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统三年的惊蛰刚过,一声春雷乍响,仿佛预示着蛰伏一冬的万物与暗流,都将随之涌动。那封在除夕夜送达的八百里加急,其所蕴含的信息,经过军情司后续一个多月的深入查证与汇总,终于化作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密报,摆在了摄政王府御书房(原书房,因王小伟常在此处理军国大事,私下已被称为御书房)的案头。
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敲打着刚刚吐露新芽的枝叶,带来阵阵清新的泥土气息。但御书房内,气氛却凝重得如同结冰。王小伟、沈玉茹、徐锐、周遇吉、李岩,以及新任的兵部尚书(原北疆系将领)齐聚于此,所有人的脸色都异常严肃。
“王爷,各方情报均已核实。”徐锐的声音带着沙哑,显然这几日为了厘清南方乱局,耗费了巨大心力,“主要威胁来自两方面。”
他走到悬挂的巨幅大明舆图前,手指首先重重地点在四川的位置。
“其一,张献忠。去岁冬,他利用我军主力集中于中原之机,在四川大肆招兵买马,吞并弱小,如今麾下可战之兵已逾二十万!更令人担忧的是,他接受了南京方面暗中输送的一批粮草军械,其麾下谋士甚至打出了‘联明抗北’的旗号,虽未公开,但其野心已昭然若揭!据探,其先锋已出夔门,似有向东窥视湖广之意!”
“联明抗北?”王小伟冷哼一声,眼中寒光一闪,“好一个‘联明’!他们倒是会找幌子!南京那帮人,是打算养寇自重,还是想借张献忠这把刀,来对付本王?”
徐锐的手指随即移到南京、苏杭一带。
“其二,便是以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魏国公徐文爵(虚构,代指南京勋贵首领)、以及致仕阁老钱谦益等人为首的南方势力。”他的语气充满了鄙夷,“他们不敢明着对抗王爷,便以‘维护祖制’、‘体恤东南’为名,暗中串联,抵制新政。盐铁专卖在南直隶和浙江几乎寸步难行,实学书院被斥为‘异端’,北疆商行的货栈屡遭地方衙役刁难,甚至发生过扣押货物、殴打伙计的事件!”
“更可虑者,”徐锐的声音压得更低,“他们以‘防寇’为名,正在暗中整顿南京京营,并联络漕帮、部分卫所军官,其心叵测!军情司判断,若王爷强行南推新政,或派兵南下,他们极有可能拥立某位藩王(如福王世子等),割据江南,与朝廷分庭抗礼!”
一番话,将南方暗流汹涌的危局清晰地勾勒出来。内有权贵士绅顽固抵制,外有张献忠巨寇虎视眈眈,两者甚至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勾结!形势之复杂严峻,远超之前北方的任何一次挑战。
周遇吉脾气火爆,闻言怒道:“王爷!这帮蠹虫国贼!依末将看,就该立刻点起大军,先以雷霆万钧之势扫平张献忠这跳梁小丑,再顺势南下,将那帮只知道吟风弄月、盘剥百姓的南京勋贵一锅端了!看谁还敢阳奉阴违!”
李岩相对沉稳,他沉吟道:“周将军勇武可嘉,但南方非比中原。那里水网密布,城坚粮足,民心……受士绅影响极深,且我军主力多为北人,不习水战,不耐暑热。若贸然两线开战,一旦受挫,恐全局动摇。是否……先稳住张献忠,派能言善辩之士予以安抚,或至少令其暂缓东进?集中精力,先解决江南之事?”
“安抚张献忠?”王小伟摇了摇头,语气斩钉截铁,“此獠狼子野心,反复无常,绝非口舌所能说服。他如今实力膨胀,又得南京暗中资助,气焰正盛,绝不会满足于偏安四川。稳住他,只会养虎为患!”他目光扫过众人,“至于江南……那些勋贵士绅,以为凭借长江天险和钱粮优势,就能割据一方,与本王讨价还价?简直是痴心妄想!”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图纸,看清那千里之外的波谲云诡。
“南方的问题,根源在于人心,在于那盘根错节的旧势力尚未被真正触及。他们习惯了高高在上,习惯了垄断权力和财富,看不到,也不愿看到北方的变化,更不愿接受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朝廷。”他的手指划过长江,“所以,本王必须去!不仅要带着军队去展示肌肉,更要带着新政的成果,带着格物院的新奇之物,带着实学书院的新思想去!我们要在江南,打一场军事、政治、经济、人心的全面战争!”
他猛地转身,下达了决断的命令:
“第一,周遇吉!命你为征西大将军,统率五万新军精锐,并节制川陕周边驻军,即刻西进,目标——张献忠!不求速胜,但要将他牢牢拖在四川,阻止其东出湖广,更不能让其与南京势力连成一气!你可能做到?”
周遇吉轰然应诺:“末将领命!必不使一贼东出夔门!”
“第二,徐锐!加紧对南京各方势力的渗透和分化,尤其是那些与韩赞周、徐文爵并非铁板一块的官员和士绅,要设法争取!同时,严密监控漕运和长江水师,若有异动,第一时间控制!”
“第三,李岩!你暂留北京,协助王妃处理日常政务,保障后勤供应,稳定北方大局。”
“第四,”王小伟的目光最终落在一直静静聆听的沈玉茹身上,语气变得柔和却无比坚定,“玉茹,京城和朝堂,还有平安,就再次托付给你了。本王要亲率十万大军,并携格物院匠师、实学书院学子、北疆商行骨干,南下金陵!我们要去会一会那帮‘衣冠人物’,看一看那秦淮风月,究竟能不能挡住这时代的洪流!”
沈玉茹迎上夫君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和怯懦,只有全然的信任与支持。她深知此行凶险,南方非是已基本掌控的北方,那里水深浪急,敌友难辨。但她更知道,这是统一天下、彻底革新帝国无法绕过的一步。
“夫君放心前去。”她站起身,走到王小伟面前,为他整理了一下本已十分平整的衣领,动作轻柔而坚定,“妾身必当竭尽全力,稳住后方,让你无后顾之忧。只是……江南湿热,夫君务必保重身体,遇事……多加小心。”千言万语,最终化作最朴素的叮咛。
王小伟握住她的手,用力点了点头。夫妻二人,再次为了共同的理想,一个走向烽火连天的前线,一个坚守风云诡谲的后方。
御书房内的决策,随着一道道加密的命令发出,迅速转化为整个帝国的行动。庞大的战争机器和国家力量开始围绕着“南巡”与“西征”这两个核心,高效地运转起来。
北方刚刚平静下来的土地,再次响起了军队集结的号角和辎重车辆滚动的轰鸣。而南方的天空,虽然此刻仍是春雨绵绵,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场足以决定华夏命运的巨大风暴,正在北方积聚,即将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下。
(第13卷第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