宁静的氛围,被一阵急促而稳健的脚步声骤然打破。

只见简宇的心腹亲卫统领典韦,身着戎装,大步流星穿过月洞门,来到近前,单膝跪地,抱拳沉声道:“启禀主公!府外有江东孙破虏使者急至,称有要事求见,事关荆州军务!”简宇大惊。正是:

佳偶天成春宵短,征鼓催破镜鸾恩。

欲知简宇如何打算,且看下回分解。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