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猛然回神,觉得那小将颇为面熟,急忙定睛细看。
曹……曹烁?
他失声惊叫,手中羽扇砰然落地,脸色霎时变得狰狞可怖。
诸葛亮急忙揉了揉眼睛,再次仔细望去。
没错,城前那耀武扬威的曹军小将,正是曹家之主——曹烁。
那个在徐州、在江东屡屡羞辱他智谋的曹家暴君,此刻竟鬼使神差地出现在他面前!
那曹贼本该在柴桑,怎会在此处?
诸葛亮脑中嗡鸣,一时竟怔住了。
诸葛村夫!
你假意斗阵诱我军注意,却暗中派王威偷袭新野,想断我军归路!
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倒也算条计策。
可惜,你以为能瞒过我的眼睛?
曹烁语带讥讽,直接点破诸葛亮的谋划。
诸葛亮身躯一震,猛然醒悟。
原来统领这支北路曹军的,自始至终都是曹烁,而非夏侯渊那个莽夫!
看穿八卦阵的是曹烁,识破坏他偷袭新野之计的,也是曹烁。
从一开始,与他对弈的,就是眼前这个宿敌!
诸葛亮拳头骤然攥紧,指节发白,熊熊怒火在胸中燃烧。
军师,那曹将真是曹烁?
刘封回过神来,惊疑不定地望向诸葛亮。
诸葛亮沉着脸点头:不错,正是你父亲的死敌,奸贼曹烁!
刘封倒抽一口凉气,额头渗出冷汗,难以置信地望向城下。
---
黄忠惊叹道:“早闻曹烁力大无穷,堪比吕布之勇,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他随即疑惑地看向诸葛亮:“军师此前说曹烁正率主力攻打柴桑,怎会现身于此?”
刘封闻言一颤,同样望向诸葛亮。诸葛亮肃然道:“柴桑必是曹仁打着他的旗号虚张声势,其真正目标实为樊城——曹烁要从北面突袭荆州!”
此言一出,城头守军哗然,刘封与黄忠俱是变色。
曹烁的声音如雷炸响:“刘封!刘备假仁假义,收养你不过因膝下无子。待他亲生骨肉长成,你这养子必遭鸩杀。此刻归降尚可活命,若执迷不悟——”他猛力一攥,王威头颅登时爆裂,血雾四溅。
这骇人场面令守军胆寒,刘封更是浑身剧颤——不仅因血腥杀戮,更因曹烁字字诛心,直戳他身为养子的隐痛。
诸葛亮厉喝惊醒他:“大公子莫中离间计!主公既行收养之礼,便是视如己出!”刘封猛然回神,怒指城下:“曹贼安敢污蔑我父!我誓取你首级!”
见刘封表态,诸葛亮暗自松了口气。曹烁冷笑:“冥顽不灵的蠢货!”
**
曹烁面露轻蔑,手中天龙戟直指前方:“愚不可及!今日便送你去给刘备陪葬,顺便灭了你们寇家满门!”
杀意凛然的话语落下。
曹烁调转马头,踏过王威的尸首,扬鞭绝尘而去。
刘封竟被这气势所慑,脸色煞白,呆立原地目送曹烁远去。
“放箭!给我射死那曹贼——”
直到曹烁身影消失,刘封才如梦初醒,暴跳如雷地嘶吼着。
** 兵士慌忙射出的箭矢,却只追上了曹烁远去的烟尘。
“孔明军师,你的阵法已破,王威所部全军覆没!”
“照你的计策,我军折损三千余人,如今该如何收场?”
刘封满腔怒火,直指诸葛亮。
诸葛亮默然不语。
黄忠叹息道:“曹烁既已亲临樊城,我军又遭重创,依老将之见,当速请主公率大军来援。”
“看来只能如此了。”
刘封面露不甘,正要下令求援。
“且慢!”
诸葛亮突然劝阻:“主公将樊城托付于大公子,正是对您的信任。若因此战失利便求援,岂非辜负主公期望,更令他人轻视公子能力?”
刘封猛然醒悟,握拳道:“军师明鉴!军中多有轻视我年少者,若此时求援,正合他们心意。”
诸葛亮暗自松了口气。
他主动请缨辅佐刘封守城,却接连失策反被曹烁所算。若刘封求援,不仅少主威信受损,他这位军师亦将颜面尽失。
这番私心,自然不便明言。
黄忠急道:“如今曹烁亲率大军压境,我军伤亡惨重,不求援又能如何?”
刘封神色一紧,目光急切地望向诸葛亮。
我军虽因战事损耗,现存七千精锐尚可一用。
曹军虽兵至樊城,然兵力仅两万有余,不足为惧。
孔明执扇轻摇,淡然道:“某有一策,可挫曹军锐气,助少将军重振威名。”
少将军眸光顿亮,忙问:“先生有何良策?”
羽扇遥指黄忠,孔明微微一笑:“此计成败,全系于汉升老将军。”
黄忠愕然:“某?”
少将军亦不解:“此话怎解?”
孔明娓娓道来:“汉升乃黄氏族人,与黄家家主黄承彦为宗亲。今承彦之女月英侍奉曹烁为妾,部分黄氏族人已私通曹军。若请黄公开路,引汉升假降,曹贼必不疑有诈。届时,老将军可临阵反戈,吾另有后计,破敌易如反掌。”
少将军击掌赞叹:“妙计!黄氏与曹烁既为姻亲,此计焉能不成?先生智谋,当真名不虚传!”
孔明笑而不言,仅以羽扇掩面。
少将 ** 向黄忠,肃然道:“此事便托付老将军了。”
黄忠犹疑:“以此计取胜,未免有欠磊落。”
少将军一时语塞。
孔明正色劝道:“曹贼凶 ** 诈,我辈不过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局为重,还请将军莫因小节误事。”
黄忠仍眉头紧锁,进退两难。
诸葛亮还欲再劝。
“黄汉升!”
刘封已按捺不住,冷喝道:“父亲不在,我便是你的主上!今日以主公之命令你,速去诈降曹贼,不得抗命!”
黄忠眉头紧锁。
他年近六十,乃荆州宿将,素有名望,即便刘备亦以礼相待。
刘封不过初为养子,竟敢以主君自居,强令他行此违心之举。
黄忠心中怒意难平。
“老将军一生磊落,亮深知。”
“然今之敌,非君子也,乃奸诈暴虐之曹烁!”
“对此等恶徒,何须拘泥手段?”
“为护荆州万民,任何计策皆不为过,此乃大义所在!”
“望老将军以苍生为念。”
诸葛亮言辞恳切,暗中向刘封递去眼色。
刘封当即附和:“黄老将军,为救荆州百姓,还请暂忍委屈。”
二人软硬兼施,黄忠只得沉默抱拳:“大公子既以主公之令相迫,老臣遵命便是。”
刘封暗自松了口气。
诸葛亮高声道:“来人,速请黄公入城议事!”
胁迫已成,二人相视而笑。
太史慈满脸疑惑,眉头紧锁。
营帐内众将领齐声附和,催促立即出兵。
诸位不必担忧,刘封与那诸葛孔明不见真章岂会低头?他们断然不会急着向刘备求救,我们有的是时间。
曹烁轻抿杯中美酒,神色从容。
众将面面相觑,仍显犹疑。
太史慈忍不住追问:若樊城失守,襄阳便门户大开,刘封与诸葛亮怎敢如此大意,不向刘备求援?
德纲,你来说说。
曹烁目光转向曹操。
曹操早已习惯这般考问,只得挠头苦思。
沉吟良久,他面露难色:在下愚钝,实在想不透刘封与诸葛亮为何不求援。
见无人领会其意,曹烁轻叹一声,放下酒杯。
那刘封向来刚愎自用。
如今刚被刘备收为义子,又受托守此重镇,必是急于证明自己,建立威信。
这才几日便折损数千兵马,非但未能建功,反倒颜面尽失。
诸位且想,他岂会甘心认输,去向刘备求援?
曹烁寥寥数语,便将刘封心思剖析得明明白白。
曹操若有所思,恍然道:原来如此!刘封定是想挽回败局,重建威信后才会禀报刘备。
话音未落。
诸葛亮当年在江东就屡次败于大将军手下,如今在樊城又被识破计谋,同样颜面扫地。
他必要再施计策,胜过大将军一回,才能保住卧龙之名!
故而他也与刘封一般,不会急于求援。
不待曹烁点明,曹操已然道破诸葛亮心思。
不错不错,德纲已懂得举一反三,大有长进。
曹烁含笑赞许,显得颇为欣慰。
这声孺子可教却让曹操哭笑不得,只得在心中又默默记下一笔。
帐内众将的目光渐渐从困惑转为明悟。
太史慈抱拳道:即便刘封诸葛亮暂不向刘备求援,末将以为我军也不该按兵不动。必须尽快行动,迅速攻破樊城。
子义不必着急。
曹烁重新端起酒杯,冷笑道:我料那诸葛村夫很快又会耍花招,到时正好将计就计攻破樊城。
话音刚落,亲卫进帐禀报:黄承彦夤夜前来求见。
黄承彦?那不是黄月英之父,大将军的岳丈吗?
诸将面面相觑,眼中尽是疑虑。
诸葛村夫的计策来得倒快...
曹烁轻声自语,随即挥手道:让他进来。
站在近处的曹操听得真切,不禁皱眉低语:黄承彦与诸葛亮的计策有何关联?诸葛亮的计策又与我何干?
不多时,帐帘掀起,黄承彦迈步入内。
抬头看见曹烁的刹那,他心中百味杂陈。当年曹烁强闯水镜书院掳走黄月英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令黄家蒙羞的奇耻大辱。
这些年来,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洗雪前耻。正因如此,才会应诸葛亮之邀,强忍屈辱前来曹营。
贤婿别来无恙啊。
黄承彦敛去复杂心绪,笑呵呵地拱手行礼,一开口便直呼。
这声称呼让曹操与诸将立时明白了他的来意。
曹烁此举意在拉拢黄承彦,想借联姻之谊收服黄家势力!
黄氏乃荆州望族,若能自愿投诚,对稳固荆州局势大有裨益,实乃良机……
曹操心中暗喜。
曹烁面色不改,锐利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戒备。
他悄然启动天赋。
直视黄承彦双眼,瞬息间便洞悉其真实想法。
诈降!
这个念头在黄承彦心底昭然若揭。
老匹夫,竟敢在我面前做戏!
好,本将军就陪你演到底……
曹烁暗自冷笑。
突然收敛笑意,眼中杀意迸发,厉声喝道:来人!将这老贼拖出去处以车裂之刑!
黄承彦大惊失色,双腿发软险些跪倒。
黄承彦完全懵了。
他好歹是曹烁岳丈,今日屈尊前来投诚,就算不受礼遇,也不该遭此对待。
岂料这女婿竟要将他五马分尸!
曹操同样困惑不解,想不通儿子为何要杀岳父。
曹大将军!我女儿毕竟是你妾室,我是你岳父,你怎能如此待我?
黄承彦回过神,又惊又怒地质问。
曹烁冰冷道:老东西!你奉诸葛孔明之命前来诈降,真当本将军看 ** 吗!
黄承彦心神俱震。
他尚未开口表明来意,这残暴的女婿竟已识破他的计谋。
莫非……他能读心?
这个可怕的念头在黄承彦脑中闪现。
许褚挥手示意,白袍卫立即上前擒拿黄承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