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名为 《关于筹建“道武学院”的规划方案》 的绝密文件,被摆上了龙魂局最高决策会议的桌面。
这份方案,厚达数百页,绝非一时兴起之作,而是陈霄结合自身修行体悟、现代教育理念、龙魂局现有资源以及对未来局势的判断,精心构思的蓝图。其内容之详尽、思路之前瞻、规划之周密,让与会的所有高层都叹为观止。
立院宗旨与目标。
开篇明义,学院定名为“道武学院”,取“以道驭武,以武卫道”之意。宗旨是:传承华夏修行文明之精髓,融汇现代科技之成果,培养德才兼备、道武双修、勇于开拓的新时代修行人才,为应对未来挑战、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坚实支撑。
短期目标是五年内,建成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修行高等学府,培养首批合格毕业生。
长期目标是探索建立覆盖全民的修行普及教育体系,推动修行文明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引领人类进化新方向。
选址与建设。
方案提出了三个备选地址,并附上了详细的优劣分析图。最终推荐地点是昆仑山脉东段一处龙脉节点交汇的“潜龙谷”。此地灵气相对浓郁,环境幽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蕴含上古遗迹,具有特殊象征意义。规划建设教学区、修炼区、生活区、科研区、综合保障区等,采用古典园林风格与现代智能建筑相结合的设计,并布设大型聚灵阵、防御阵、通讯阵。
组织架构与师资力量。
学院设院长一名,副院长若干,分管教学、科研、后勤等。下设“道学院”、“武学院”、“融道研究”以及基础教育部、国际合作部等。
师资方面,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邀请龙魂局、洪门、各修行流派有真才实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或特聘导师;高薪聘请顶尖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参与“融道”课程研发;甚至考虑从民间发掘有特殊天赋的“奇人异士”。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这是方案最核心、最创新的部分。彻底打破传统师徒授受、门户之见的模式,采用现代学分制与导师制相结合。
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修行基础概论》、《现代科学导论》、《思想品德修养》)、“道学院”专业课(如《能量学原理》、《符文阵法与现代几何》、《丹药炼制与分子生物学》)、“武学院”专业课(《人体力学与发力技巧》、《实战心理与战术推演》、《环境适应与生存训练》)以及大量选修课(《古文字解密》、《占卜术与概率学》、《灵植培育与基因工程》等)。
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大量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危险功法演练和实战模拟;使用精密仪器监测修炼过程,数据化指导;组织野外探险、遗迹考察等实践活动。
招生与选拔。
打破灵根、出身限制,面向全社会公开招生。设立严格的初试 和复试 。特别设立“特招通道”,对于在某些领域有特殊天赋但修行资质一般的人才,可破格录取。同时,接受友好国家和组织的留学生。
资源保障与发展规划。
详细列出了所需的海量资源清单,包括灵石、药材、矿物、高科技设备等,并提出了多种筹措渠道。规划了学院未来的科研方向和产业化可能 。
这份方案,已不仅仅是一所学院的蓝图,更是一份关于未来修行文明发展的宣言书!它展现出的开放性、系统性和前瞻性,让所有参会者心潮澎湃。
司徒渊局长看完最后一页,深吸一口气,强压住激动的心情,环视全场,沉声道:“诸位,还有什么意见?”
会议室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天才的构想!”
“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
“我全力支持!”
方案全票通过!最高层在收到报告后,迅速批复,并批示:“举全局之力,务必办好!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道武学院”的筹建工作,正式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