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吴承泽是带着好消息来的,君山不能卖,但是可以租,一整座君山一年租金只要三十两,缴税五两,十年起租。一整座君山啊,一年带税收才三十五两,陈苗差点要高兴疯了。
陈斗和陈宿两兄弟识真的要疯了,租一座山要三十五两,以前他们一两也不用出,山上的野葡萄照采,兔子想吃就去抓,赵逢春想搭个屋子住山上只跟村长打了个招呼就住那儿了,现在竟然要出三十五两来租!闺女(大侄女)是孩子,不懂事。
“租,我们租。”不懂事的陈苗一口答应下来,并仔细询问了租了山能在山上建养殖场的事由。
古代还制度还没那么麻烦,主要是当时的人们眼界还没那么开阔,比如盖房子,只要不占别人的地,是良民,按律纳税,不违制,那么人们就想改就能改,没有太多的繁杂手续。
吴承泽详细跟陈苗说了租用山地的注意事宜,基本上就是不要干违法的事情,不要一把火把山给烧了就没什么大问题,简单粗暴,只要给钱就随便你用。
陈苗又问了田地的事情。吴承泽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三角形,表示这个就是君山,又在山的西边画了两个点,这两个点北边的是吴家湾,南边的是小吴家湾,吴承泽就是吴家湾的,这两个村都有田地要往外面卖,都是上等田,四两一亩。
于是不等陈宿好陈斗两兄弟反对租君山的决定,陈苗就催着两兄弟一起坐吴承泽的马车,去吴家湾看看地。
吴承泽因为做生意在县城置了宅子,但是在吴家湾也是有房有地的,家里雇了长工照料田地,平日里是他的大哥吴承林帮忙照应一下,他们两兄弟感情不错,吴承泽也是个有本事的,给两家都置办了不少地,是吴家湾这片的小地主了,这次吴家湾和小吴家湾都有地要出手,只是和他家的地不连贯,如果陈家不要,他再考虑自己要不要买下。
吴家湾这家有十二亩地,上等的就有八亩,其他四亩也是中等地,小吴家湾的又二十五亩地,十亩上等,十亩中等,五亩下等。陈苗看着吴家湾这边的十二亩地,有口塘,就问这边的地看着像是荒地。
吴承泽对吴家湾的地心里可是门清的,这口塘占地有三亩七分六厘的大小,是镇上一家大户买下的,以前可是浇水方便的上等地,就是这几年不知道是主家出了什么事儿,也没人来打理了,好好的地荒着,只因这家人以前行事霸道,家里在县衙有人当差,所以即使这地荒着,也没人敢来霸占。吴承泽对这块地动过心,就是他知道这家人,打听过他们干什么去了,就歇了心思。
他对陈苗摇摇头,道:“这块地的主家估摸这两年就要归来,莫要沾惹的好。”
陈苗可惜的点点头,就要吴家湾这十二亩地好了,顺便问一下十二亩地连着的到山脚的那一大片荒地有人要不。荒地都是沙土,开出来也是下等地,辛苦一年估摸也只能捡回种子的本,所以没人想开这边的荒,于是吴承泽就跟陈苗说了情况,答应帮陈苗问一下买这块地需要多少钱。
回到仁义村,王永好和李老婆子已经置办好了一桌席面。
陈苗让王永好把那些有些碰坏了不能育苗的番薯挑几个好的出来,蒸熟了切成大块摆一盘子。吴承泽尝了一口白生生软糯糯的番薯,窖藏过的番薯面甜面甜的,吴承泽直呼没吃过这种好东西。
陈苗笑的可可爱爱的说:“吴叔叔,等今年收下来就给你们送些去。”
吴承泽连声笑纳了。
吃过饭,吴承泽拱手告辞,他要先回县城,把关系打点好。明日陈家在约定的时间直接到县衙,一起去把契敲定一下。
临走的时候,陈苗提了两只油布包裹的风干兔子,陈斗递予给吴承泽道:“自家养的兔子,吴兄别嫌弃。”
吴承泽连说一只就尽够了,与陈斗推让了一下,愉快的手下了。
第二日,陈斗和陈苗驾着牛车又去了县城,先到了天香楼,同吴成泽和武大掌柜一起到了县衙,找了文书,写下契约,这样君山的使用权就在陈家手里了,在这个勉县除了县衙可以管束之外,镇上和周围的村子都不能对陈苗怎么使用君山指手画脚的了。另外还有那片都是沙土的荒地,足足有二十亩,县衙白得了进项,也大手一挥将荒地算作了陈家开出来的地,按照朝廷规定,免了三年的赋税。
晌午陈斗做东,在天香楼摆了一桌,请了衙门的主簿大人和文书坐了席。陈家虽是东道主,可是就是乡间名不见经传的农户,主簿和文书都是和武大掌柜畅饮,吴成泽作陪,陈斗混了个肚饱,陈苗则在街上逛逛,吃了碗馄饨,买了一串糖葫芦。
晃到南市的时候,看到了各色的卖菜摊子,老农们不会吆喝,有些老妇会将自己的菜摘洗的干净,卖的也比他人的摊子快。
这个季节野菜卖的较多,陈苗前世的习惯就是爱在老菜场或者农村的集市或者热闹的街边菜摊转转,看看农民们卖些什么,市民们又需求些什么,毕竟货物需要市场才有存在的价值,你看这会儿卖野菜的摊子就卖的很快,这个季节对于没有耕地还一冬天也没吃过几片绿叶子的县城人来说,鲜嫩的野菜贵上一点也要买些来尝尝鲜。
街尾有个老农,衣物是补丁落补丁的破麻衣,脚上还只穿着麻绳编的草鞋,一脸愁苦的蹲在自己的摊子前,面前放了两只大麻袋。
陈苗好奇的走了过去,询问老农卖的什么,为什么不敞开袋子给买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