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慕雨倒是没有这么做,作为现在的后宫之主,安排杨秀几人轮流上场,今年赵瑞没有什么征伐的计划,本来想着趁机会再到辽东继续征讨李世民,但年年征战,尤其是到辽东征战,那里气候严寒,给士兵和后勤带来的压力都很大。
赵瑞想着今年休息一年,把内政理一下,准备歇一年,不过赵瑞想要休息,下面的武将却休息不起来了,赵瑞还在和秦慕雨聊着天,林峰走了进来,一般这个时候林峰是不会来打扰赵瑞两口子的。
“陛下,兵部杜尚书与三省官员在立政殿求见。”
赵瑞一愣,三省和兵部一起求见,这绝对不是小事情,三省有事找自己很正常,再加上兵部就不一样了,秦慕雨一见这架势,知道事不寻常,站了起来,
“三省和兵部一起来,恐怕是大事,陛下赶紧去吧。”
赵瑞不情愿嘟囔一句,
“能有什么大事,难道李世民还能打过来了不成,我这刚下朝,还没吃饭呢。”
“去吧,膳食做好,我让人送到立政殿去。”
秦慕雨扶着赵瑞的手,这皇帝在别人那里都是英明神武,只有在自己这里,搞得像孩子,有时候还要哄两下。
赵瑞却突然坐下道,
“算了,不去了,林峰,你去将几位请到这里来,他们也是刚下朝估计都还没吃饭呢,过来正好一起吃点。”
林峰看了看秦慕雨,转身去了,要是赵瑞在别的殿,确实不好请这些大臣们吃饭,秦慕雨这里倒是不必在意了,大臣们都是有尊严的,皇帝也不能任意践踏,大臣们见到妃子该行礼还是要行礼,可是你老是让大臣们给你的后宫行礼,那就不合适了,再说了臣子们见到后宫也不方便。
秦慕雨这里反倒没事,主要是秦慕雨监国好几年,和这些大臣们议论国事的时间很多,反倒不计较这个了。
这时膳房也将饭菜做好摆了上来,秦慕雨作为孕妇,听从赵瑞意见少食多餐,就单独整了一小部分在一边,剩下的摆满了一个整桌。
杨恭仁几个在立政殿等着,结果听到林峰叫大家去承庆殿见驾,互相看了一眼,大家啥也没说默契地跟着林峰就走,他们当初拜见秦贵妃的次数可不少,也不多这一回。只是以往都在立政殿拜见而已。立政殿在太极殿东边,承庆殿在太极殿西面,就在一个水平线上,距离倒不是太远。
几人到了承庆殿就见赵瑞在亭子里坐着,身前摆了一大桌子饭菜,秦贵妃坐在一边,一个案几上也有几个时令小菜。几人拜见赵瑞,又赶紧给秦贵妃行礼。
赵瑞挥了挥手,
“本来准备去立政殿见你们,不过正好饭菜做好了,今天这里有几个新下来的蔬菜,味道不错,估计你们回去了还没来得及用餐,就喊你们过来一起吃吧。”
赵瑞不在意细枝末节,几人行礼完毕,都坐下来,月季唤来宫女侍候大家洗漱一下,赵瑞不客气道,
“来吧,边吃边聊,有事就不喝酒了,不过能有什么大事让你们几个聚一起了?”
众人知道赵瑞不会计较那些虚词,纷纷上桌,开始吃饭,杜如晦作为兵部尚书,在这个桌上他只能坐在最下手,这里面除了他,都是宰辅,一手拿着筷子一面笑着接口道,
“的确是要涉及兵事,西南乌蒙庞迦独造反了。”
杜如晦把兵部的信件说了一下,又把南诏的情况也说了一下。西南地区这时候还是蛮荒的地方多,庞迦独是蒙舍庞的儿子,南诏乌蒙氏的渠帅,前两年蒙舍庞造反,赵瑞还在攻打幽州路上,秦贵妃和几位大臣直接让蜀地派遣几千人就给灭杀了,现在这个庞迦独看来是继承了他父亲的渠帅位置,又来捣乱了。
赵瑞一听有人造反,停下筷子,双手不自觉的搓了搓,
“这南诏地区人性单纯,极易受到蛊惑,这打了又降,降了又叛,不如一劳永逸,我去把他们~~~”
话才说到这里,就被房玄龄拦住,房玄龄左手一把抓住赵瑞还在搓动的手,右手拿着的筷子都没有放下,
“陛下,此事您想都别想。”
一句话说的王珪忍不住都笑了起来,他一笑,其他几人也没有忍住。
“梁国公,南诏地处西南边陲,但位置重要啊。而且当地有不少铜矿资源,岂能丢失?”
杨恭仁在一旁接口道,
“陛下,我们没有说此地不重要,不过我们随意派一将领就行了,哪里需要您亲自去平叛,这点事他们要做不好,还需要您亲自上场,朝廷养这么多大将干什么?”
裴寂也顺着话说道,
“的确如此,陛下,这种战事别说您了,连各卫大将军都不用派,择一将军统军即可,你得给下面将军立功的机会啊。”
几人一起反对,赵瑞就知道没戏了,冲着房玄龄道,
“刚才还说你喜欢吃鸡,就把它放你跟前了,现在不给了。”
说着将一盘鸡肉端走。
几人看到赵瑞这样不禁莞尔,这小脾气耍的,不过大家知道赵瑞就这性格,不拘小节的人,这样的帝王倒是有血有肉,亲和一些。所以大家也都配合着赵瑞,就连魏征那样性情的人有时候也愿意配合演出,何况眼前这些老狐狸。
帝国出兵平叛无论用兵多少,这样的军事行动对于朝堂来讲都是大事,尤其是南诏地处西南偏远地区,那里瘴气丛生,温热湿润,又多山地,北方人很不适应这样的环境。若是大量军队进入,光是粮食、药物后勤就能拖垮朝廷,几人商议一阵,最后决定让独孤彦云领兵五千,再到成都征召五千府兵南下平叛。
这边风波还未平定,岭南冯蛊派人进京报告罗窦洞僚族叛乱,这一下让朝堂又分为个风向,一派希望朝廷派军南下,正好借此机会进驻岭南,冯蛊等人自从归附中原,但一直以来,地方治理都在冯蛊等人手上,朝廷在岭南虽说也有几个州的势力,但这些势力在岭南相对较弱,在地方掌控上不如当地冯家、宁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