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时光悄然而逝,时间来到2059年。
在此期间,一枚枚满载着结构模块的化学燃料火箭从厄庇墨透斯的地表冲天而起,如同勤劳的工蜂般,将地面工厂生产出来的各种部件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外太空,去填补远行号a环那巨大的空缺。
整个修复工程的进度肉眼可见地飞快。
与此同时,地表之上的工业体系也愈发完善,一个又一个全新的资源采集点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白牧辰的身体数量也再次翻了个倍,并且第一批通过速成技术培育出来的克隆体,也陆续达到了其理论上的生理极限。
痛,实在是太痛了。
浑身上下都是毛病,突然感觉身体已经菠萝菠萝哒~
完全无法忍受。
白牧辰用早就准备好的电击枪隔着头骨烧烂自己脑子,直接无痛去世,高效!
紧接着白牧辰便会将这些的废弃身体收集起来,丢进回收处理装置之中将其重新还原成最基础的生物质原料。
加工成营养液用来培育新的身体。
要不了多久缺少的这批身体就能补上,速度很快,对白牧辰来说基本没啥影响。
“预计一年后,也就是2060年就可以重新起航么?”
远行号星舰的舰长室中,白牧辰正随手翻阅着启明星根据她的要求所设计的后续发展规划。
“那挺快的。”放下手中的平板电脑,白牧辰开始认真地思考起了厄庇墨透斯这颗星球的后续处理问题。
最初的白牧辰,也就是在2056年时刚刚穿越过来不久的白牧辰,是完全没有打算在这颗暗无天日的鬼地方过多停留的。
那时的她依旧怀念着地球上那温暖和煦的阳光,对于这颗沉浸在永恒黑暗之中的流浪行星完全提不起任何兴趣。
这里的重力比地球略大,日常活动时总会感觉有些莫名的疲惫。
大气成分更是充满了对人类而言致命的二氧化碳。
除了因为没有恒星近距离干扰,可以仰头欣赏到无比璀璨壮丽的漫天繁星之外,这颗星球似乎再也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优点。
然而,在经历了这近两年的适应与发展之后,白牧辰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留下一批身体在厄庇墨透斯,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
在远行号上度过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与在厄庇墨透斯的基地中度过,其本质都是在相对封闭的舱室环境之中生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甚至后者的空间还更大。
厄庇墨透斯完全可以作为她的一个稳固后方基地。
这样即便远行号在后续的航行途中又不幸遭遇了什么意外,她也不至于会全军覆没,依旧可以依托一整颗星球的丰富物质储备来继续发展。
更重要的是,有了厄庇墨透斯这个坚实的后盾。
在远行号驶向半人马座a星A的那二十多年时间里,她完全可以集中全部的精力与资源,在这颗星球上全力重攀科技树。
等到远行号抵达目的地之后就可以直接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而无需再从零开始进行各种费时费力的工业实践。
留在厄庇墨透斯百利而无一害!
自然而然地,白牧辰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厄庇墨透斯行星的发展路线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不再仅仅只是为了生产修复离心重力环所需的结构模块,而是开始朝着一个功能更加齐全,产业链更加完整的方向全面扩张。
白牧辰复制了更多的“天工”超大型综合制造模块,在厄庇墨透斯的外太空轨道上搭建起了一座规模庞大的自动化生产空间站。
其上铺设的如同巨型羽翼般的散热板绵延数公里,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下显得格外壮观。
除此之外,白牧辰还额外生产了两座“烛龙-Ω型”托卡马克热核聚变反应堆,专门用于为这些太空工厂提供源源不断的澎湃能源。
一台全新的“天枢”量子计算机也被制造出来,用于统筹和管理厄庇墨透斯基地的全局运作。
所有远行号数据库中的资料也都被完整地复制了一份,储存在这台新的量子计算机之中。
又是一年将尽。
公元2059年的7月,远行号星舰那缺失已久的a环终于被彻底修复,所有在之前意外事故中损失的物资与设备也都得到了及时的补充。
除此之外在事故中损坏的大型前置护盾也补充完毕。
并非修复,而是造了新的。
这玩意虽然面积看起来很大,但厚度很小,整体质量相对而言算不上大。
至少比不上a环缺少的那部分。
因此制造难度并不高。
公元2060年8月15日。
在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之后,远行号星舰缓缓脱离了厄庇墨透斯的引力轨道,尾部的主推进引擎再次绽放出耀眼的蓝白色光芒。
它将开始重新加速,预计在2061年10月15日左右恢复到0.12倍光速的巡航速度,并最终于公元2082年抵达目的地。
远行号上的白牧辰眺望深空,能见繁星璀璨,却不见眼前庞大的星辰,只能通过一片空洞间接判断其存在。
白牧辰没有与这颗在深空中偶然邂逅的流浪之星告别。
不是因为她冷漠。
而是因为她人还在这呢。
白牧辰数以万计的身体还生活在这颗星球之上,默默地注视着远行号留下的尾迹,看起来就像……横贯银河的伤痕。
那道由远行号星舰主推进引擎所留下的等离子体尾焰,如同神话中创世巨人挥舞着刻刀,在繁星点点的宇宙幕布上面硬生生划开了一道无比璀璨壮丽的伤痕。
一位白牧辰站在厄庇墨透斯行星那光秃秃的山巅之上,仰头望着天空中那道直抵群星的蓝红色尾迹。
“艾玛诶~从这个视角看老壮观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