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化总督府的会客厅里,鎏金座钟的指针刚划过上午九点,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在铺着深绿色丝绒的长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桌案中央,两份烫金封面的文件静静躺着,上面“中国联盟新疆问题条约”格外醒目——经过半个月的反复拉扯,这纸承载着中亚局势平衡的条约,终于到了签署的时刻。
南京政府的代表率先拿起钢笔,笔尖在签名处顿了顿,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激动。在他看来,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与大国签订的第一份平等条约:条约明确划分了联盟与新疆的边境线,规定双方不得在边境地区部署超过规定数量的装甲部队,甚至承认了南京政府对新疆的“主权管辖”。
他一边签名,一边低声对身边的人感慨:“这可是历史性的一步,新疆总算能安稳了。”
可这份激动,却没能感染在场的另外两方。
常恒坐在长桌的另一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边缘,目光掠过“双方互不侵犯”的条款时,眼底没有丝毫波澜。
他太清楚联盟的底细了——从清朝到如今,老毛子的信用早就烂大街了。
他拿起钢笔,龙飞凤舞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墨色落在纸上,却像刻在沙地上的痕迹,风一吹就散。
“平等条约?”他在心里冷笑,“不过是暂时的休战书罢了,谁敢信,谁就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联盟代表团团长马克西姆的表情则更复杂。他握着钢笔的手微微用力,指节泛白,签名的字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
出发前,赤都的约瑟夫特意召见了他,明确了联盟的底线:先稳住甘肃的这群“土鳖”,用条约换时间。等到国内的工业化进程完成,能拿出足够多的装甲集群和防化武器,再把兰山的生物实验室、化学工厂查个底朝天,到时候不仅要收回中亚的主动权,还要让常氏父子付出代价。
“这份条约,不过是缓兵之计。”马克西姆在心里默念,“用不了多久,新疆还是会回到联盟的势力范围里。”
签字仪式结束后,双方按照约定,在当天中午共同发表了条约文本。
电波传遍国内外,曾经剑拔弩张的中亚局势,似乎一夜之间就平静了下来。甘肃北路军在塔城的防线开始后撤,联盟驻扎在阿拉木图的坦克部队也按约减少数量,双方的空军也默契的巡视各自的空域,不在相互越界了。
只有日本军国势力的代表团,成了这场博弈里最尴尬的存在。
东京的军部收到条约签署的消息时,负责与甘肃接触的特使正坐在金城的酒店里,手里还攥着拟好的“合作备忘录”。
半个月来,他们一边打着“牵制联盟”的幌子,向常恒抛出橄榄枝,承诺提供武器援助和技术支持;一边暗中联络新疆的地方势力,试图在甘肃内部埋下棋子。
可到头来,甘肃与联盟突然握手言和,他们的所有努力都成了竹篮打水——既没拿到生化武器的技术,也没在中亚捞到半点好处。
“八嘎!”特使把备忘录狠狠摔在桌上,茶水溅了一地,“常氏父子就是骗子!他们根本没打算和我们合作!”
军部的回电很快传来,语气里满是怒火:“密切关注常恒动向,此人不除,必成我远东之大患。”从此,日本的情报网开始暗中盯上常家,常氏父子又多了一群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消息传到迪化时,常恒正在书房里看着条约文本。参谋推门进来,递上一份情报简报,上面写着日本对甘肃的“敌意升级”,还有国内南方军阀再次发表的“声讨声明”。“将军,现在不仅联盟和日本,连国内的不少势力都在针对我们,您看……”参谋的语气里带着担忧。
常恒放下文件,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练兵场上黑衣社成员正在进行防化演练。
面罩下的脸庞,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冷峻。“举世为敌又如何?”他轻声说,声音里没有丝毫畏惧,“从我们决定用生化武器守住新疆的那天起,就该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剩下的路只有天知道了!”常恒呢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