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声鸡鸣刚响起,陈茁满便像往常一样迅速地起了床,外面的天空还只是微微泛白。
院子里,陈斗正劈着柴,王永好和李老婆子在厨房里忙碌着,给一家人准备早饭。
茁招四个也跟着茁满起来了,简单地用冷水洗了把脸,凉水的刺激让他们 瞬间清醒过来,就看到茁满牵着睡眼惺忪的陈苗出来了。陈苗显然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醒来,脚步有些踉跄。
陈斗见状,拿起冰凉的擦脸巾就盖在陈苗得脸上,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凉意吓了一跳,打了一个激灵,彻底醒了。
陈家的六个孩子背着三字经沿着村子往镇上的方向跑。
陈家的六个孩子都穿上了短打的衣服,他们背着三字经,沿着村子的小路,朝着镇上的方向跑去。清晨的村庄宁静而祥和,孩子们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荡,在炊烟袅袅的村子里传荡开。
仁义村其他的孩子也陆陆续续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这是仁义村固定跑步的,其他村也有孩子跟着跑了几天,能坚持下来的没几个,能坚持下来的已经能把三字经背下来了,明年陈苗就打算开始带着大家背千字文。
一群晨跑的孩子穿过君山镇,到达勉水河边。这条河是上面几条支流汇聚到了勉县,所以叫勉水河,流到了兴元府就叫汉水,天上银河地上汉水指的就是这条水系,是整个利州路的重要水路。汉水一路奔向长江,沿途又叫沧浪水。到了京西南路的襄阳府又叫襄江。
勉县在汉水的上游,这里是勉水河的冲积平原,在连绵的大巴山中是得天独厚的一块适合人们种植的地方,在未来有小江南的美称。
孩子们再回去,镇上也开始热闹了,人们对这群一边跑步一边背书的孩子已经习以为常。沿途到家得孩子自动退出队伍,陈苗和五个茁是最后到家的。
五个茁跟着陈苗做了一套奇怪的动作,陈苗说这叫拉伸,还是一本叫《黄帝内经》的书里说的: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五个茁对寿命还没有什么想法,但是陈苗说拉筋能长高,看看她的身高比陈茁招还高一点点,茁招可比陈苗还大三岁呢,事实证明陈苗说的对,连陈斗和老李头也忍不住跟着孩子们拉筋踢腿。
吃了早饭,陈苗今天开始要进山了,预计在降雪前她要跟赵逢春在山里待差不多三个多月。
茁满穿着陈斗旧衣服改的外衣,磨刀宰兔子,茁招就把剥下来的皮用树枝撑开挂起来风干。
茁满穿着一件陈斗的旧衣服改的外衣,在院子后面的水沟那里磨刀,宰兔子。茁招就在一旁将剥下来的兔子皮用树枝撑开,挂在一排架子上让风吹干。
“阿满,阿招,你们两个怎么不去镇上上学?”陈斗已经把一批干了的兔皮拿去作坊泡了起来,回来发现两个大的茁还在家,不禁有些诧异,又问他们:“你们义母呢?她不知道你们还在家?”
“义父,家里这几日忙,我们两兄弟在家里还能帮上忙。”茁满解释道。
陈斗看看笼子里今天要宰杀的兔子大概有百十只,要自己一个人来处理,估计得忙到吃罢午饭,再干上一两个时辰才能全部杀完。
正当他思考着如何安排工作时,去抓兔子的茁招拎着一只兔子走了过来。他熟练地在兔子的后脑勺敲了一闷棍,兔子立刻倒地不起。然后,他迅把兔子的两条后腿绑好,挂在架子上,等待茁满来剥皮。
陈斗看着她们麻溜的动作,觉得自己家的这些孩子都挺能干的,最能干的当然是他的闺女,直接都是一巴掌把兔子拍晕,然后剥皮。
估计只有陈家人觉得他们这年纪的孩子宰杀兔子见血眼也不眨是正常的,村里人可是有段时间不敢让自家孩子跟陈家的孩子玩。要不是养了兔子的人家还要跟陈家打交道,发现陈家的孩子们除了比别人家孩子能干点,也没有一脸凶相,渐渐的又不阻止孩子们跟陈家的孩子玩了。
陈斗摸摸两个孩子的头,他们的头发被剃光了,现在长出来的毛茬挺扎手的,“读书不能有一日懈怠,你们本就入学晚,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
茁满和茁招两人只笑笑不说话。
他们不久前还是沿街乞讨的乞儿,突然被人收养,给他们做了新衣服,不但一日三餐让他们吃饱,还让他们上了学堂,简直跟做梦一样。
不过他们也知道,读书要花不少钱,他们五个人不能拖累义父义母,他们两个已经大了,能不能读书识字不重要,帮家里多做点活。三个弟弟年纪小,倒是要花些家里的钱,让他们读点书识点字,以后要是能到镇里、县里做个掌柜什么的,就能一起把义父义母都接去奉养,阿苗妹妹就给她准备厚厚的嫁妆,以后他们五个都是她的兄弟,没哪个娘家敢欺负她。
陈斗干着手里的活,不知道要跟两个孩子说什么,于是问他们千字文能背下了吗?能写几个字了?
茁满和茁招就背了陈苗教他们的千字文,字倒是一个也不会写。
“那杀完这些兔子,义父教你们。”陈斗说着加快了手里的动作。
过了两日,陈苗和赵逢春第一批猎物送了下来,陈斗套上牛车,拉着一车猎物去县城卖掉。
陈苗这次不去县城,家里挂在屋檐下的玉米棒子已经晒干了,师父说这几天可能要下雨,她要尽快把玉米粒剥下来收好,明年可还要靠这些种子扩大玉米的种植范围。
茁满和茁招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满哥,招哥,你们在写什么?”陈苗跑过去看两个没去上学的义兄,爹娘都没强制他们俩去上学,那肯定是家里需要他们俩帮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古都是这样的。
茁满手里拿着树枝,他比陈苗大五岁,身高却跟陈苗差不多,“义父教我跟阿招写字呢。”
陈苗看沙土上的几个字:上大人,丘乙己。
这几个字写的端正,接下来的“化三千”写的就有些歪歪扭扭。
“上大人”是古代儿童学写字最先要学的写的几个字。
“家里有笔墨纸,怎么不用?”陈苗看他们写的没错,就问其他的。
陈茁满和陈茁招赶紧摆手,“纸墨太贵了,我们在地上写写就行。”
陈苗点点头,她也觉得古代这些读书人用的东西太贵了,“满哥,招哥,你们剥点树皮,咱们自己做点纸用吧。”
“自己做纸?”两兄弟以为自己听错了,纸这种贵人们才能用的东西自己可以制造?
“对,我们自己做,就随便做一点,你们写字也不心疼了。”陈苗觉得造个简单的纸还是可以的,“你们先去剥树皮,我去看一下书里都是怎么写的。”说着,陈苗不管还没回过神的两兄弟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回想了一下造纸的过程,在现代有许多的教大家穿越技能的短视频,她在刷农业知识视频的时候,平台总会推给她看,刷到的多了,她也学了不少穿越技能。想到脑子里的那些技能点,陈苗觉得她应该找个时间写下了,藏在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时不时的拿出来翻看一下,毕竟古人说的对: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她脑子里的这些知识要是不写下来,将来有一天可能就会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