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信息流并非冰冷的文字或数据,而是一种近乎实感的“记忆回响”,直接烙印在江淮的意识深处。
首先涌入的,是“诺亚”方舟在最后时刻记录的、破碎而混乱的景象:
· 无尽的星河在眼前扭曲、坍缩,如同被无形巨手揉碎的荧光沙画。 那是他们原本的宇宙,正经历着“混沌归零”的终末。
· 方舟内部,巨大的生态穹顶下,承载着来自不同星域的“成熟文明”样本。 并非整个种族,而是其最精粹的部分——基因蓝图、文明数据库、艺术瑰宝、乃至部分经过筛选的个体。他们被封装在透明的停滞力场中,如同博物馆中珍贵的展品,静默地等待着在新宇宙中“苏醒”与“绽放”。形态各异,有的如同发光的水母,有的则是结晶状的智慧生命,甚至还有纯粹的能量意识体。他们的脸上(或类似感官器官上)没有恐惧,只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淡淡的期待。
· 剧烈的爆炸与撕裂感! 影像剧烈抖动,警报声(一种直接作用于精神的尖锐鸣响)几乎要刺穿耳膜。“我们遭到了攻击!未知来源!高维潜航轨迹被锁定!” 一个“园丁”的意志在咆哮,充满了震惊与愤怒。
· 舷窗外(如果那还能称为舷窗),并非战舰,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存在”。 它像是一片弥漫的、不断变换色彩与形态的“雾气”,又像是无数破碎法则纠缠成的“乱流”。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却散发着一种纯粹的、旨在将一切复归于无的“恶意”。它并非在发射炮弹或能量束,而是它所触及的空间本身就在“溶解”,规则在崩坏,秩序在瓦解。
· “是‘收割者’!它们……它们不是文明!它们是‘归零’本身的……清道夫!” 另一个“园丁”的意志充满了绝望。“它们存在于法则层面!我们的武器……效果有限!”
· 巨大的牺牲与断尾求生。 部分“园丁”操控着方舟的防御系统,爆发出耀眼的银色光芒,那是高度凝聚的秩序之力,如同利剑般刺入那片“迷雾”,暂时将其逼退或“修复”了小片区域。同时,更多的“园丁”选择了留下断后,他们燃烧自身,化为最纯粹的秩序屏障,为“诺亚”核心部分的脱离争取了宝贵的一瞬。
· 最后定格的画面: “诺亚”拖着残破的躯体和仅存的核心数据库,强行撕开一道不稳定的高维裂隙,坠入了这片宇宙间隙。身后,是那片吞噬一切的“迷雾”,以及它所代表的、那个正在彻底走向热寂与混沌的故乡宇宙。
紧接着,关于“收割者”的“唯一观测记录”展开。这段记录更加模糊,充满了干扰与缺失,仿佛其存在本身就在抗拒被观察与理解:
· 定义尝试: “收割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生命或文明。它们更像是某种宇宙尺度的“现象”或“机制”的人格化(或者说“法则化”)体现。它们是“熵增”的终极执行者,是“混沌归零”过程的清理程序,负责确保宇宙的“重启”过程不被任何“残余”所干扰。
· 行为模式: 它们会锁定那些试图超越宇宙轮回、逃离“归零”的“异常存在”(比如携带文明火种逃亡的“诺亚”方舟)。它们没有情感,没有交流的可能,其存在本身就是为了“抹除”。
· 攻击方式: 并非物理或能量攻击,而是更基础的“规则侵蚀”。它们能使基本的物理常数失效,让空间结构崩解,让时间流混乱。任何基于该宇宙规则存在的造物或生命,在它们面前都显得无比脆弱。秩序之力,似乎是唯一能短暂与之抗衡的力量,但也仅仅是“抗衡”与“驱逐”,无法真正“消灭”它们,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宇宙法则的一部分。
· 起源推测(‘园丁’最高机密假设): “收割者”可能与宇宙的“底层代码”有关,甚至可能是某个更早期、试图控制宇宙轮回的、早已失败的超巨型文明留下的、失控的“终极武器”或“防御机制”。但这一点,连“园丁”也无法确定。
信息流结束。
江淮猛地睁开眼睛,呼吸急促,额角渗出冷汗。不仅仅是因为那影像中蕴含的毁灭与绝望,更是因为那“收割者”的本质——它们是法则的化身,是宇宙轮回的强制执行者!这意味着,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某个强大的外星敌人,而是可能整个宇宙运行规律的一部分!一种近乎“天命”般的恐怖存在!
“看守者阁下!”凯洛斯舰长第一时间发现了他的异常,声音充满了关切。周围的船员们也投来担忧的目光。
江淮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将刚刚获取的关键信息,简要地传达给了舰桥核心成员。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钢铁裁决者号”的舰桥。每个人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直冲天灵盖。敌人是……宇宙法则的清道夫?这仗,该如何打?
“‘诺亚’……”江淮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但依旧坚定,通过“秩序之种”与方舟核心连接,“你说你无法再次进行跨宇宙航行。那么,你现在还能做什么?那些成功登船的文明样本,它们……还在这里吗?”
【跨宇宙航行引擎已永久性损坏,核心能量在漫长岁月与最终损伤中流失超过87%。】“诺亚”的意志带着深深的遗憾,【现存文明样本……大部分在遭受攻击及迫降过程中,因维持系统失效而……消散。仅存三个样本库维持着最低限度的活性,但也处于深度休眠,无法轻易唤醒。】
江淮心中一沉。最后的火种,也近乎熄灭。
【但是,】“诺亚”的意志微微提振,【方舟的‘数据库’基本完整,尤其是关于‘园丁’的完整科技树、对‘秩序之力’的深层应用研究,以及……对‘收割者’法则侵蚀的有限抵抗技术。这些,可以传承于你。】
【此外,方舟核心仍保有部分能量,可以作为一个超巨型的‘秩序力场发生器’和‘科研中心’。它或许无法移动,但可以成为你,年轻的看守者,以及你所守护的‘秩序之环’文明最坚实的后方堡垒与知识源泉。】
一个无法移动,但拥有近乎无限知识和强大防御力的终极基地?江淮的眼神亮了起来。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然而,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诺亚】的意志变得无比凝重,【我的激活,以及与你体内‘秩序之种’的深度共鸣,很可能已经像黑暗中的灯塔一样,引起了某些存在的注意。‘收割者’……它们或许并未完全离开这个宇宙。或者,这个宇宙本身,也存在类似的……‘清道夫’机制。你必须尽快做好准备。】
压力骤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知识与助力,却也引来了更恐怖、更根本的威胁!
江淮沉默片刻,感受着体内“秩序之种”与脚下“摇篮”的共鸣,感受着通过“秩序之环”网络传来的、无数世界的期盼与信念。他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凯洛斯舰长,立刻通过‘秩序之环’,向所有成员世界发送最高加密信息。内容如下:”
“一、我们已接触‘方舟协议’实体‘诺亚’,并获得其数据库与技术支持。”
“二、我们确认了‘收割者’的存在及其本质——它们是宇宙法则级威胁。”
“三、‘秩序之环’即刻起进入‘方舟守望’状态,全力消化‘诺亚’科技,提升文明等级与防御力量。”
“四、我们可能需要……为应对‘法则级’的敌人,做好最坏的打算。”
命令被迅速下达。舰桥内的气氛虽然凝重,但一种背水一战的决心也在悄然凝聚。
江淮再次连接“诺亚”:“我们需要你的知识,尤其是关于抵抗‘法则侵蚀’的技术。同时,启动方舟自我修复程序,尽可能恢复功能。我们将留下部分科研人员和守护舰队,与你协同工作。”
【收到,看守者。数据库权限已向你开放。抵抗技术模块‘秩序壁垒’项目传输开始……】
【同时,检测到你体内‘秩序之种’的特殊性。它并非‘园丁’造物,却蕴含着更纯粹的、可能超越我们理解的秩序潜力。建议你深度发掘其力量,它或许是对抗‘收割者’的关键。】
超越“园丁”理解的潜力?江淮内视着那稳定脉动的银色光点,心中若有所思。这枚因他守护信念而意外诞生的“种子”,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就在这时,传感器官再次发出警报,但这次的声音带着一丝怪异:
【看守者阁下!我们接收到一个……非常微弱的、断断续续的公共广播信号,来自本宇宙深处,并非‘秩序之环’网络内任何已知来源!信号内容……只有重复的两个词,使用的是某种古老的、近乎失传的星际贸易通用语……】
“内容是什么?”江淮问道。
【内容是……‘救命……怪物……’】
【信号源坐标已初步锁定,位于……一个理论上已被‘混沌湮灭’彻底吞噬的、早已被所有星图标记为‘死亡区’的星域!】
一个早已毁灭的星域,传来了求救信号?
江淮的瞳孔微微收缩。是幸存者?还是……陷阱?“收割者”引起的涟漪已经开始显现了吗?
“诺亚”的意志也传递来一丝警惕:【该区域……在‘园丁’的古老记录中,曾是一个辉煌的星际文明‘星耀联合’的核心疆域。他们在上一个‘播种周期’中被评估为‘潜力巨大’,但最终未能通过‘混沌潮汐’考验,确认已消亡。此事……非同寻常。】
前路愈发扑朔迷离,危机与机遇并存。江淮看着星图上那个遥远的、代表着未知与危险的坐标,做出了决定。
“凯洛斯舰长,调整舰队阵型,保持最高戒备。‘起源’号继续与‘诺亚’进行数据对接和技术转移。”
“我们,”他指向那个遥远的死亡星域,“去那里看看。”
无论那是绝望的呼号,还是深渊的诱饵,他都必须去面对。因为他是看守者,是秩序在黑暗中的持火之人。
舰队再次调整方向,引擎喷射出幽蓝的光芒,义无反顾地驶向那片连星光都已死去的空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