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回:满月宴群雄聚长安 炼丹权奇货惊天下 (上)
唐王府内,连日来的婴啼与忙碌带来的喧嚣,逐渐被一种更为盛大、更为有序的筹备氛围所取代。
主院花厅内,唐王妃端坐上首,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礼单初稿,眉头微蹙,却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与骄傲。下首坐着几位负责内外事务的管事嬷嬷和账房先生。
“王妃娘娘,”一位头发花白、掌管礼仪的嬷嬷躬身禀报,“按您的意思,四位小主子(苏云之女、柳萱儿之子、明珠之女、明月之子)的满月吉日已选定,就在下月初八。连同即将年满周岁的嫡长孙(李狗蛋)之喜,府中决定一并庆贺,帖子也已拟好了草稿,请您过目。”
王妃接过帖子草稿,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嗯,日子选得不错,帖子也写得体。只是……”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那本厚厚的礼单,“这消息才放出去几日?怎地已有如此多人递了礼单和请柬请求?”
账房先生连忙上前一步,苦笑道:“回娘娘,何止是不少……简直是络绎不绝!长安城内各大世家、勋贵,周边州府的官员、豪强,甚至连西域之西诸国、东海岛邦、南方部落的使节,都派人送了拜帖和厚礼!更别提那些……气息深不可测的武者大人了。库房那边,都快堆不下了,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
另一位负责外联的管事也接口道:“是啊娘娘,如今王府门外,每日车水马龙,都是来攀交情、求请柬的。好些人连王爷、甚至几位侧妃娘娘的面都见不着,就想方设法走我们这些下人的门路,许以重金,只求能得一张入宴的请柬……这,这实在是……”
王妃放下礼单,轻轻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她虽久居内宅,但也并非不通世事。如此盛况,绝非仅仅因为王府添丁之喜这般简单。她抬眼看向窗外,仿佛能穿透重重院落,看到那座属于儿子的、象征着无上权柄与力量的书房。
“这一切,都是冲着之源来的。”她低声自语,语气复杂。有身为母亲的骄傲,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树大招风,如今的唐王府,已是天下瞩目的中心,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她沉吟片刻,对下首众人吩咐道:“所有礼单,一律登记造册,入库封存,未经王爷允许,任何人不得擅动。请柬发放,需严格核对身份,宁缺毋滥。凡有借机攀附、意图不明者,一律婉拒。此事关乎王府颜面,更关乎王爷清誉,尔等需谨慎行事,不得有误!”
“是!谨遵娘娘吩咐!”众人齐声应道,神色凛然。
---
书房内,李之源正听着秦玉龙的汇报,内容与王妃所知大同小异,却更为详尽和……直指核心。
“王爷,”秦玉龙语气平静,条理清晰,“截至目前,明确表示要求参加满月宴的各方势力,超过三百家。其中,玄唐境内一二流世家四十七家,勋贵二十八家,顶尖宗门十五家;周边属国、部落使者团二十一支;已知小千世界(如育灵界、沙界、冰川界等)代表七方;此外,还有大量身份不明、但气息强横的武者或隐秘组织通过渠道表达意向。”
他顿了顿,补充道:“他们所求,虽未明言,但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和分析,九成以上,是冲着王爷您的丹药而来。甲子丹与不久前炼制引发异象的未知神丹,是主要目标。”
李之源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闻言嗤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慵懒和嘲讽:“本王的孩子过满月,他们倒比本王还上心。甲子丹?龙凤回丹?他们倒是敢想。”
秦玉龙微微一笑:“王爷神丹,岂是凡俗之物可以衡量。不过,属下观之,此次虽群狼环伺,却与上次道境来袭不同,多了几分‘规矩’。”
“哦?怎么说?”李之源挑眉。
“他们虽渴望,却无人敢再起强取豪夺之心。更多的是想通过‘交易’、‘合作’或是单纯的‘混个脸熟’来达到目的。王爷昔日雷霆手段,已然立下规矩。”秦玉龙分析道,“而且,他们似乎也摸到了一点王爷的……喜好。”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看书房内几件看似普通、实则价值连城的摆设。
李之源自然明白他指的是自己“爱财”的名声。他并不在意,反而觉得有趣:“爱财?本王确实爱财。但本王爱的,是那能生财的‘道’,而非一堆死物。他们若以为搬座金山来就能换走甲子丹,才是真正的愚蠢。”
他坐直身子,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不过,他们既然送上门来,这份‘热情’若不好好利用,岂不辜负?”
“王爷的意思是?”秦玉龙心领神会,知道王爷必有后招。
李之源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缓缓道:“甲子丹、龙凤回丹,关乎根本,绝无可能外流。但……丹药之道,浩瀚如海,并非只有此几种。”
他看向秦玉龙:“玉龙,你可知,对于一位正值壮年、处于权力或修为上升期的枭雄、宗主,或是卡在某个瓶颈多年的老怪,什么最吸引他们?”
秦玉龙略一思索,答道:“除了直接增加寿元,便是……保持巅峰,以图突破。”
“不错!”李之源赞许地点点头,“若有一种丹药,无法让你多活几十年,却能让你在未来十年内,始终保持在身体与精神的巅峰状态,延缓衰老带来的气血衰败、神识迟钝,甚至……还能附带延寿那么三五个月,你觉得,价值几何?”
秦玉龙瞳孔微缩,呼吸都急促了几分:“锁定十年巅峰?!此等神效……若传出去,恐怕引起的轰动,不亚于甲子丹!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其价值甚至更高!王爷,您已有此丹方?”
李之源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吩咐道:“你且记下。此丹,我命名为——‘生命回春丹’。”
他详细描述了此丹的效用:核心在于“状态锁定”,辅以微弱的延寿效果。接着,他话锋一转,说出了更惊人的安排:
“此丹,本王不卖成品。”
秦玉龙一愣:“不卖成品?”
“对。”李之源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卖‘机会’。每年,本王只出手一次,炼制一炉‘生命回春丹’。拍卖的,就是这一次的炼制机会。中标者,需自备丹方所列药材,本王保证为其开炉,成丹几何,看其药材品质与本王心情,但至少,会有一枚上品丹。”
秦玉龙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奥妙!高,实在是高!如此一来,将丹药的稀缺性与王爷的声望彻底绑定,价值更是水涨船高!而且避免了成品丹药流出可能带来的直接麻烦和觊觎!这已不仅仅是卖药,更是卖一种资格,一种与富昌王建立联系的象征!
“王爷此策,妙绝!”秦玉龙由衷叹服,“属下立刻筹备,便在满月宴后,于风行拍卖行举行专场拍卖会,将此消息放出,必能引爆诸界!”
李之源点了点头,又道:“此外,那些求取普通丹药的,也不必一概回绝。本王这里有几张丹方,”他随手从抽屉里拿出几枚玉简,“‘归元丹’,可用于快速恢复消耗的真气;‘清灵散’,能短期提升灵台清明,增强感悟;‘百草凝血丸’,对外伤内出血有奇效。效果尚可,材料也不算太难寻,炼制难度适中。”
他将玉简递给秦玉龙:“你从万象书院丹道分院,挑选一批可靠且天赋上佳的学员和教习,组建一个 ‘万象丹阁’ ,隶属风行商行,就专门负责炼制和销售这些丹药。一来满足市场需求,二来,也让书院那些学了这么久的小家伙们,有个实践和赚取资源的地方,总不能一直让本王养着。”
秦玉龙接过玉简,神识略微一扫,便知这几张丹方价值不凡,虽比不上王爷亲手炼制的神丹,但在市面上也绝对是最顶级的货色。更重要的是,王爷此举,是在为整个体系培养人才,夯实根基!
“王爷深谋远虑,属下佩服!此事属下必亲自督办,尽快让‘万象丹阁’运转起来!”秦玉龙郑重承诺。
---
就在李之源与秦玉龙运筹帷幄之际,皇宫大内,慈宁宫中,却弥漫着一股与外界喜庆氛围格格不入的……焦虑。
老太后搂着快满周岁的重孙李狗蛋,看着孩子天真无邪、日渐俊俏的小脸,又是喜爱,又是发愁。皇帝李琰也坐在一旁,眉头紧锁。唐王妃今日也被特意请了过来,脸上同样带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色。
“哀家这心里头啊,七上八下的。”老太后叹了口气,轻轻拍着重孙的背,“之源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这起名字……唉!”她欲言又止,目光落在李狗蛋那张酷似其父幼时的脸上,“咱们狗蛋眼看就周岁了,这大名还没个着落……如今府里又添了四个小的,下月初八就要办满月宴了,这名字要是再……”
她没再说下去,但在场三人都明白那未尽之语——要是李之源再兴致一来,给新生的孩子们也起个如“狗蛋”般“惊世骇俗”的名字,那皇室和唐王府的脸面,可真就要成了天下笑谈了!
皇帝李琰揉了揉额角,苦笑道:“母后所言,正是儿臣所忧。之源如今地位超然,威加海内,朕也不好过多干涉他的家事。只是这名字……关乎孩子们一生的体面,也关乎我李氏皇族的颜面啊!”
唐王妃更是忧心忡忡:“之源那性子,你们是知道的。他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当初给狗蛋起名,我与他说了许久,他愣是觉得‘狗蛋’接地气,好养活……这次若是再……”她想象着儿子可能起出的名字,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
“不行!”老太后下定决心,“这次决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就算不能明着反对,也得想办法劝劝他!至少……至少得让他知道,咱们都不赞同他再起那样的名字!”
“可是,皇祖母,父皇,”一个温和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只见李之闲操控着轮椅,缓缓驶入殿内,他显然也听到了之前的对话,“之源的脾气,我们劝,恐怕效果不大。而且,此事若处理不好,反而可能伤了一家人的和气。”
李之闲的话让殿内三人沉默了下来。确实,以李之源如今的实力和心性,强行劝阻,绝非良策。
“那……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老太后急了。
李之闲沉吟片刻,道:“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方式。满月宴前,寻个机会,由母后或者皇伯父,以关心孩子们未来的口吻,委婉地向之源提一提,看看他究竟是何打算。或许……他心中已有成算,只是我们过于担忧了?”
这话给了几人一丝渺茫的希望。
“也罢,”皇帝李琰叹了口气,“就依之闲所言。朕找个机会,与之源谈谈。但愿他这次……能‘正常’一些。”
慈宁宫内的这场小型“忧名会”,并未能完全驱散笼罩在皇室核心成员心头的阴霾。李狗蛋的大名,以及四位即将满月的小主子之名,如同天悬宝剑,悬在众人心头,让这场本应纯粹的喜庆,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却又无法忽视的忧虑。
而此刻,唐王府门前,已是车水马龙,各方势力的代表依旧在为了那一纸珍贵的请柬而奔走努力。他们怀揣着对神丹的渴望,对权力的追求,以及对那位富昌王深浅的试探,汇聚长安,等待着下月初八那场注定将震动诸界的盛宴。
第一百零一回:满月宴群雄聚长安 炼丹权奇货惊天下 (下)
下月初八,转瞬即至。
这一日的长安城,万人空巷。从清晨起,通往唐王府的各条主要街道便被装饰一新,张灯结彩,禁军与王府侍卫联合巡逻,肃立道旁,维持着秩序。无数百姓挤在街道两侧,翘首以盼,想要一睹这难得一见的盛况,更想看看那些平日只在传闻中听说的各方大人物。
唐王府门前,更是车水马龙,冠盖云集。华丽的马车、奇异的异兽坐骑、甚至还有驾驭着飞行法器的修士,在专门划定的区域降落,手持烫金请柬,经由严格核验后,方能在王府执事恭敬的引导下,步入那扇象征着无上权势与机遇的朱漆大门。
王府内,早已布置得如同仙境。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处处点缀着奇花异草,珍贵的珊瑚、明珠、灵石随处可见,却只作为装饰,彰显着王府深不可测的底蕴。侍女们衣着光鲜,步履轻盈,穿梭其间,为宾客引路奉茶;侍卫们眼神锐利,气息沉稳,确保着宴会的绝对安全。
宴会主场地设在王府最大的“锦绣园”中。此时已是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玄唐国内的世家家主、勋贵重臣、宗门领袖;西域诸国身着华服的国王或使者;东海岛邦带着海风气息的首领;南方部落色彩斑斓的酋长;乃至一些气息晦涩、显然来自其他小千世界的代表……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却无一不是一方豪雄。他们彼此寒暄,眼神交流间,却都难掩对主位之上那个空置座位的期待。
皇帝李琰与老太后亦亲自驾临,坐在仅次于主位的尊位上,显示了皇室对唐王府,或者说对李之源毫无保留的支持。唐王妃作为女主人,今日盛装出席,雍容华贵,与几位同样精心打扮的侧妃(苏云、柳萱儿、明珠、明月虽产后不久,但调理得当,已能出席重要场合)一起,周旋于女眷席中,应对得体,令人不敢轻视。
而在一个相对僻静,却能俯瞰全场的位置,李修也穿着一身崭新的王爷常服,有些拘谨地坐在那里。他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或好奇、或审视、或隐含轻视的目光,这让他如坐针毡。但他牢记着儿子的“底线”和王妃那来之不易的“默许”,努力维持着镇定,偶尔与上前行礼的、相熟(或假装相熟)的宗室成员点头致意。他的目光,时不时地瞥向被奶娘和丫鬟们小心看护着的、放在特制精美摇篮里的四个孙儿孙女,以及被太后带在身边的嫡孙李狗蛋,眼神中流露出纯粹的慈爱,这或许是他今日能坐在这里最大的底气。
“武安侯到!秦先生到!”门口司仪高声唱喏。
只见一身戎装、英武不凡的王强,与一袭青衫、儒雅睿智的秦玉龙并肩而入。两人如今皆是李之源麾下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到来,引得场内一阵骚动,不少相熟之人纷纷起身招呼。
王强与秦玉龙先向皇帝、太后、王妃行礼,又与几位重臣首领简单寒暄后,便径直走向为他们预留的席位。他们的出现,仿佛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宴会的主角即将登场。
果然,片刻之后,园内陡然一静。
所有的喧嚣、交谈、甚至杯盏碰撞声,都诡异地停了下来。
一道玄色身影,并未从正门,而是如同凭空出现一般,悄然立于了那万众瞩目的主位之前。
正是李之源!
他今日并未穿着繁复的礼服,依旧是一身简单的玄色常服,纤尘不染,黑发以一根玉簪随意挽起,周身没有丝毫迫人的气势,却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整个天地的中心。他的目光平静如水,缓缓扫过全场。
仅仅是被这目光扫过,不少修为高深者便感到心神一凛,仿佛自身所有的秘密都被看透,不由自主地收敛了气息,垂下了目光。
“诸位。”李之源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平和力量,“今日乃本王子女满月之喜,承蒙诸位赏光,莅临寒舍,本王在此,谢过。”
他端起酒杯,向四方微微示意。
“恭贺王爷!贺喜王爷!”
“王爷喜得麟儿凤女,实乃玄唐之福,诸界之幸!”
“祝小王爷、小郡主们福泽绵长,前程似锦!”
短暂的寂静后,园内爆发出热烈的祝贺声,无论真心假意,此刻皆表现得无比热忱。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简单的开场后,宴会正式开始。珍馐美馔如同流水般呈上,歌舞杂耍助兴,气氛逐渐热烈起来。然而,几乎所有人心思都不在此。他们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瞟向主位上那位淡然而坐的富昌王,寻找着开口的时机。
很快,便有人按捺不住了。
一位来自西域以西最大国度“大食”的使臣,借着敬酒的机会,操着生硬的玄唐官话,满脸堆笑地道:“富昌王殿下,外臣听闻王爷丹道通神,能炼夺天地造化之灵丹。我大食国主久慕王爷风采,特命外臣献上我国珍藏的‘血玉珊瑚’一对,并……并恳请王爷,若能赐下一枚延年益寿的仙丹,我楼兰愿再奉上三座大型玉矿的开采权!”
他话音落下,园内顿时安静了不少,无数道目光聚焦过来,都想看看李之源如何回应。这楼兰使臣的开价,不可谓不丰厚。
李之源手中把玩着酒杯,看都未看那所谓的千年血玉珊瑚,只是淡淡一笑:“贵国主好意,本王心领。不过,本王炼丹,随心所欲,非为交易。今日乃家宴,只谈交流,不论其他。”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便将这试探堵了回去。那大食使臣脸色一僵,还想再说,却被李之源那平静无波却深邃如渊的目光一扫,顿时将所有话都噎在了喉咙里,讪讪地退了下去。
有了前车之鉴,后续几个试图旁敲侧击者,也都被李之源用类似的方式打发,连丹药的名字都未能提及。众人心中不免有些失望和焦躁,看来这位王爷,比想象中更难打交道。
就在气氛略显沉闷之际,秦玉龙适时地站了起来,走到场中,对着四方宾客拱了拱手,朗声道:“诸位贵宾,今日恰逢王府大喜,我家王爷亦有一事,欲借诸位之口,传告天下。”
全场目光瞬间集中到秦玉龙身上。
“王爷感念天下修士、武者修行不易,亦知众生对丹药之道有所需求。”秦玉龙声音清越,传遍园中,“然,王爷精力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请求。故,王爷决定,自今年起,每年于风行拍卖行,举行一次专场拍卖会。”
他顿了顿,成功地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才继续道:“拍卖之物,并非成品丹药,而是——一次由王爷亲自出手,炼制‘生命回春丹’的机会!”
“生命回春丹?”
“这是何种丹药?”
“竟值得富昌王亲自出手,还每年仅此一次?”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充满了好奇。
秦玉龙微微一笑,开始详细介绍:“此‘生命回春丹’,其效非凡。它无法令你陡增数十年寿元,却可锁住你当前状态! 服用之后,未来十年之内,你的肉身气血、精神意志,逐步回升到你巅峰或无限接近巅峰时期,不受岁月侵蚀之苦!更能附带延寿三个月之效!”
“锁住十年巅峰?!”
“竟有如此神效?!”
“这……这对于冲击瓶颈,或是身处权力争斗关键时期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轰!仿佛炸开了锅!整个锦绣园彻底沸腾了!所有人都被这闻所未闻的丹药效果震惊了!对于那些寿元尚可,却苦于状态下滑、或是卡在某个关口多年的人来说,这“生命回春丹”的意义,甚至超过了只能延寿却无法改善状态的甲子丹!
秦玉龙很满意众人的反应,待声浪稍平,补充道:“竞得此次炼制机会者,需自备丹方所列药材。王爷保证开炉,成丹数量不定,但至少,会有一枚上品丹交付!”
条件虽然苛刻,但无人觉得不妥。能请动富昌王亲自炼丹,本就是天大的面子!更何况是此等神丹!
“秦先生!不知此次拍卖,何时举行?有何规矩?”立刻有人迫不及待地高声问道。
“拍卖会定于一个半月之后,于风行拍卖总行举行。具体规则与药材清单,稍后会公布于风行旗下各商号与信息点。届时,价高者得,童叟无欺。”秦玉龙从容应答。
这个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滴入了一滴水,让整个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所有人都开始盘算自家的财力物力,思考着如何才能拍下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原本因为求取甲子丹无门而有些失落的心情,瞬间被这新的、似乎更有“希望”的目标所取代!
紧接着,秦玉龙又宣布了另一项决定:“此外,为普惠众生,王爷已授意,成立 ‘万象丹阁’ ,隶属风行商行。丹阁将专门炼制并销售由王爷提供的数种实用丹方,如快速恢复真气的 ‘归元丹’ 、短期提升悟性的 ‘清灵散’ 、以及疗伤圣药 ‘百草凝血丸’ 等。这些丹药,将由万象书院培养的丹师精心炼制,品质保证,价格公道,不日即将上市,届时欢迎诸位惠顾。”
如果说“生命回春丹”的拍卖是投向顶层豪强的香饵,那么“万象丹阁”的成立,便是面向更广大修士武者的福音!这意味着,他们也有机会,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以往难以企及的高品质丹药!虽然效果无法与王爷亲手炼制的神丹相比,但已是远超市面寻常货色!
一时间,恭维声、赞叹声、询问声此起彼伏,宴会的气氛真正变得热烈而融洽。李之源坐于主位,看着下方众人的反应,嘴角始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成功地将众人的注意力从对自己核心丹药的觊觎,引导到了新的商业机会和普惠产品上,既保持了超然,又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风行体系的影响力。
然而,在一片欢腾之中,皇帝李琰、老太后以及唐王妃等人,虽然也为李之源的手段感到惊叹,但眼神深处,那一丝关于“名字”的忧虑,始终未能完全散去。眼看宴会已近尾声,孩子们的名字却依然悬而未决……
李琰与老太后交换了一个眼神,正犹豫着是否要趁着李之源心情不错,找个机会委婉提一提此事。
就在这时,李之源却主动放下了酒杯,目光再次扫过全场,缓缓开口,声音压下了所有的喧嚣:
“今日之宴,诸位厚礼,本王感念。孩子们尚幼,名字之事,不急。”
他只说了这么一句,便不再多言。
不急?
众人一愣,随即恍然。也是,王爷子女,名字自然要慎重,其他王公贵族都要要请高人推算,漫说富昌王?或许要待孩子大些看其性情再定。只是……联想到嫡长孙李狗蛋的大名至今未定,众人心中不免又泛起了嘀咕,看向皇帝、太后等人的目光,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和……看好戏的意味。
皇帝李琰和老太后面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是五味杂陈,既松了口气(暂时不用听到可怕的名字),又更加忐忑(不知道儿子\/孙子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唐王妃亦是如此,她看着主位上那个越发深不可测的儿子,轻轻叹了口气,知道这事儿,终究还是得由他自己决定。
满月宴,就在这样一种表面圆满、内里却暗藏着一份独特悬念的氛围中,缓缓落下了帷幕。
宾客们带着对“生命回春丹”拍卖会的无限期待和对“万象丹阁”的好奇,陆续离去,并将今日所见所闻,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四面八方。
可以预见,一个半月后的风行拍卖行,必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财富风暴。而李之源,仅仅用一场宴会和几句话,便再次将天下的目光与资源的流向,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至于孩子们的名字?
那便……再等等看吧。
(第一百零一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