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7实验室内,那场因“声学悬浮”成功而引发的欢呼和庆祝,持续了很久
钱院士,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甚至破例,允许自己的学生,在实验室里,点了一顿丰盛的外卖,犒劳所有参与这次初步验证的、连日奋战的科研人员。
然而,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第二天,上午。
一通来自京州专项办公室的、加急的电话,打到了陈默教授的案头。
电话的内容很简短:国产大飞机发动机项目的总工程师,陆光达,陆总工,将乘坐最早的一班飞机,从总装基地,紧急赶赴江北大学。有重要事宜,需要当面商讨。
挂断电话,陈默的脸上,那份因技术突破而带来的笑意,渐渐收敛。
他知道,陆总工这样的人物,日理万机,如果不是遇到了天大的事情,绝不可能,如此毫无征兆地,亲自前来。
……
上午十一点,801会议室。
刚刚走下飞机的陆光达总工程师,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眼眶中,也布满了血丝。但他的眼神,却异常锐利,像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剑。
“陈教授,林总,各位专家。”他没有客套,直接,开门见山,“时间紧急,我就不绕圈子了。我这次来,是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重了起来。
所有人都看着他,等待着下文。
“大家也知道,我们‘远望’系列发动机的研制,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即将进行整机地面台架测试的阶段。”陆总工的声音,低沉而又充满了压力,“而就在昨天,我们收到了来自国际航运总署的最新通告。因为一些复杂的、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将我们这款发动机,申请欧洲适航证的技术标准审查窗口期,整整,提前了三个月。”
“这意味着什么?”他环视着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这意味着,我们原定的,所有子系统的测试和验证工作,也必须,同步提前!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我今天,刚从总装车间过来。我们的发动机,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东风’,就是那块,能够承受住极限工-况考验的、最核心的……米级涡轮盘!”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陈默和林浩的身上,那眼神中,充满了期盼,也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军令状般的决绝。
“陈教授,林总。我知道,你们正在攻关一项更伟大、更具革命性的‘能量场3d打印’技术。我也听说了,你们昨天,刚刚取得了阶段性的、了不起的突破。我,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
他顿了顿,话锋,陡然一转。
“但是,我这边,等不了了!”
“我不管,你们那个‘创世’机器,还需要多久,才能研制成功。半年,还是一年?我等不起!整个项目,也等不起!”
“我现在,需要你们,立刻,马上,放下手上的一切工作!”
“在你们的‘A计划’,也就是那台完美的‘创世’机器,完成之前,我需要你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用你们现有的、最快的、哪怕是不完美的手段,先给我,拿出一块,能够用于前期结构性验证测试的……五十公斤级的验证件!”
“我再重复一遍,”陆总工的声音,响彻了整个会议室,“无论,用什么方法!”
这个突如其来的、近乎“不讲道理”的新军令状,像一盆冰水,兜头盖脸地,浇在了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众人头上。
所有人都愣住了。
807实验室内,钱院士和雷鸣他们,刚刚才验证了“A计划”的可行性,正准备大展拳脚。而现在,主帅,却突然要求他们,立刻,去执行一个,他们根本没有准备过的“b计划”?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知道,陆总工的要求,有多么的艰难。
五十公斤级,那个连“泰坦动力”都折戟沉沙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无人区”。
那个,已经被他们用AI模型,证明了,在现有技术框架下,存在“物理极限”的……死亡之谷。
现在,他们,却被要求,在短短三个月内,强行,跨越它。
“陆总工,”陈默教授的眉头,紧紧地锁着,“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是,您也知道,五十公斤级的制备,存在着我们目前,还无法解决的物理难题……”
“我不要听难题!”陆总工,直接,打断了他,“陈教授,你是科学家,你需要考虑物理规律。但我,是总工程师!我背后,是上万名科研人员,十几年的心血!是国家,数千亿的投入!我只看结果!我只要,结果!”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巨大的、令人窒-息的压力。
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一个平静,却又异常坚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是林浩。
他从会议开始,就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思考着。
此刻,他缓缓地,站起了身。
他先是对着陆总工,郑重地,点了点头。
然后,他转过身,看向自己的导师,看向钱院士,看向雷鸣,看向在场的所有核心成员。
他的眼神,已经没有了丝毫的犹豫和彷徨。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逼入绝境后,所激发出的、破釜沉舟的……决心。
“陆总工,”他开口说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您说的,我明白了。”
“请您,给我们,三天时间。”
“三天后,我们会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以及一个,全新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