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序幕,在暑气未消的初秋拉开,伴随着一项足以改变许多人轨迹的决定——
文理分班。
分科意向表发下来的那天,教室里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常的肃穆与躁动。
纸张传递的沙沙声,笔尖划过选项的笃定或犹豫,低声与同伴的商讨,汇成一首关乎未来的交响前奏。
我的选择毫无悬念。
在“文科”的选项上打了勾,笔迹清晰而坚定。
放下笔时,心里是前所未有的清明与踏实。
舍弃保送的惊涛骇浪已然过去,此刻是选定航向后的平静与决心。
王子豪拿着表格,侧过头来看我,眼神交汇时,他对我咧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然后毫不犹豫地在自己表格的“理科”选项上打了个大大的勾。
没有一丝迟疑。
“这下好了,”他压低声音,带着点如释重负的雀跃,
“你学文,我学理,咱们这叫……文武双全,互补!”
他用了一个不太准确但心意满满的词。
我被他逗笑了。
我知道,对他而言,这个选择同样简单。
他的优势在数理,他的梦想,如果打篮球不算的话。
似乎也还没具体到某个专业,但留在理科,是他能看到的、最有可能与我未来产生交集的路径。
右前排的芝兰唉声叹气地转过头来:“意华,你选了文对吧?那我怎么办啊?我的物理化学都快要我老命了!”
她哭丧着脸,眼神在我和她的表格之间游移,充满了挣扎。
“跟着你的心和能力走。”
我轻声说,“如果理科真的非常吃力,强迫自己留在理科班,高三一年会非常痛苦。”
最终,芝兰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在“文科”选项上打了勾。
她放下笔,长长舒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随即又垮下脸:
“可是意华,我们还能在一个班吗?听说文科只有一个重点班……”
这时,刘建设从容地交上了他的表格。
不用看也知道,必然是“理科”。
他的目标清晰明确,国内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这是他从未动摇的航向。
而兰凤,在经历了短暂的沉默和与何志明几次关于“未来发展方向”的低声讨论后,也选择了文科。
我们读高三的那一年,何志明刚好高中毕业,他已经就读省城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他的大学录取果然与上一世的一样,我心里有数。
兰凤的理科成绩其实并不弱,但当她将表格交给组长时,脸上带着一种安静的、追随内心所向的柔光。
最让人意外的,是林少莲。
她拿着表格,久久没有动笔。
她的目光在“文”与“理”之间徘徊,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我能感觉到她内心的波澜。竞赛的失利,或许让她对理科之路产生了怀疑,而那个文学比赛的奖项,又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
这不仅仅是一次分科,对她而言,更像是一次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定位。
最终,在截止时间前,她深吸一口气,在“文科”选项上,郑重地划上了勾。
笔落下的瞬间,我看到她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下来,一种卸下枷锁的轻快感,悄然取代了之前的挣扎与沉重。
分班结果很快张贴出来。
我和芝兰都进入了文科重点班。看到名单时,芝兰高兴地抱住了我:“太好了意华!我们还在一个班!我要与你同桌。”
而兰凤和林少莲在文科二班,她们两个似乎走得越来越近。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朋友的权利。
子豪和刘建设以及志刚和宇辉毫无悬念地在理科重点班。
王子豪盯着文科班的名单看了好久,确认了我的名字在里面,然后跑过来,隔着熙攘的人群对我大声说:
“意华!就在隔壁!我一下课就能过来!”
他的快乐简单直接,感染了周遭的空气。
林少莲也出现在了文科重点班的名单上。
她站在公告栏前,看着自己的名字,眼神复杂,有迷茫,有期待,最终化为一种沉静的力量。
搬教室那天,走廊里一片忙乱。
抱着书本穿梭的身影,构成了高三最初的印象。
我的新教室在走廊的另一端,窗户依旧朝南,阳光很好。
王子豪帮我把最后一箱书搬进来,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环顾着这间即将陪伴我度过高三的教室,眼神里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支持。
“好了,”他拍了拍手上的灰,“我就在隔壁。有事就喊我,随叫随到。”
他转身走向门口,在踏出去之前,又回头,阳光下,那撮卷发格外醒目,笑容温暖:
“意华,加油!”
“你也是。”我朝他喊。
新的集体,新的挑战,在秋日澄澈的天空下正式开启。
我们被一道分水岭隔开,走向不同的知识殿堂,但有些东西,从未被隔断。
青春的篇章翻开了名为“高三”的这一页,笔墨酣畅,等待我们共同书写。
未来的轮廓,在这一次次选择中,变得愈发清晰。
高三的生活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节奏快得容不得人多想。
堆积如山的试卷,永远背不完的知识点,还有黑板上方一日少过一日的倒计时,构成了日复一日的主旋律。
我和芝兰成了同桌,在文科重点班这片“新大陆”上互相扶持。
她依旧是那个开心果,能在枯燥的史政题海里找到莫名其妙的笑点,缓解着高压下的紧张。
王子豪果然践行着他的“隔壁”宣言。
课间十分钟,他总能找个借口溜达过来,有时是塞给我一盒温好的牛奶,有时是拿着他绞尽脑汁也解不出的数学题“理科班的题太难了!”
他总这么抱怨,有时就只是趴在窗台,隔着玻璃对我傻笑,那撮卷发在秋风里一颠一颠。
他的存在,像一道恒定而温暖的阳光,穿透高山灰蒙蒙的底色。
而另一条线索,在悄无声息地平行展开。
几乎每隔一周,兰凤都会收到一封来自省城的信。
信封是普通的白色,字迹清隽工整,一如它的主人——何志明。
起初,这信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直到有一次,芝兰碰巧看到兰凤在课间小心翼翼地拆信,脸上泛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期待与羞涩的光晕。
“是……何志明学长?”
芝兰凑到我耳边,压低声音,带着发现秘密的兴奋。
我点了点头,目光掠过兰凤专注读信的侧影,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涟漪。
这一幕,何其熟悉。只是,主角换成了她。
何志明的信写得很规律,内容也无非是大学生活的见闻,读了什么书,听了什么讲座,偶尔附上一两片师大着名的银杏树叶。
他像个耐心的引路人,在信里鼓励兰凤,为她梳理复习思路,语气温和,措辞得体,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兰凤的回信则写得很慢,常常要打几遍草稿,字斟句酌。
她变得比以前更用功,眼神里除了文静的柔光,更多了一份明确的目标感。
我知道,那目标不仅是考上大学,更是缩短与某个人的距离。
他们之间,是否已经挑明?
我和芝兰无从得知。
记得上一世,兰凤会把心事告诉芝兰和我。
但,现在的兰凤对此守口如瓶。
她只是将每一封信都妥善收藏,像守护着一个易碎的梦。
从她日益坚定的眼神,和偶尔提及“何师兄”时那瞬间亮起的光彩。
我隐约能感觉到,有些东西,正在信笺的往来间,静水深流般滋长。
这像极了上一世的我与何志明。
一样的书信传情,一样的含蓄内敛,一样的,将汹涌的情感压抑在平静的文字之下。
何志明似乎总是如此,他从不轻易越界,只会用这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一点点渗透,一点点等待。
只是,这一世,他等待的对象不再是我。
有一次,在走廊遇见刚从老师办公室出来的林少莲。
她似乎清瘦了些,但眼神更加锐利和独立。
我们目光短暂相接,她忽然停下脚步,看着不远处正和同学说笑的兰凤,语气平淡地对我说:“她很像以前的你。”
我微微一怔。
她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浅笑:“不过,你跳出来了。”
说完,她便抱着书本径直离开。
我一时傻眼,难道,林少莲也重生啦?
所有她才会说我跳出来的话,她才会说兰凤很像之前的我?
天哪!
我之前想不明白兰凤对我与王子豪的日渐疏离是为什么?我和芝兰、小丽曾一致认为她同时爱着王子豪与何志明。
如今,我似乎明白:兰凤也是重生者,她知道王子豪喜欢我,所以选择远离我们两个,然后选择了优秀的何志明?
那么,何志明是否重生呢?
应该没有,我最终下了这个结论,否则他不会这么早就与兰凤在一起。
如果重生,何志明应该一开始就选择大学同学叶雅,那个休学都要把他的孩子生下来的叶雅。
叶雅,何志明背叛我的第三者。这个名字再次激起了我心中的涟漪。
算了,我摇摇头,这些人与事都与我无关了,我只需要好好守护着自己在乎的亲人和朋友就好。
林少莲的话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我的心湖。
是啊,我跳出来了。
跳出了那个以何志明为中心的情感轨道,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而兰凤,正沿着我前世的轨迹,体验着那份隐秘的、带着不确定性的甜蜜与煎熬。
王子豪对此浑然不觉,或者说,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我的身上。
某个周末,他硬拉着我去放松,我们坐在学校后街那家熟悉的奶茶店里。
他吸了一大口珍珠,含糊不清地说:
“意华,你别太累。我看兰凤最近神神秘秘的,老收信,是不是谈恋爱了?你可别学她分心啊!”
我看着他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不会。我知道什么最重要。”
他立刻松了口气,又恢复成那副阳光灿烂的模样:
“那就好!等你考上最好的文科大学,我……我也一定努力跟上!”
窗外,梧桐叶已落尽,只剩下干净的枝桠指向冬日的天空。
我知道,何志明和兰凤的故事,正按照某种既定的节奏缓缓铺陈,那里面有我熟悉的配方,却已是别人的剧情。
而我,手握不同的剧本,身边是不同的人,正奔赴向一个未知却由自己主导的结局。
那些信笺承载的,是另一个平行时空里的悲欢,与我有关,却已不再能牵动我的心弦。
高三的列车轰鸣向前,我的目光,只看向有王子豪存在的,那个充满烟火气的未来。
我认真的审视着身旁的王子豪,“你知道吗?其实很多人也在谈恋爱。”
他明显愣住了,眼睛眨了眨,像是没反应过来这突如其来的话题。
随即,他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红,一直蔓延到脖颈。
他有些不自在地移开视线,盯着自己的鞋尖,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
“啊……哦……是、是吗?”
他的声音有点干,带着显而易见的紧张。
“嗯。”我平静地看着他,没有移开目光,“就在我们身边,很多。”
他深吸了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勇气,终于抬起头,目光重新落回我脸上。
那里面有慌乱,有羞涩,但更多的是一种被逼到墙角后、破釜沉舟般的坦诚。
“我……我知道。”
他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种近乎嘟囔的含糊,
“可是……意华,我们……我们现在这样,不就是最好的吗?”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他会说:意华,我们也谈恋爱吧!
“最好的?”我微微挑眉。
“对啊!”他像是找到了支撑点,语速快了起来,眼神也重新变得清亮,
“我可以天天见到你,给你带早餐,为你搬书,课间能跑过来看你,晚自习后能一起回宿舍……我可以光明正大地对你好,不用躲着老师,也不用怕别人起哄让你烦心。”
他越说越流畅,那份紧张被一种纯粹的、赤诚的热情取代:
“我知道高三有多重要,我知道你的目标有多远。我不想……不想因为任何事打扰你,让你分心。”
他看着我,眼神灼灼,像是在发光,
“我喜欢你,意华。可能比我自己想象的还要喜欢。但正因如此,我才想等你。等我们都考上大学,等一切都安定下来,到那时候……”
他顿了顿,声音无比郑重,带着少年人特有的、不容置疑的认真:
“到那时候,我再正式地、好好地告诉你。”
夜风似乎在这一刻静止了。
路灯的光晕像舞台的追光,将我们两人笼罩其中。
周围的一切喧嚣都褪去,只剩下他滚烫而真挚的话语,一字一句,敲在我的心上。
我没有立刻回答。
只是看着他,看着这个心思简单透亮,却在此刻展现出超乎年龄的体贴与担当的少年。
他没有选择在高压的高三用感情来捆绑我,而是选择了一种更笨拙、也更珍贵的守护方式。
他的喜欢,不是急于采摘的冲动,而是愿意等待花开成熟的耐心。
这一点,与上一世的他截然不同。
上一世,兰凤在高三那一年约他在校园内的“小树林”见面。
向他表白感情后立刻扑入王子豪的怀抱,并主动亲吻了子豪。
当时的子豪,心里一直暗恋着我,但苦于我的眼里只有何志明,所以他从来不敢向我表白。
兰凤的主动和激情,尤其她那丰满的身材和漂亮的脸蛋,也吸引住王子豪。
兰凤陷入王子豪的热恋之后,成绩极速下降,担心考不上大学的她,不得已接受芝兰的提议:让我谢意华监管住王子豪,不让他有时间去打扰兰凤的学习。
而王子豪在与我的日常相处中,坚定了他爱我的决心。
高考结束的那一天,他主动与兰凤提出分手。
而我义愤填膺的去男生宿舍找他,让他给兰凤“失身”一个说法。
情急之下,他紧紧抱着我解释:他没有让兰凤失身,他爱的人一直是我,他不想再伤害兰凤,所以选择与她分手。
我在他怀中震惊不已,挣脱不开身子,却被兰凤突然的到来撞见了这一幕。
从此,兰凤对我产生很久的隔阂……
良久,我微微弯起嘴角,眼中漾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柔。
“好。”我轻声说,“那就……等那时候。”
他像是得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承诺,眼睛瞬间亮得惊人,那笑容一下子炸开,比头顶的路灯还要耀眼。
他重重地点头:“嗯!”
我们继续往前走,影子再次在身后交织。
他没有牵我的手,也没有再说什么甜言蜜语,只是肩膀靠得更近了些,用一种无声的方式,传递着他的喜悦和坚定。
我知道,有些话无需多说,有些心意早已相通。
高三的征程依旧布满荆棘,但这条回家的路,因为身边这个人,而变得灯火通明,温暖如春。
未来的答案,就留给未来去揭晓。
此刻,这份心照不宣的等待,本身就已是最好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