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同意,老李头就说把家里的上等良田拨出三亩给陈苗种亩产能千斤的粮食。
陈苗摇摇头,她得意的告诉家人,这种亩产千斤的粮种叫番薯,是番邦在种的东西,山里沙地都能种,还耐旱,根本不需要种在良田里。
一家人又要担心陈苗是不是被迷住了。
“我想了一下,咱们家的田是和村里人的混在一起的,明年咱们种番薯别人肯定要问,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咱们就在咱们菜地边开个一亩地的荒,反正番薯也就这么几个,一亩地也种不完。”
老李头和陈斗对视一眼,反正不糟蹋田地,还能多一亩的山地,那就这样吧。
“那阿斗,你找时间去跟村长说一下咱们要在菜地边开一亩荒,咱们等地开了冻就去给苗丫头开荒种地,看咱们苗丫头怎么变千斤。”老李头说着说着就打趣陈苗。
陈苗在心里告诉家人,等着吧,到时候一定亮瞎你们没见过高产粮食的眼。
过了正月,村里的溪水都化了冻,随着溪水的奔腾,村里的人都开始为了田地忙碌起来了。
陈家人在陈苗的劝说下先种家里的地。等忙活完了,才开始给陈苗开荒。
山脚的地不好开,土质坚硬一些,石头多一些,一亩地一家人开了五天才给开出来,平整好土地,陈苗让撒了烧过的草木灰,算是给土地使了一次肥,然后她将切好的薯块排好队埋在田垄上,土层不能盖的太厚,不然会影响出苗。
“好了,等苗出来了就能剪苗种地里了。”陈苗拍拍手上的泥土,陈家人看她像是玩儿似的种法,也就随她了。
回到家,陈苗将南瓜种子和辣椒种子分别泡在盛了清水的碗中,还蒙了一块布放在暖和地方。连听说陈苗要种新粮种的赵逢春也好奇的问她种子泡水有什么用。
陈苗说就跟人起床后洗洗脸,人就清醒了,她给种子泡泡水,种子也能赶紧醒来,这样种进地里了也能赶紧发芽出苗。
这个解释不知道大家满意不?反正她说的也是事实。
大家表示小孩子开心就好,她觉得自己有道理就算是吧。
等到晚上,陈苗又把辣椒种子捞出来,让它吹吹风,吹干了,又把一块浸湿的布巾叠好,将辣椒种子分散摆好,将湿布巾放在灶台上,让灶台的余温继续催发种子。
陈苗这样做着,大家发现这些种子真的很快发了芽,是时候种进地里了。
辣椒就种在王永好负责的又扩大了一点的菜地里,南瓜则装在菜地外,刨了几个坑,就把种子种下了。
真的跟玩儿似的。
又过了几天,等到番薯出了苗,一家人新奇的看着它竟然是爬藤,就被陈苗咔嚓嚓的剪了,然后在依次在地垄上插秧,如此几次也没把一亩地种满。地总不能空着,陈苗让陈斗给她搭了一排架子,上面做了一个个笼子,陈苗说她要养兔子,这样子兔子的排泄就是肥料了。
这也是属于孩子的异想天开,于是陈斗给陈苗架兔笼的时候,赵逢春带着陈苗进山抓了几窝小兔子,给陈苗的养殖业添砖加瓦。
陈苗一脸的“师父,还是你理解我”的呆萌表情。
兔笼搭好了,兔子也就位了,陈苗现在除了偶尔跟赵逢春进山打猎赚钱,也是要每天都跟着村里的孩子们割草,人家是喂猪喂牛喂羊。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陈苗养的兔子长大了,产的粪还能分给菜地用一些。陈苗种的南瓜开花了,嫩黄的,煞是好看,陈苗还挑了一些嫩尖剥了毛茸茸的皮,凉拌了一道南瓜藤给大家吃,很是好吃。陈苗种的辣椒也结了绿色的小果子,渐渐变长,陈苗摘了一次给大家炒了一个肉,让在灶火给陈苗烧火的王永好呛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家吃的时候也是觉得嘴里又把火在烧,不吃把觉得这个叫辣的味道实在难以抵挡,吃吧又要经历一番无名火,那顿饭很是下饭,大家都吃撑了。他们不知道陈苗是用了多大的意志力让自己不要去向南瓜藤和青辣椒下手,她想要收获更多的种子。
只有那片传说中可以亩产千斤的番薯,除了爬的恣意的绿藤,啥也没有,就是番薯藤还蛮好吃的,有点滑腻腻的,很是爽口。自从这些种子开始开花结果,赵逢春也下山下的更勤了,他也在期待亩产千斤的粮食出现,他也想看看主子说过的让百姓不再忍饥挨饿的粮食是什么样。
秋收前,菜地的辣椒有些陆续变红了,跟它给人的口感一样,火辣辣的,让吃过的陈家人忍不住一起吞咽口水。家里的兔子已经繁殖到了第二代,用辣椒炒的辣子兔丁很是下饭,让人念念不忘,陈苗说让家人尽快实现辣椒自由,就是想什么吃辣椒就什么时候吃,只要他们的菊花不抗议就好。他们只注意到了辣椒自由,忽略掉了她嘀咕的菊花问题。
南瓜长得黄澄澄的,就那么几株,收了十几筐,笑的一家人合不拢嘴。南瓜放了几天,陈苗让蒸了南瓜饭。现在糖也是寻常百姓家的奢侈品,难得大家吃到了这样香甜软糯的食物,大家就更开心了。
李老婆子在陈苗的指导下收拾了南瓜的种子,晒干后储存起来。
忙碌的秋收开始。
今年赵逢春和陈苗也加入了收麦大军。为了防止小麦的胡茬弄得全身痒痒,陈苗可是把自己包裹的仔仔细细的。收割前,她跟着师父进县城,让打了一把比普通镰刀大了将近四倍的镰刀,差点被打铁匠赶了出去,还是后来让村长来做了保才给打的。毕竟铁是属于国家管控物资,打铁铺是有定量的。也就是现在的皇帝管的不严,不然就是厘正来了也不给打。
秋收的田埂上,一片收获的喜悦,就是今年的收成只是普通,也阻止不了庄稼人的热情。
大家一早就得知了陈家弄了一个超级大的镰刀,于是收割前都围到了陈家的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