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宫的檐角还沾着碎玉轩大火的焦灰,连廊下宫灯的绢面都蒙着层洗不净的烟尘。皇后以“宫内余火未熄,嫔妃需静养”为由,停了半个月的早晚请安——旁人只当她体恤宫中人,唯有剪秋知道,这半个月里,皇后夜里常对着空寂的佛堂枯坐,连佛经都念得断断续续。
这日午后,宜修才慢悠悠起身梳妆。鎏金嵌宝的铜镜里,她指尖捏着羊脂白玉篦子,正细细梳理及腰的青丝,忽有几根白发从鬓角滑落,像极了冬日里落在黑绸缎上的雪粒,突兀地刺进眼底。她的手顿了顿,篦子上的发丝簌簌滑落几根。
“唉——”
一声长叹从喉咙深处滚出来,裹着化不开的沉郁,像浸了冷水的棉絮,沉沉压在景仁宫的寂静里。宜修将那柄象牙篦子轻轻搁在描金妆奁上,骨瓷镜面映出她眼底细密的纹路,她望着镜中模糊的自己,声音轻得像飘在风里:“都说容颜弹指老,我掐着日子数,竟也整整四十一岁了。”
这是宜修自册封皇后以来,不知第几次弃了“本宫”的自称,只淡淡说“我”。剪秋侍奉多年,最清楚皇后素来极重身份矜持,“本宫”二字从不敢轻慢,可此刻听她用寻常女子的“我”字, 语气里没有半分惊恸的波澜,只漫着散不去的倦意,连眼底的光都淡得近乎看不见。剪秋心头猛地一沉,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她追随多年的这位皇后,那股支撑着她走过无数风波的心气,早已被宫墙里的日子耗得枯竭,竟已颓丧到了这般地步。
她垂手立在一旁,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才忍住喉间的哽咽,声音放得极轻,像怕吹破了殿里薄薄的寂静:“娘娘素来保养得宜,肤如凝脂,发如墨染,望去仍像三十许人,哪里见得半点老态?”说着,她轻轻捧过一只青花小瓷瓶,指尖都带着小心翼翼,“奴婢已去内务府寻了上好的白梨木刨花水,这刨花水熬得稠厚,抹在发上能养出乌黑油亮的光泽,往后定不会再添白发。”
宜修只淡淡瞥了眼那瓷瓶,嘴角忽然漾起一抹冷笑,笑意却没沾到眼底,反倒透着股浸骨的寒凉:“再养又能如何?还不是比不过后宫那些娇艳的花儿。你瞧翊坤宫的那朵芍药,开得那样招摇,风一吹,连宫里的蜜蜂都要围着转——人人都想攀折,皇上更是把她捧在掌心里疼。”
剪秋的心轻轻一颤——她怎会不知皇后说的是年世兰?从前年世兰最是跋扈,连景仁宫的份例都敢明目张胆地克扣,好几次差点把皇后压得喘不过气,她心里何尝不恨。可转念想起前年颂芝封答应时,自己也曾悄悄攥着帕子盼着,若能得皇后垂怜,或许也能挣些体面,指尖便又悄悄攥紧了帕角,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娘娘心慈,倒还留了甄氏一条性命,让她在疏桐苑苟延残喘。”剪秋忙转了话头,想引开皇后的怒意。
“苟延残喘?”宜修重复着这四个字,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光,“年世兰恨她入骨,定是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也罢,就当是替弘晖积些阴德吧。”一提到早夭的儿子,她的声音骤然软了,嘴角的冷笑凝住,眼眶慢慢泛红,那张素来端庄的脸,此刻竟像极了午夜梦回时的艳鬼,美得凄厉。
“咱们大阿哥最是聪颖伶俐,若不是……若不是乌拉那拉柔则,怎会没有太医医治,落得那般下场!”剪秋见她沉溺在丧子之痛里,也跟着咬牙切齿,“娘娘您以为,甄嬛能活下来,真的是皇上心软?不过是她那张脸,肖似纯元皇后罢了!”
宜修想要抬手拭泪,泪水却像碎雪珠般从眼角滑落,顺着脸颊松弛的纹路往下淌,滴在因连日忧思而瘦削突出的锁骨上,晕开一小片湿痕。“纯元……”她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语气里满是不甘,“她虽被追封了皇后,可何时执掌过凤印?不过是块坤宁宫里名不副实的朽木牌位!本宫才是大清的皇后,是握着凤印、管着六宫的人!”
剪秋忙上前扶住她的胳膊,柔声劝慰:“正是这话!纯元皇后再好,也只是过往云烟,这后宫里,终究是娘娘您说了算。”
“说了算?”宜修猛地站直身子,修长的手指死死撑在檀木妆台上,指尖萎黄,连指甲都嵌进了木纹里。方才那副哀戚的模样瞬间消失,素日里慈悲如文殊菩萨的面孔,竟陡然变成了大威德金刚般的忿怒相,眼底的狠厉怒火几乎要溢出来:“年世兰盛宠如斯,明日封嫔,后日封妃,再过些日子,怕是连本宫皇后的位置都要让给她!年氏一族倒了她照样可以爬起来!本宫定要让她死无葬身之地!”
殿内烛火猛地一跳,金芒在青砖地上扫过,将宜修的影子钉在墙上——那影子肩背绷得死紧,袍角如兽爪般蜷着,竟像头被囚困的兕兽,明明獠牙未露,周身却漫着让人骨头发冷的狰狞。
“本宫原想着或许皇上会看在孝懿仁皇后的情分上,总该留隆科多再活个十余年。”她手指轻轻拨弄着腕上的翡翠素环,让它在腕间慢慢转了半圈,光滑的环面蹭过皮肤微痒,说出口的话却冷得能冻住空气,“就算皇上再恨隆科多横竖也要等太后闭了眼再动手,既全了母子颜面,也堵了外头‘狡兔死,走狗烹’的闲话。”话锋陡然一转,她抬眼时,眸底已没了半分温度,“可太后才刚卧病,皇上就急着取隆科多的性命——这般按捺不住,莫不是碎玉轩那场火,烧出了不该烧的东西?”
“你即刻去寿康宫。”宜修指尖在扶手上一叩,声响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哪怕把本宫私库里的东西都当出去,也要把那天的底细扒出来。”
“娘娘,这事早不是能瞒住的了。”剪秋先朝殿外望了一眼,确认宫人都退远了,才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难掩的惶急,“那日傍晚,太后正在廊下散步,抬头就见碎玉轩方向红透了半边天。她当时就变了脸色,嘴里只念着‘皇上这是要趁乱灭口’,话没说完,人就直挺挺地倒下去——后脑正磕在廊下的青石板上,流了好些血。”
她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手背的青筋隐隐透出些青灰色,连声音都跟着发颤:“皇上赶去时,太后已经半昏半醒,可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喊着‘隆科多小心’。皇上当时脸就青了,当场就把殿里伺候的人拖出去了大半,说是太后养病要‘清净’,可御前的小太监都听见了。奴婢是给了养心殿外头洒扫的小董子足足二十两,让他借着送茶的由头,才打听来这些。”
“糊涂!真是糊涂!”宜修猛地站起身,猛的放下茶盏,发出一声脆响。她岂不知太后与隆科多那点陈年旧事?只是这宫里的事,从来是“看破不说破”,只要没人点破,皇上就算心里有数,也未必会做得这样绝。可乌雅沉璧偏要在这个时候慌了神,偏要把那层窗户纸捅破——这一捅,可不是出了岔子,是把景仁宫里所有人的退路,都给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