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贡院上空的七彩光幕,缓缓地收敛起所有的光华,化作漫天的金色光雨,纷纷扬扬,洒落在每一个仰望者的身上。
光雨之中,蕴含着精纯的文道本源之力,让在场所有沐浴其下的举子与官员,都一阵神清气爽,文思泉涌。
“……结束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从感悟中回过神来,喃喃自语。
紧接着,沉寂了许久的贡院广场爆发出一阵,将天穹都掀翻的山呼海啸!
“结束了。数百年未有的九关会试,结束了!”
“苏文渊!苏文渊!苏文渊!”
无数的百姓与年轻士子,忘记了礼仪,他们疯狂地呼喊着。那个在这短短一日之内,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名字。他们的眼中,燃烧着近乎于狂热的崇拜火焰。
在无数的欢呼声中,一道道疲惫、茫然、亦或是狂喜的身影,开始陆续地变得暗淡的祭坛光门之中,传送了出来。
率先走出的考生们,他们大多脸色苍白,神情恍惚,仿佛经历了一场大梦,看向周围那喧嚣的人潮,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深深的失落。
紧接着,名列玉璧之上的天之骄子们陆续出现。每一个的出现,都伴随着山呼海啸。
萧北辰脸色阴沉如水,他看了一眼玉璧之上,随即一言不发,转身便挤入人群,消失不见。
拓跋烈同样如此。他仰天长啸,对着贡院的方向,重重地一抱拳。随即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朝着西漠方向,疾驰而去。他要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更强的……道路。
郑修远出现在光门之中的瞬间,丰神如玉的身姿,眼神深邃、内敛。
让在场人群的呼啸声,又上了一个台阶。
“北地麒麟。”
“北地麒麟!”
虽然他最终的分数,未能在光芒上盖过妖孽般的苏文渊。
但其君子之风、同理之心,以及他的包容胸怀,无一不让所有人敬重万分。
他或许不是最璀璨的那颗星。
却依旧是这片星空之下最明亮,最温暖的那轮明月。
随着光门关闭,最后一位——苏文渊
缓缓从光门之中出现。
整个世界,陡然从喧闹转向安静。
所有的欢呼,所有的议论,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数万道目光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他们的眼中没有了之前的质疑,也没有了嫉妒。当一个人到达一定你摸不着的高度时,有的只剩下最原始的……
……敬畏。
敬畏一个以一己之力,连破九关(虽然放弃了一关 ),创造了数百年未有之神迹的传奇。
……
高台之上。
裕王脸色凝重,他注视着散发耀眼光芒的苏文渊,眼眸深处闪过前所未有的……忌惮。
自己布下的那盘棋,已经彻底……失控了。
他不仅没能将这颗棋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反而亲手将他推上了一个众生仰望的……神坛。
“皇兄啊皇兄……”他的视线模糊,跳视着皇宫的方向,喃喃自语,“你这盘棋,究竟是养出了一条忠心耿耿的护国麒麟,还是一头可能吞噬一切的……噬天恶龙呢?”。
与裕王相反,那些虔诚的儒道修士,他们看到的不是威胁。
而是希望。
一个可以带领沉寂太久的儒道,乃至整个大奉王朝,走向前所未有的辉煌盛世的……希望。
“当——。”
一声悠扬的钟声响起,打破了这片蕴含着敬畏的寂静。
一名身穿太监总管服饰,面白无须的老太监,手捧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在家奴的搀扶下,走到了祭坛的最高处。
他的声音尖锐而又威严,响彻了整个贡院。
“帝令。”
所有的人,无论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在这一刻向着圣旨的方向躬身行礼。
“帝诏曰:”
“今科会试,天降奇才,文华昌盛,朕心甚慰。制三日之后,于太和殿,行殿试,亲择国之栋梁。”
“凡此次会试,位列前十者,皆可入殿。”
“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
紧接着,通天玉璧之上光芒流转。
最终的排名,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浮现出来。
【会元:苏文渊。】
毫无悬念。
那三个字散发着七彩的光华,高高悬挂在榜首,让其他所有的名字都黯然失色。
【榜眼:郑修远。】
同样,实至名归。
【探花:公孙衍。】
这个结果让不少人都感到了一丝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位道家传人,虽行无为之道,但所展现出的那份超然与智慧,同样折服了所有人。
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一个个同样在这场九关秘境之中,大放异彩的名字。
【第四名:萧北辰。】
【第五名:拓跋烈。】
……
【第十名:闻人泰。】
金榜题名。
这一刻,整个长安城沸腾起来。
无数的信鸽,承载着这份震动整个大奉王朝的榜单,飞向了四面八方。
而那十位,不,仅剩九位,拓跋烈已然回信放弃,奔向了自己的道途。在无数羡慕与敬畏的目光注视之下,被礼部的官员,恭恭敬敬地,请上了早已备好的皇家马车。
他们将入主国子监,沐浴更衣,静待三日之后,决定他们最终命运的……巅峰对决。
……
三日的时间,转瞬即逝。
对于整个长安城而言,这是充满无尽的谈资与狂欢的三日。
关于新晋会元,连破九关的种种神迹,被那些说书先生与话本作家,编成了上百个不同的版本,传遍了大街小巷。
他的名字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而是成为了一个代表着奇迹与逆袭的……传奇。
苏文渊在这三日之中却是难得的平静。他在静室之内,将自己在这九关秘境之中的所有收获与感悟,都仔仔细细地,重新梳理了一遍。
他的道在这场与诸子百家先贤英魂的论道之中,变得愈发的广博与圆融。
他已经脱离一个单纯的儒修。
身上有了农家的质朴,法家的严谨,兵家的果决,墨家的创新,医家的慈悲,商家的精明,纵横家的捭阖,阴阳家的神秘,与道家的……超然。
百家之长,已尽数融入道心之中。
只待一个契机。
便可百川归海,化龙升天。
……
殿试之日,终于到来。
天清气朗,惠风和畅。
紫禁城,这座象征着帝国至高权力的宏伟宫城,为这九位从万千学子之中,脱颖而出的天之骄子,敞开了它庄严而又神圣的大门。
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之下,苏文渊等九人,身穿由内务府连夜赶制出的“准进士”绯红色官袍,胸佩象牙笏,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一步踏上了由整块汉白玉,铺就而成的太和殿广场。
广场的两侧,站满了身披金甲,手持仪仗的皇家禁卫。
而在九十九级的白玉台阶之上,太和殿的殿门,缓缓打开。
一股真龙天子之气与磅礴国运,所汇聚而成的恐怖威压,扑面而来。
让这九位心性无比坚韧的天之骄子,不由感到一阵心神摇曳,呼吸为之一窒。
他们即将要面见的,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主人。
“宣——”
“新科贡士,上殿觐见——。”
……
太和殿之内,站满了文武百官。
当今圣上奉高祖,身穿十二章纹的衮龙之袍,头戴十二旒冠冕,端坐于紫金龙木雕琢而成的龙椅之上。
他的脸上面无表情。
但眼神之中所散发出的无上威严,让任何与之对视的人,都心惊胆战。
在他的龙椅之侧,则破天荒地摆放着另一张,略小一些的座椅。
一位身穿朴素儒袍,气息与整个天地融为一体的白发老者,静静地闭目养神。
他,便是当今白鹿书院的亚圣。
苏文渊的师祖。
“学生,苏文渊(郑修远、公孙衍……)”
“拜见夫子、拜见陛下。”
九名天骄,齐齐行礼。
“平身。”
奉高祖脸色缓和,抬了抬手。
“今日殿试,不考诗赋,不考策论。”
他的目光在下方九位,代表着大奉未来领军人物的年轻人身上,一一扫过。
“朕,只想问一个问题。”
“诸位俊杰,为何而……读书?”
“朕,又为何要用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