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村的村民都是三三两两的装作去山上砍柴,其实是把家中的粮食一点一点送去山洞里。
他们在岩壁上修的栈道只容一人背着十来斤的粮食堪堪而过,若是山中风大,臂力不够的人很可能会因为抓不住嵌在山壁中的铆钉而被风卷落坠崖。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有力气大的人独自从栈道走到洞口,其他一起送粮的就从崖顶用麻绳将粮食吊下去。
陈苗已经将洞口两块巨石挪了一人通过的大小,等大家都运的差不多了再将洞口堵住。
天气一日热过一日,汉江在勉县这段的水位大大下降,影响的是新修的水渠输送水源快要见底,而冬小麦也到了重要的灌浆期。
仁义村、吴家湾种的冬小麦面积最少,再近一点的几个村勤从水渠和水井中打水,勉强也能保住一些产量。最惨的是种了水稻的村民,眼看着稻株因为缺水就要绝收,可怜的百姓们只能抢地痛哭,求求老天爷给他们一条生路。
陈苗几个月来来回在田庄与自家之间奔波,看着田中的禾苗一日不如一日,百姓愁苦的面容,让她心里像是被火燎着似的焦急。
她站在路过的水田边,手指无意识的揪着衣角,脑子里却在盘算着怎么帮农人们挽回一点损失。眼下最要紧的是保住能抗住旱情的庄稼!水稻是肯定没救了,不如让大家将珍贵的水源都留给番薯和冬小麦。番薯耐旱,只要根系没干死,浇上些水还能缓过来;冬小麦虽也受了旱,但好歹已经坚持到了灌浆的时候了,再坚持个三四十天,就能收割。把这两样农作物伺候好,至少不至于让农人颗粒无收。
回到家,她便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古代没有人工降雨技术,也没有大型的运水设备从水源充足的地方运水过来,更没有能够调节水源的水库保障基本的灌溉。在古代,到底能有什么办法能将农民们的损失降到最低呢?
勉县府衙中,吕县令坐在桌案后,手里攥着最新的灾情呈报。他捶了一下桌子,恨自己当初怎么就没完全相信陈家的猜测。要是早强制要求治下百姓今年不准种水稻,要是早让陈家培育足够多的番薯藤分下去,每家都种上个几亩,那现在也不至于让百姓们面临绝收的境地!
连日的焦虑让吕县令嘴角起了一个接一个的燎泡,疼得他直皱眉。县衙里的人更是把皮绷得紧紧的,走路都放轻脚步,生怕在这节骨眼上出一点差错,惹得县令动怒。他们的县令,对于犯错的人,脾气是很不好的。
就连平日里还算热闹的县城都因为这场旱灾变得人烟稀少起来。城中还兴起了一门卖水的生意,粮铺更是隔三差五往上调价,百姓们日常见面也从“吃了没”的问候变成了“你家今日水够用不?”“今日粮价几何?”偶尔遇上相熟的,也只是匆匆聊两句,话题离不开 “天啥时候下雨”“地里的庄稼还能撑几天”,说完便各自低头赶路,连多余的寒暄都没有。
就在一日紧张过一日的氛围中,陈斗带着陈苗和陈茁招到县衙拜访吕县令。
“什么?你说你们家要收地里那些旱死的禾苗?”吕县令不敢相信还有这等好事找上门。
陈斗拱手答道:“是,我们收干禾苗,一文钱两斤。”一文钱两斤是一家人计算出来的价钱,现在禾苗的高度,一亩地晒干后能有九十斤左右的干禾苗,那一亩地就是四十五文钱。农人们种的稻子大部分都是自家留种,一亩地的本钱在二十文左右。这样一算,农人还不算吃亏。
“当真?”吕县令心里算了一下,县衙治下共有良田一百七十二万四千九六十亩,水田占了将近八十万亩,就算只有一半的水田里有禾苗,那也需要一万八千两才能打的住。陈家难道这么有钱吗?吕县令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误的评估了陈家的财力了,于是他低声问道:“陈兄,你家这么有钱吗?”
陈斗、陈苗、陈茁招齐齐摇头。
陈苗说:“我家也是有要求的。想把禾苗卖给我家的先要晒干晒透不掺假,然后还要送到我家,称重后结算。我们还有两种结算方法,第一种是银货两讫,第二种是先结算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可以等我家的番薯收了,用番薯抵钱。”
吕县令点头,“如果消息传出去,其他乡镇上的百姓要卖,你们上门去收的确不便,一天也拉不了几趟。那番薯你们打算抵多少一斤?”
“五斤干禾苗抵一斤番薯。”陈苗说。
“五斤抵一斤啊——你们真的愿意五斤抵一斤?”吕县令本来还想着一斤番薯换十斤干草已经算是很公平,可陈苗说的兑换比例实在让他不敢相信。想想自己自己曾派属下去打听过番薯的价格,他不相信有人会做亏本买卖。
他往前倾了倾身子,低声问道:“你们去年番薯卖多少一斤?”
“十五文一斤。”陈苗伸出两只手,左手竖起一根食指,右手五根手指分的开开的。
“那你们岂不是亏了吗?这禾苗现在就是烂在地里都没人去收,值不了你说的价。”吕县令倒是替陈苗家心疼了。
“不算亏吧,您看,我家还有那么多兔子要吃要喝呢。这干旱又不是光庄稼旱,我们村种的牧草早都旱死了了,要是收了禾苗当饲料,那兔子就不用挨饿了。我卖兔子肯定比卖番薯卖稻子挣钱,大家算是互帮互助,日子总是会往好的方向过。”陈苗心里有自己的账本。天灾人祸前面,个人只要不亏本赚吆喝就是赚了,她对钱财看的很开的。
可陈斗却微微皱了一下眉,下意识用眼神看向了陈苗,用眼神询问她:什么五斤换一斤?在家商量的时候可不是定的这个兑换比例,怎么突然就把比例提高了,这样一来不论是用铜板结算还是用番薯结算,家里肯定拿不出这些钱物。
陈苗感受到了来自亲爹的压力,赶紧讨好的冲着亲爹使劲儿笑。嘿嘿,家里没有多少银子了,她想让大家选择以物易物的结算方式,这样家里银钱的负担暂时就没那么大了。而且她是真的觉得收禾苗喂兔子是个办法,相对来说,这是她最大程度能帮助农人们,也不会拖垮家里的办法。这次她一定要让郑云起给她把账结清,绝对不能让他再把自己的分红拿去投资大生意去了!
吕县令和陈斗不由在心中升起了一个共同的疑问;陈苗这样做到底是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