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晴那“引蛇出洞”的计划,如同一场精心设计的商业心理战,在四方合力的推动下,每一步都精准地叩击在对手的弱点上。被精心包装的“诱饵”——那份看似因意外而部分损毁、蕴含巨大商业价值的“技术蓝图”碎片,通过苏雨墨构建的隐秘渠道,成功吸引了“尤利西斯”这位贪婪的掮客。而当“尤利西斯”开始动用其关系网验证这份“飞来横财”时,其活动产生的涟漪,立刻被柳如烟那张无形的商业情报网所捕捉。
叶凡在安全屋内,看着信息板上逐渐清晰的脉络,嘴角浮起一丝冷峻的笑意。来的不是拿枪的“清洁工”,而是“彼岸花”旗下某个离岸基金的高级副总裁,代号“会计”,专长于通过复杂的金融手段解决问题。这反而证明了计划的成功——“彼岸花”试图用商业规则内的手段,来悄无声息地抹平这个“意外”。
收网行动,随即在资本的阴影下悄然展开。这不是武力对决,而是一场信息、资本与心理的无声博弈。
**第一步,信息误导与市场扰动。** 在赵蕊的技术团队支持下,苏雨墨调动了苏氏集团的影响力,向与“尤利西斯”有关联的几个小型对冲基金释放了混合信号。一时间,关于“尤利西斯”手中可能持有“擎天资本”或“苏氏集团”潜在技术漏洞或利好信息的模糊传闻,开始在小范围资本圈内流传。这既抬高了“尤利西斯”手中“筹码”的“价值”,也引起了“会计”的警惕,迫使他必须尽快评估真伪并做出决策,以免消息扩散,引来更多秃鹫,导致局面失控。
**第二步,资本施压与断其退路。** 与此同时,林晚晴发挥了她对财务和资本的敏锐洞察。她精准分析了“尤利西斯”及其背后几个空壳公司的资金链弱点。通过几个看似无关的第三方账户,在关键时刻对其进行了小规模的、合规的挤兑和抽贷,进一步加剧了“尤利西斯”的财务困境,使他如同溺水者,更加死死抓住“会计”这根唯一的“救命稻草”,在谈判中几乎丧失了所有议价能力。
**第三步,锁定交易与证据固定。** 柳如烟虽然虚弱,但她提供的情报至关重要。她的人确认了“会计”入住的酒店、使用的加密通讯频道范围,甚至通过特殊渠道,了解到他动用了其在江城一家小型私人银行的临时权限。所有这些信息都指向一个结论:交易将在金融规则的框架内,以资金转移和信息交割的方式完成。叶凡团队的目标,不再是抓捕,而是**证据**。
行动的关键时刻,发生在那家私人银行的VIp会议室外的走廊。监控(由陈默的人提前布置)清晰地记录下,“尤利西斯”将一个存储着“泄露数据”的加密U盘递给“会计”,而“会计”的随从则将一个装有不记名债券凭证的文件袋交给“尤利西斯”。
就在交易完成的瞬间,早已准备就绪的“合规”力量登场了。
几名身着正装,佩戴着“证券监管委员会”和“商业罪案调查科”证件的人员(由苏雨墨通过高层人脉合法合规地引入)出现在现场,以“涉嫌内幕交易与非法信息传递”为由,当场扣押了所有物证,并“请”双方协助调查。
“会计”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试图联系律师,但在确凿的视听证据和监管机构的程序面前,任何反抗都是徒劳。他代表的离岸基金背景敏感,此事一旦被坐实并公开,引发的连锁反应和监管 scrutiny(审查)将是“彼岸花”难以承受的。而“尤利西斯”更是面如死灰,他的职业生涯和财务生命,在这一刻已经宣告终结。
安全屋内,叶凡看着实时传回的画面,平静地下达指令:“通知我们的‘朋友’,可以开始撰写关于某神秘离岸基金试图窃取商业机密的分析报告了,时机由我们掌控。”
初战,告捷。
他们成功地将“彼岸花”派出的商业触角(“会计”)暴露在阳光下,并固定了其试图非法获取“商业机密”的关键证据。这不仅挫败了对方试图秘密回收“泄露信息”的计划,更重要的是,他们抓住了对方的第一个实质性把柄——一份可以在资本市场和监管层面大做文章的把柄。
“雨墨,监管和舆论层面的后续压力,拜托了。”
“晚晴,财务层面的分析和攻击可以准备了。”
“如烟,辛苦了,情报无误。请继续监控对方可能的反制措施。”
“灵儿,一切顺利。”
叶凡的通报简洁而有力。这一次的胜利,是商业智慧、资源整合与规则利用的胜利。他们没有动用一枪一弹,却让“彼岸花”结结实实地挨了一记闷棍,并将其一部分运作模式暴露无遗。
站在窗边的林晚晴,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苏雨墨在另一个办公室,已经开始构思如何最大化利用这次胜利的商业与战略价值。病床上的柳如烟,知道自己的情报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楚灵儿,则欣慰于这场危机最终在相对“平和”的范围内解决。
四方合力,在商战的棋盘上,落下了漂亮的一子。他们知道,接下来的反击将会更加凶猛,但经此一役,他们对自己的道路,更加充满了信心。真正的商战,其凶险与精彩,远非街头火并所能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