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兰回镂月开云准备游湖事宜,见安陵容正好闲着,便想带她去太后面前露露脸。
安陵容顿时紧张:“嫔妾家世不显……”
年世兰打断了她:“你家里的情况本宫早就知道,你还求着本宫给你爹安排了师爷盯着,你既然信得过本宫,那就应该明白,本宫既然让你去,便说明你能去。”
安陵容不好意思地认错:“是,是嫔妾不好,险些辜负了娘娘。”
年世兰见她这般柔顺可欺,心里便有些不得劲,挑眉道:“安常在,你还是没有适应如今的状况。”
安陵容茫然看着她,不知道她指的是什么,想起甄嬛总是夸年世兰肯耐心教导人,便行礼,渴求地望着她:“还请娘娘为陵容解惑。”
年世兰很喜欢她这副认真好学的样子,提点道:“你虽然是女子,家世也没有宫里的大多数后妃好,但你须知,从你成为皇上后妃的那一天起,你的父亲,便不再是你家的顶梁柱,你才是。
不止是你父亲,你的兄弟,你的远亲长辈,这些人,统统不是你安家的最高处,你,才是你安家的最高处。
你的高低,才是你安家的高低。
安陵容,你早就不是当年那个需要通过装柔顺乖巧,才能活下来的不受宠嫡女了。
你,已经是抬抬手就决定你父亲生死的贵人了。
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在乎家世如何?
你,又何须在乎你父亲,你长辈们是否高兴愿意?
如今你是主子,他们都是奴才,他们得了你的蒙荫,若还不知道尊卑轻重,只管给教训便是,你下手的狠辣程度,便决定了他们对待你,和你娘的态度。
本宫如此说,你可能明白?”
安陵容震了震,睁大眼睛看着她,呢喃道:“嫔妾如今才彻底明白,姐姐为何这样爱重娘娘。”
她已经在眉姐姐和姐姐的爱护下,知道了自己配得上这世间的美好,可姐姐们的爱是从感情上给了她安全感和配得感,娘娘,却让她看见了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那就是权势,权柄。
她如今才如此清楚地意识到,她竭力向上爬,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是为了模糊地成为宠妃就能护住爱重之人,而是为了得到权势,为了能站在更多人的头上!
人生就仿佛一座尖塔,只有站得越高,才能将更多的人踩在脚下,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操控他们的命运,不叫自己再次沦为鱼肉。
她只想做刀俎!
安陵容目光灼灼地冲着年世兰行了个大礼,沉声道:“陵容多谢娘娘今日解惑,日后……”
话没说完,就被年世兰泛红的耳朵吸引了注意力。
她愣了愣,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嘴角压不住地扬了起来。
虽然娘娘瞧着还是没开窍,但,总算是姐姐的真心没有错付,如今的辛苦谋算,终究会得到日后最想要的善果。
她眉眼弯弯:“皇上孝顺,却又忙于政务,若是咱们能在皇上没有空闲的时候,好好儿地孝敬太后,皇上必然也会很高兴的。”
男人对母亲的孝顺,便是妻妾懂事,自动自发地把他的亲生母亲当做她们的亲生母亲去孝顺。
她对这一点,可太懂了。
年世兰点点头:“你这法子,倒也是个思路。孝顺太后,除了能叫皇上高兴之外,也可以离间太后跟皇后的关系。”
说起挑拨,她连笑容里都多了几分兴致,小虎牙偷溜出来逛了一圈,愉悦笑道:“虽说咱们比不上皇后跟太后有亲,但皇后毕竟杀了太后那么多亲孙子,咱们也不用说什么挑拨的话,只要比皇后孝顺,去得勤,就已经是最大的挑拨了。”
她就不信,就算太后再不喜欢皇上,再偏心小儿子,真能对皇后杀她亲孙子无动于衷。
她更不信,皇后眼睁睁看着她去孝顺太后,能对太后毫无芥蒂,继续无条件相信。
就算这姑侄俩真这么情比金坚,她侍奉皇上尽心尽力,协理六宫毫无错处,又是满宫里头一份孝顺,皇上再想找她麻烦,便也不好那么不要脸,张口就来了!
安陵容见她心里有了主意,笑得眉眼张扬,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
娘娘这么快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太后那边,想必姐姐要是知道了,心里也能松快些。
她帮着出主意:“娘娘既然想走长久孝顺的路子,那便不需要太过特殊,只要水磨的功夫慢慢来便好。”
年世兰想起来上辈子的沈眉庄,哪怕后来皇上恢复了沈眉庄的位分,沈眉庄也无心争宠,直接去找太后做靠山,便是水磨的功夫,一日日地去伺候着。
不过,这法子并不适合她。
她上下打量安陵容,轻轻笑了:“本宫看,你就很适合做这份工。”
安陵容呆住了:“嫔妾?”
年世兰满意地笑起来:“没错,正是你,你心思细密,性子柔顺,又最懂得看人眼色,最重要的是,甄嬛有甄家,沈眉庄有沈家,唯有你和余莺儿没什么靠山。
不过余莺儿可以直接拿你当靠山,她那样的脑子,也不好送到太后身边去得罪人,你却正好。若你能得了太后的青眼,哪怕日后不小心为你那两个姐姐得罪了皇上,皇上看在太后的面子上,也会宽待你。”
安陵容想说她怕自己做不好,可她还没张嘴,就想起来年世兰刚刚说过的话,摇头就变成了点头:“是,嫔妾,一定会做好这件事!”
年世兰很满意她的识趣:“就该是这样,本宫早先见你,就知道你虽然瞧着胆子小,但,却是个比甄嬛和沈眉庄都敢想敢干的。”
安陵容哭笑不得,耳根子隐隐发热。
娘娘她……夸人的方式真是特别。
跟骂人似的。
年世兰整理了一下袖摆:“走吧。”
安陵容有安陵容的法子,她也有她自己的法子。
太后虽然是尊贵无比,可要说奢侈享受,无论是做先帝的妃子时,还是如今当了太后,跟着后妃无数的先皇,和国库空虚的儿子,肯定没吃过用过多少好东西。
她别的不多,就是钱多,一样样砸下去,她就不信太后当真能够不动心。
富裕肯为婆婆花钱的妃子儿媳,和有事才去找太后摆平的抠门皇后儿媳,她相信太后也不傻,自然明白该选哪一个。
就是太后真不知道,让太后由奢入俭难一番,她也十分乐得看热闹。
谁叫她,钱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