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曹氏兄弟在蓟城素服出降,并州夏侯尚献城归顺,持续数月、席卷整个河北大地的战火,终于渐渐平息。曹操病逝,曹魏政权覆灭,标志着自黄巾之乱、董卓入京以来,近二十年的中原与北方混战,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点。一个以刘隆为核心,疆域横跨益州、关中、荆州北部、淮南、徐州、青州、冀州、并州、幽州的庞大势力,已然崛起,雄踞北方,虎视天下。
蓟城,车骑将军府(临时行宫)。
虽然已是初冬,北地寒风凛冽,但府内却暖意融融,气氛热烈。刘隆端坐主位,麾下文武济济一堂,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河北新定,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论功行赏,并确定未来的政治中心。
“陛下,”诸葛亮羽扇轻摇,率先出列,声音清越,“今曹氏已平,河北底定,陛下疆土,西起陇右,东至大海,北抵长城,南跨江淮,带甲百万,沃野万里,此诚高祖、光武之业也!然,国不可一日无都。昔陛下暂都寿春,乃权宜之计;后移驾洛阳,亦为前线督战。今北方已靖,当择一形胜之地,定鼎中原,以安天下之心,以图万世之基。”
法正接口道:“孝直以为,都城之选,关乎国运。长安,虽为故都,然屡经战火,残破不堪,且偏居西陲,漕运不便。邺城,城郭坚固,然地处河北,南望中原,颇有隔阂,且曹氏经营日久,旧势力盘根错节。寿春,控扼淮泗,然偏于东南,非统御四方之选。唯洛阳,位居天下之中,山河拱戴,漕运四通八达,乃光武中兴之地,正统所系,若定都于此,可彰显陛下承汉室正统、抚临天下之意!”
郭嘉虽面色苍白,精神却佳,点头道:“奉孝附议。洛阳经董卓之乱,虽有损毁,然根基犹在,宫室稍加修葺便可使用。且地处中原,东压青徐,西控关中,南制荆襄,北临河朔,正是制衡八方、号令天下之枢机。定都洛阳,天下归心。”
贾诩缓缓道:“文和亦主洛阳。迁都一事,非仅地理之选,更是政治宣示。定鼎洛阳,便是向天下宣告,乱世已终,新朝将立,可收震慑宵小、安抚黎民之效。”
刘隆聆听众议,微微颔首。他心中亦早有此意。洛阳,不仅是地理中心,更是东汉的政治文化象征,定都于此,具有无可替代的政治意义。这标志着他从一方诸侯,正式向天下共主转变。
“诸公所言,甚合朕心。”刘隆站起身,目光扫过群臣,声音沉稳而有力,“洛阳,乃东周旧都,光武中兴之地,天下形胜,莫过于此。今四海未平,然根基已固,当迁都洛阳,承汉室正统,抚绥万民,以图混一宇内!”
“陛下圣明!”满朝文武齐声高呼,声震屋瓦。迁都洛阳,意味着一个全新政治周期的开始,也意味着他们这些从龙之臣,将迎来更大的舞台与荣耀。
决议既定,庞大的国家机器开始高效运转。
刘隆连续下达一系列诏令:
一、稳定地方,设官分职。
?
置河北行台于邺城,以大将张辽为都督,总揽冀、并、幽三州军事,法正为行台尚书,主持政务,安抚流亡,清剿残寇,恢复生产。夏侯惇、曹仁等曹氏旧将,酌情任用,或调入中央,或置于闲职,曹氏宗族予以厚待,迁往洛阳居住,以示优容。
?
益州、关中、淮南、荆州等原有统治区,各派重臣镇守,推行新政,发展民生。
?
下令各州郡举荐贤才,开科取士,广泛吸纳人才,充实官僚机构。
二、大封功臣,激励将士。
于蓟城行宫举行盛大朝会,论平定河北之功:
?
封关羽为前将军、汉寿亭侯,假节钺,镇守荆州,督荆、襄军事。
?
封张飞为右将军、新亭侯,镇守长安,督关中军事。
?
封赵云为中护军、永昌亭侯,领禁卫军事。
?
封黄忠为后将军、关内侯,镇守合肥,督淮南军事。
?
封诸葛亮为丞相、武乡侯,总领朝政。
?
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
郭嘉、贾诩、鲁肃、刘晔等谋士,皆封侯,加官晋爵。
?
典韦、许褚、甘宁、徐晃、张合、高顺等将领,各有封赏,或委以重任。
?
阵亡将士厚加抚恤,立祠祭祀。
三、筹备迁都,营建洛阳。
?
派诸葛亮总揽迁都事宜,糜竺、孙乾等负责后勤调度。
?
征发民夫,修缮洛阳宫室(主要修复南宫、北宫),整葺城墙,疏浚河道。
?
令将作大匠,依照古制并参考新式技术,规划新城布局,兴建官署、府库、太学等。
?
从寿春、长安、邺城等地,调运大量物资、典籍、工匠入洛。
整个冬天,北方大地虽然天寒地冻,却处处洋溢着忙碌与希望的气息。通往洛阳的官道上,车马络绎不绝,运送着物资、人员,也运送着一个崭新帝国的梦想。
建安八年,春,万物复苏。
洛阳城经过数月的紧张修缮,虽未完全恢复旧观,但主要宫殿、城墙、官署已可投入使用,焕发出新的生机。
吉日已定,刘隆率文武百官、后宫眷属、禁卫精锐,以及从各地征召的贤才、工匠,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自蓟城出发,经邺城,过黄河,一路旌旗蔽日,仪仗煊赫,向洛阳进发。所过州县,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拜迎,高呼万岁,景象空前。
这一日,洛阳城南,平城门。
城楼焕然一新,旌旗招展。文武百官、洛阳士民、各国使节(已开始前来朝贺),皆着盛装,齐聚城外,翘首以盼。
午时,吉时到。礼乐大作,号角长鸣。地平线上,出现了威严的仪仗和前导骑兵,随后是刘隆的御辇。刘隆一身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端坐于銮驾之上,威严日盛,气度恢弘。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大将顶盔贯甲,护卫两旁。诸葛亮、法正等文臣冠带整齐,紧随其后。
御驾行至城门前,刘隆下辇,步行入城,以示对帝都的敬重。他踏上通往宫城的御道,目光扫过街道两旁跪迎的臣民,望向远处依稀可见的宫阙轮廓,心潮澎湃。从新野起步,转战南北,历经生死,终于走到了这一天!洛阳,我刘隆回来了!不,是汉室,回来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登基大典在修缮一新的德阳殿举行。刘隆祭告天地宗庙,正式宣布定都洛阳,改元章武(虚拟年号),大赦天下。这意味着,一个以继承东汉法统为名、实则由刘隆开创的新时代——后汉或季汉(史称)中央政权,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是夜,洛阳城内灯火通明,取消宵禁,与民同乐。刘隆于宫中设宴,款待群臣。
站在南宫的高台上,俯瞰着万家灯火的洛阳城,刘隆对身旁的诸葛亮、郭嘉等人感叹道:“今日迁都,非为一己之荣,乃为天下苍生,开万世太平之基。然,孙氏据江东,刘表(若在)或刘备(若在)拥荆南,天下三分,其势未一。诸卿与朕,任重而道远啊!”
诸葛亮躬身道:“陛下顺天应人,定鼎中原,此乃第一步。待内修政理,外备军实,时机一到,王师南向,必可混一宇内,成就不世之功!”
刘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南方。定都洛阳,标志着北方的基本统一与巩固。接下来,他的目光将越过长江,投向那富庶的东南和广袤的南方。天下的棋局,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