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会议定在周五上午九点,可不到八点,会议中心门口就已经热闹起来。林小满带着团队成员早早赶到,少年绿植团的二十多个孩子穿着统一的“植物小卫士”马甲,举着“古树保护,立法护航”的小牌子,安静地站在门口。琪琪怀里的多肉被裹了层印着古树图案的小披风,叶片挺得笔直,格外惹眼。
不少市民和媒体记者也闻讯赶来,手里拿着之前林小满团队发放的古树调研简报。住在城郊的那位村民特意赶了两个小时的路,手里紧紧攥着被腰斩的老榆树照片,见到林小满时红着眼眶说:“林老师,希望今天能有个好结果,别再让其他树遭我家老榆树的罪了。”
林小满握着他的手安抚道:“放心,今天一定会给所有古树一个交代。”她的心里其实也有些忐忑,虽然前期做了大量准备,但立法审议涉及多方利益协调,她生怕出现意外。
八点五十分,参会人员陆续入场,林小满和市民代表、团队核心成员被允许进入旁听席。会场内气氛庄重,长条会议桌上摆放着《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审议稿)》,每位参会的常委会委员面前都放着厚厚的调研资料和市民建言汇总。
九点整,会议正式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由赵芳代表介绍立法背景和建议稿的核心内容。赵芳拿着话筒,声音清晰有力:“经过两个月的调研和征求意见,我们发现全市87棵登记古树中,35%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根源在于保护无据、责任不清、处罚过轻。此次提交的条例,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为古树名木筑起一道法律屏障。”
随后,工作人员逐条宣读条例内容,每一条都引发了委员们的细致讨论。当读到“古树名木实行分级保护,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禁止任何形式的移植;二级古树300 - 500年,移植需经省级绿化部门审批;三级古树100 - 300年,移植需组织专家评估并公示”时,有委员提出疑问:“分级标准是否合理?部分三级古树虽然树龄不足300年,但可能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是否需要特殊标注?”
林小满之前早已考虑到这个问题,赵芳也提前做了准备,她立刻回应:“条例中补充了‘特殊价值古树’条款,对于具有历史、文化、科研价值的古树,无论树龄多少,均可申报特殊保护,享受与二级古树同等的保护待遇。比如梧桐巷的黄连木,虽然树龄120年,但其承载了居民的集体记忆,就可纳入特殊保护范畴。”
这个回应得到了委员们的一致认可。当讨论到处罚条款时,争议稍大了些。条例中明确“擅自砍伐一级古树,处30万 - 5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擅自修剪、损伤古树的,按损伤程度处1万 - 10万元罚款”。有委员认为罚款过高,可能会引发中小企业的抵触;也有委员觉得,只有高额罚款才能形成震慑。
这时,旁听席上的那位城郊村民被允许发言。他举起老榆树的照片,声音哽咽:“我家那棵老榆树,就因为施工队觉得碍事,一刀就砍了。我们找他们要说法,他们只赔了5000块钱。对他们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可那棵树是我们全村的念想。如果早有这样的条例,他们肯定不敢这么肆无忌惮。”
林小满也补充道:“我们调研时发现,某开发商之前为了推进项目,擅自移植一棵二级古树,导致古树枯死,最终只被罚了10万元,远低于移植和补种的成本。只有让违法成本高于收益,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类行为。而且条例中也设置了从轻处罚条款,对于主动上报、及时补救且未造成严重损伤的,可减轻处罚,兼顾了惩戒与引导。”
委员们经过半小时的热烈讨论,最终一致认可了处罚标准。在讨论养护基金条款时,委员们格外关注资金来源和使用透明度。条例明确,基金由财政拨款、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社会捐赠三部分组成,专门用于古树的日常养护、病虫害防治、应急救治等,且每季度需公示资金使用情况,接受市民监督。
“这笔钱一定要管好,不能成为糊涂账。”一位老委员强调,“建议由绿化局牵头,联合审计部门建立专项监管机制,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古树上。”
会议进行了三个小时,经过逐条审议、修改完善,最终进入表决环节。主持人宣布开始表决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林小满的手心都渗出了汗,孩子们也屏住了呼吸,紧紧盯着前方的表决器。
“赞成28票,反对0票,弃权0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通过!”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会场内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旁听席上的市民们激动地鼓起掌,孩子们更是忍不住欢呼起来,琪琪抱着多肉,高兴得跳了起来,多肉的叶片也晃得格外欢快。林小满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想起了调研中那些受损的古树,想起了全民请愿时的热血,想起了黄连木垂枝致谢的温情,这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回报。
会议结束后,记者们蜂拥而上,围堵着参会的委员和林小满。赵芳对着镜头说:“条例的通过,标志着我市古树保护进入法治化阶段。接下来,我们会加快制定实施细则,确保条例落地生根。”
林小满则拿着刚印发的条例文本,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胜利,是所有爱护古树、守护绿意的市民的胜利。从今天起,每一棵古树都有了法律护身符,它们的安全终于有章可循了。”
当天中午,《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通过的消息就登上了本地所有媒体的头条,省电视台更是进行了滚动播报。网上的庆祝声此起彼伏,#城市古树有了法律护身符#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阅读量突破5000万。
“太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古树被随便砍了!”
“为林老师和孩子们点赞,没有他们的坚持,就没有这个条例!”
“建议尽快把全市的古树都登记保护,让法律早点生效!”
“希望执法能严一点,别让条例变成一纸空文!”
梧桐巷的居民们更是激动,张奶奶特意煮了大锅的汤圆,分给前来道贺的邻居,还端了一碗放在黄连木的防护棚下:“树啊,以后你就安全了,好好长!” 林小满赶到时,听到黄连木欣慰的声音:“……有法律保护,我就能安心看着孩子们长大了,也能和老伙计们报个信了……” 它的枝桠轻轻垂下来,蹭了蹭林小满的手臂,像是在道谢。
条例通过后的第三天,市绿化局就牵头召开了条例实施推进会,联合规划、住建、城管、财政等多个部门,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会上,绿化局王局长宣布了三项紧急行动:一是开展全市古树名木专项普查,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二是制定古树养护技术规范,组建专业养护团队;三是设立古树保护举报专线,接受市民监督。
林小满团队被聘请为专项行动的技术指导,负责普查和养护方案的制定。刘宇立刻着手优化古树普查表格,增加了树龄评估、生长状态、周边环境、特殊价值等多个维度的内容;陈阳整理出古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准备用于养护团队的培训;李婷则制定了普查宣传计划,拍摄了条例解读的短视频,教市民如何识别和保护古树;张胖子更是提前备好了普查所需的工具和应急养护物资,还承诺普查期间所有物资成本价供应。
开发商们也迅速做出反应。之前梧桐巷项目的张总主动联系林小满,不仅捐赠了10万元到古树专项养护基金,还表示会在旗下所有在建项目中,增加古树和原生植物的保护条款。他笑着说:“条例出台后,我们也想明白了,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企业的口碑,以后我们要主动做植物保护的参与者。”
其他开发商也纷纷跟进,有的捐赠物资,有的组织员工参与古树养护志愿活动,原本抵触的情绪,彻底变成了积极配合的态度。
少年绿植团的孩子们则成了条例的“小小宣传员”。他们带着条例解读手册,走进社区、学校、公园,给市民们讲解条例内容。浩浩拿着扩音器,在广场上大声宣讲:“以后看到有人破坏古树,大家可以拨打举报电话,执法部门会严肃处理!” 琪琪则教小朋友们画古树保护标识,贴在小区的树木旁,提醒大家爱护植物。
一周后,全市古树名木专项普查正式启动。林小满带着第一组普查队,先从老城区开始。他们的第一站是城南的天宁寺,寺里有一棵千年银杏,树龄超过1200年,是全市目前已知树龄最长的古树。这棵银杏树干粗壮,需要六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枝桠舒展,覆盖了大半个寺院。
林小满凑近树干,听到古树沉稳而沧桑的声音:“……我活了一千二百多年,见过寺院的兴衰,躲过了战火,就是最近几年,游客太多,总有人扒树皮、刻名字,还有孩子爬上树枝,我的枝干已经断了好几根……” 她心里一阵难受,立刻让队员记录下受损情况,陈阳则当场给古树做了体检,发现树干有两处空洞,需要及时填充修复。
寺里的住持握着林小满的手说:“我们一直想好好保护它,可没专业方法,也没执法权,管不住游客。现在有了条例,太好了!” 林小满承诺会尽快制定修复方案,还会安排绿植团的孩子来做志愿引导,提醒游客文明参观。
普查队的第二站是城郊的老槐树,也就是那位村民提到的被腰斩的老榆树的邻居。这棵老槐树树龄80年,树干也有轻微的空洞,周边的土壤被农药污染,叶片发黄。林小满听到它悲伤的声音:“……我的老伙计没挺过来,我也快不行了,农药渗进土里,我的根疼得厉害……” 队员们立刻采集土壤样本,刘宇检测后发现土壤中农药残留超标,陈阳当场制定了土壤改良方案,张胖子则送来了解毒剂和有机肥。
那位村民看到普查队的到来,激动地说:“现在有条例保护,还有你们帮忙,这棵老槐树总算有救了!” 他主动加入普查队,帮忙记录槐树的生长状态。
随着普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提供古树线索。有人打电话说山里有棵不知名的老树,有人带着普查队去看自家院子里的百年石榴树,还有退休的园林工人主动加入,帮忙辨认古树品种和评估树龄。
市财政局也很快落实了古树专项养护基金,首批500万元资金到位,专门用于古树的应急救治和日常养护。林小满团队用这笔资金采购了一批专业设备,比如古树空洞修复材料、病虫害防治无人机、土壤检测仪等,大大提升了养护的专业性。
媒体也全程跟进普查行动,李婷拍摄的普查短视频《跟着条例找古树》系列,每天在网上更新,视频里既有千年银杏的苍劲,也有受损古树的揪心,还有普查队员和市民共同守护的温情。这些视频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古树的现状,也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到保护行动中。
半个月后,条例正式生效的当天,市绿化局在天宁寺举行了古树保护标识挂牌仪式。千年银杏被授予一级古树保护标识,牌子上刻着树龄、品种、保护责任单位和举报电话。当林小满和住持一起揭开标识牌时,银杏的枝桠轻轻晃动,声音里满是喜悦:“……有了这个牌子,以后就没人敢欺负我了,谢谢你们……”
仪式现场,还举行了古树养护团队的授旗仪式。这支由专业园林工人、志愿者和绿植团骨干组成的队伍,将负责全市古树的日常养护和应急救治。张胖子作为物资供应商代表,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养护物资,他笑着说:“以后古树养护,我全包了,保证物资到位!”
林小满站在千年银杏下,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条例的通过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普查、养护、执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不再孤单,有法律的支撑,有部门的协作,有市民的参与,有团队的陪伴,还有无数古树的信任,她有信心让每一棵古树都能在这座城市里,安然地度过漫长岁月,继续见证城市的变迁与温情。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透过银杏叶洒下来,落在林小满和孩子们的身上。琪琪抱着多肉,坐在银杏树下,给它讲千年古树的故事,多肉的叶片轻轻贴在地面,像是在感受古树传递的力量。林小满知道,从这一刻起,这座城市的绿意,有了最坚实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