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之心”的控制室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咖啡因和臭氧的、独特的味道。
巨大的服务器机柜,已经连续三十多个小时,维持着极限运算的橙红色状态。那如同低沉轰鸣般的风扇声,成为了这间屋子里,唯一的背景音。
高翔、秦峰、徐涛三人,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都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
林浩和陈默,则安静地,站在控制室的后方,观察着整个团队的运转,没有进行任何干预。
而在控制室中央,那张被各种图纸和草稿,铺得满满当当的会议桌旁,气氛,却显得有些……剑拔弩张。
钱理全院士,和雷鸣总工,这两位,分别代表着国内声学和光学最高水平的顶尖专家,正为了一个关键的参数设定,争论得面红耳赤。
“雷总工,我再强调一遍!你的这个‘斐波那契螺旋线’扫描算法,理论上,确实很完美。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它对声场的稳定性,会造成多大的干扰?!”
钱院士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屏幕上的一张能量分布云图上。云图上,代表声场能量的等值线,因为模拟中激光路径的快速变化,而在局部区域,出现了明显的、无序的波动。
“你看这里!当你的激光,进行高速、非线性的螺旋扫描时,会在局部区域,产生,极其短暂的、但能量密度极高的‘热冲击’!这种冲击,在物理上,我们称之为‘马兰戈尼效应’诱发的‘瞬态热泳力’!它会直接,在熔池表面,形成微观的湍流!这种湍流,会瞬间,打破我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亥姆霍-兹共振’的平衡态!声场,一旦出现哪怕是零点零一秒的‘逃逸’,最终的结果,就是,灾难性的局部晶化!”
钱院士的语速极快,每一个词,都充满了声学物理领域,不容置疑的专业性。
“所以,我坚持,必须使用‘之’字形的、匀速的扫描路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热泳力’的扰动,控制在,声场‘驻波节点’的自我修复阈值之内!稳定!稳定才是一切的前提!”
“钱院士,我完全无法同意你的看法。”
雷鸣,毫不示弱地,站了起来。他没有去管那张声场云图,而是调出了另一张图,一张,关于激光能量在非晶合金中“逆韧致辐射”吸收效率的曲线图。
“恰恰相反!如果,我们采用,你所主张的、那种‘稳定压倒一切’的、匀速的‘之’字形扫描路径。那么,在处理涡轮盘这种,大型复杂曲面时,就必然,会在路径的拐角处,产生能量的叠加和过热!为了避免过热,我们就只能,降低总体的激光功率密度。”
他指着曲线图上,那个陡峭的下降区间。
“而根据我们实验室最新的研究成果,一旦激光的功率密度,低于某个临界值,非晶合金对光子的吸收机制,就会从高效的‘多光子电离’,退化为低效的‘线性吸收’!能量吸收效率,会呈指数级下降!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根本无法,为非-晶相的形成,提供足够的能量学驱动!你所谓的‘稳定’,是一种,以牺牲核心性能为代价的、毫无意义的‘伪稳定’!”
雷鸣的每一个论点,都来自于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最前沿领域,同样,坚不可摧。
两位,在各自领域,都早已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物,此刻,就像是两头,在各自领地里,扞卫着自己理论的雄狮。
他们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
钱院士,从“声场”的宏观稳定性,和能量约束的角度出发,要求,所有的能量释放过程,都必须是,平缓的、均匀的、可预测的。他追求的,是一个,完美的“准静态平衡”。
而雷鸣,则从“激光”的微观能量效率,和精准点火的角度出发,要求,能量的注入,必须是,迅捷的、非线性的、瞬间达到阈值的。他追求的,是一个,极致的“瞬态非平衡”。
一个,要“慢”。
一个,要“快”。
一个,要“稳”。
一个,要“准”。
这,几乎是一个,无法调和的、来自于工程物理底层的……悖论。
整个控制室里,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安静地,听着这场,神仙打架般的争论。
他们知道,这个矛盾,如果不能解决,那他们面前这台,正在疯狂运转的“神威之心”,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无用功。
林浩,依旧,没有说话。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正在争论的两人,又看了一眼,那个,从始至终,都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十指翻飞,一言不发的高翔。
他看到,高翔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焦虑和困扰。
相反,他的眼中,正闪烁着一种,越来越明亮的、近乎痴迷的……光芒。
他仿佛,从那看似矛盾的争吵中,听到了某种,更底层的、更和谐的“旋律”。
终于,就在钱院士和雷鸣的争论,陷入了短暂的僵局时。
高翔,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走到了会议桌前。
“钱院士,雷总工,”他的声音,不大但却清晰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我大概明白你们的意思了。”
他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
他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到了主屏幕上。
屏幕上,出现了一行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有些陌生的标题——
《关于“声子晶格”在强扰动环境下的“非线性声子散射”效应及其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共振的耦合可能性分析》
“钱院士,”高翔看向钱理全,“您所担心的‘马兰戈尼效应’诱发的‘热湍流’,其本质,是激光能量,在材料内部,以‘热’的形式,进行了无序的、各向同性的扩散。对吗?”
“……对,可以这么说。”钱院士点点头,他想看看这个年轻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雷总工,”高翔又看向雷鸣,“而您所追求的‘多光子电离’的高效点火,其本质,是希望,激光的能量,能被材料,以一种,非热的、定向的电子跃迁方式,瞬间吸收。对吗?”
“……没错。”雷鸣也点了点头。
“那么,”高翔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属于理论物理学家的、独特的光芒,“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让激光的能量,不再以‘热’的形式扩散,而是,以一种,定向的‘声’的形式,在材料内部,进行传播和聚焦呢?“
“什么?!”
钱院士和雷鸣,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都是浑身一震。
将“光”的能量,转化为,定向的“声”的能量?这……这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
“我的模型显示,”高翔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由无数个动态的晶格振动,所构成的复杂动画,“当我们的声场,达到某个特定的共振频率时,材料内部,会形成一个,虚拟的‘声子晶格’。这个晶格,对于常规的热扩散,是各向同性的。但是……”
他加重了语气。
“……但是,当我们,用一道,特定波长和脉冲宽度的飞秒激光,去激发这个‘声子晶格’时,就会,触发一种,名为‘非线性声子散射’的效应!”
“在这种效应下,激光的能量,将不再是无序地,传递给周围的原子,让它们‘发热’。”
“而是,会被这个‘声子晶格’,像一个,最完美的‘声学透镜’一样,进行定向的、无损的传导和聚焦!最终,在我们需要的那个,最微小的区域内,形成一个,能量密度,提升了数百倍的……‘声子焦点’!”
“如此一来,”高翔的语速,越来越快,“钱院士,您所担心的‘热湍流’,将不复存在。因为,能量,不再扩散。”
“而雷总工,您所追求的‘高效点火’,也将得到,最完美的实现。因为,能量,被,极致地,聚焦了!”
“快,与慢,稳,与准,将不再是矛盾。”
“它们,将在一个,更底层的物理规律下,得到……统一!”
高翔的这番话,如同,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
瞬间,照亮了,钱院士和雷鸣,那两位,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早已登峰造极的大脑!
他们,呆呆地,看着屏幕上,那个,由高翔推演出的、充满了奇异美感的“声子透镜”模型。
他们知道。
眼前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在刚才的那几分钟里,为他们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物理世界的大门。
“……我明白了。”
许久,钱院士才缓缓开口,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
“我,完全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声光耦合……我们,一直都走错了方向……”
而雷鸣,则直接,冲到了高翔的身边,紧紧地,抓住了他的胳膊。
“快!把你这个模型,所有的参数,都给我!我,现在,就去重新设计,激光器的脉冲参数!”
一场,剑拔弩张的争论,就这样,在高翔那,堪称“降维打击”的理论面前,化为了,最极致的、充满了创造激情的……合作。
……
三天后。
在融合了,钱院士和雷鸣,两位顶尖工程专家的、所有现实参数之后。
那个,史无前例的“多尺度耦合模型”,终于,完成了,它,长达七十二小时的、极限的运算。
当进度条,最终,变成绿色时。
控制室中央的全息投影区域,光芒大作。
一个,完美的、与真实涡轮盘,一模一样的、由光影构成的三维数字模型,缓缓地,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紧接着,一份,名为《“创世”计划-五十公斤级涡轮盘-推荐工艺参数表》的文件,自动生成。
【声场约束系统-核心参数】
- 换能器阵列功率: 152.5千瓦 (峰值)
- 主共振频率: 2.48 兆赫兹 (必须与激光频率锁定)
- ……
【激光点火及精修系统-核心参数】
- 激光器波长: 1030 纳米 (必须与声场频率锁定)
- 单脉冲能量密度: 大于 5.2 焦耳\/平方厘米
- ……
看着那张,由“神威之心”,为他们,计算出的、通往成功的、唯一的“图纸”。
林浩,走上前,轻轻地,拍了拍,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的高翔的肩膀。
“师兄,”他的声音,很轻,但却,充满了力量。
“辛苦了。”
“现在,该我们,把图纸,变成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