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址选定,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更关键、也更考验人的任务是组建师资团队。 一所顶尖的学院,核心在于大师。陈霄要办的“道武学院”,涉及古今结合、文理交融,对老师的要求更是高到离谱。光会打架不行,光会读书也不行,得是“复合型人才”。
这事儿,陈霄没麻烦司徒渊,亲自操刀,开始了他的全球范围内“精准挖人”行动。其手段之灵活,眼光之毒辣,堪称一场精彩的“人才掠夺战”。
陈霄首先盯上了那些在各大门派、世家里地位尴尬的古文字专家、阵法理论大师、丹道传承人。这些人往往醉心研究,不通人情世故,或者研究方向“冷门”,不被主流重视,空有满腹学问却无处施展。
比如,终南山里有一位姓张的老道士,一辈子研究《周易》卦象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写得一手好论文,却被同门讥笑为“算命先生”,只能守着个破道观清修。陈霄亲自上山,不送金银,不承诺高位,就拿着老道发表在一些边缘期刊上的文章,跟他聊了三天三夜的“量子纠缠与因果律的潜在联系”,把老道聊得老泪纵横,视为平生唯一知己,当场打包了所有藏书,跟着陈霄下了山,成为“道学院”的《易学与能量学》首席顾问。
又比如,西域某个小派里,有位婆婆是祖传的“香料炼丹术”传人,能用特殊香料激发药性,效果神奇,但因门派式微,技艺濒临失传。陈霄找上门,不是买配方,而是跟她探讨“香料分子与人体激素分泌的互动机制”,并承诺在学院给她建一个最高标准的“香料分析实验室”。婆婆眼睛亮了,觉得终于有人懂她了,二话不说,带着一麻袋晒干的奇花异草就加入了“丹道与生物化学”教研室。
陈霄深知,要融合现代科学,必须请动真正的“大牛”。他通过龙魂局的特殊渠道,联系上了几位在理论物理、生物基因、神经科学领域颇有建树、又对超自然现象持开放态度的国宝级院士。
他没跟院士们谈修行,而是谈“课题”。他跟物理院士聊“高维空间能量投射的数学模型可行性”,跟生物院士聊“特殊能量场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跟神经院士聊“意识波动的捕捉与量化分析”……这些都是当今科学最前沿的猜想和难题。陈霄用阳神感知和修行理论,提供了许多匪夷所思却又逻辑自洽的“研究思路”,把这些老院士们听得心痒难耐,觉得这“道武学院”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能突破现有科学壁垒的“终极实验室”!于是,几位院士欣然接受了“特邀研究员”的聘书,表示愿意定期来授课和指导研究。
林薇,战斗与能量控制学导师;山猫,实战技巧与野外生存教官;、铁盾,防御理论与体能训练总教头;青囊,医学与生命科学院长;灵狐,信息战与灵能科技负责人……这些跟着陈霄出生入死的老伙计,自然是学院核心班底的不二人选。他们经验丰富,忠诚可靠,而且对陈霄的理念理解最深。
山猫一开始还嚷嚷:“头儿,让我教打架行,让我讲课?那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陈霄瞥他一眼:“把你怎么阴人、怎么设陷阱、怎么在绝境下反杀的经验,总结成《非对称作战理论与应用》课程,肯定爆满。”
山猫一想,哎呦,这个我在行!立刻屁颠屁颠去写教案了。
就这样,陈霄如同一个最高明的猎头,东挖一个古文大家,西请一个科学泰斗,中间稳住一帮能打能教的兄弟。短短数月,一支堪称梦幻组合的师资团队初具雏形:有白发苍苍捧着罗盘研究风水磁场的老道,有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分析灵气成分的院士,有在虚拟现实舱里设计心魔幻境考核的程序员,还有在操场上把学员训得哭爹喊娘的兵王……
这支跨界“梦之队”,虽然画风清奇,却蕴含着开创一个时代的巨大能量。陈霄看着初步拟定的教员名单,满意地点点头:“嗯,差不多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古今结合,其效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