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客栈那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阿蛮还在为明天如何“混入”漕帮而辗转反侧,嘴里念念有词,模拟着各种“讲道理”的场景,时而狰狞,时而憨笑。另一边,小泉则已伏案疾书,对着那半张焦黑的药方和师傅的手札,眉头紧锁,开始了解药研制的第一步——理论推演。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清苦和阿蛮脚丫子若有若无的咸鱼味,可谓提神醒脑。
而苏婉清,则在用屏风隔开的另一侧,开始了她的“变装行动”。
当她再次从屏风后转出来时,小泉和阿蛮都不由得眼前一亮。
只见她褪去了女儿家的罗裙,换上了一身月白色的利落男装,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在脑后,露出了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原本柔美的五官,因眉宇间刻意增添的几分英气而显得俊朗不凡。她手中拿着一把合拢的折扇,虽未展开,却已凭空添了几分翩翩佳公子的气度。只是那过于清秀的容貌和窈窕的身形,仔细看去,仍难免让人觉得这是个极为俊美的少年郎。
“哇!”阿蛮张大了嘴巴,围着苏婉清转了两圈,挠着头憨笑,“苏姑娘,你这……你这扮相可真俊!比戏台上的白面小生还俊!就是……胸肌好像不太发达……”他试图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评价。
苏婉清俏脸微不可察地一红,随即用折扇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阿蛮的脑袋,压低了嗓音,模仿着少年清越的声线:“阿蛮,记住,在外人面前,要叫我‘苏公子’,或者‘苏少东家’。”
小泉也笑着点头:“婉清……呃,苏兄这扮相,确实足以以假乱真了。只是这声音……”
苏婉清清了清嗓子,又调整了一下发声位置,再开口时,声音果然更显中性沉稳了些:“无妨,寻常交谈足以应付。若遇深究,便推说偶感风寒便是。”
她不再耽搁,冲两人拱了拱手,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小泉……兄,阿蛮,你们且在此准备,在下这便去‘苏记药材’在锦官城的联络点看看,顺便会会本地的药材同行。”
看着她潇洒离去的背影,阿蛮咂咂嘴:“苏姑娘……不,苏公子这派头,还真像那么回事!比恩公你像个东家多了!”
小泉无语,只能继续埋头研究他的药方。
苏婉清(现在该称苏公子了)出了客栈,径直来到了锦官城最繁华的药材集市。她并未直接去苏家那个小小的联络点,而是先在各家大药铺、药材行门口流连,看似随意地观察,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她很快锁定了一家名为“百草堂”的商会,这里门庭若市,来往的药材商人络绎不绝。她整理了一下衣袍,摇着折扇,从容地走了进去。
商会里人声鼎沸,各种药材的气味混杂在一起。苏婉清目标明确,直接找到了负责接待的管事,递上了一张名帖——那是她离家时以备不时之需准备的,身份是江南“苏记药材”的少东家,苏清。
“原来是苏少东家,久仰久仰!”管事见苏婉清气度不凡,名帖上的苏记在江南也小有名气,不敢怠慢,热情地引她入内奉茶。
寒暄几句后,苏婉清便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向了西南特产药材,尤其是几种药老手札中提及的、可能与“毒宗”炼制毒药或“幽冥花”相关的辅料。
“听闻西南近来有些珍稀药材流出,不知价格行情如何?比如那‘腐骨灵花’的伴生藤,‘七心海棠’的焙干花蕊……”苏婉清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谈论今天天气真好。
那管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没想到这年轻的“苏少东家”竟如此内行,提到的都是些偏门却需求量稳定的药材。他笑道:“苏少东家真是行家!这几味药材,近来确实走俏,尤其是品质上乘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不过货源嘛……有些紧张,大多被几家老主顾包圆了。”
“哦?”苏婉清眉梢微挑,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做出感兴趣的样子,“不知是哪几家商行有如此实力?我苏记初来乍到,也想寻些稳定的货源,价格好商量。”
她谈吐从容,对各类药材的产地、炮制方法、药性优劣如数家珍,偶尔甚至能指出管事话语中一些不太严谨的地方,显得专业而老练。那管事在她面前,竟有些招架不住,不知不觉间便透露了不少信息。
“……主要是‘隆昌号’和‘福瑞商行’吃得最多,”管事压低了些声音,“尤其是‘福瑞’的钱老板,最近可是大手笔,几乎扫清了市面上三成的‘七心海棠蕊’和‘蚀心草灰’,也不知道要用来做什么大买卖……”
‘蚀心草灰’?苏婉清心中一动,这正是师傅手札里记载的,几种烈性毒药常用的稳定剂和增幅剂!大量采购此物,绝非寻常药商所为!
她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是微笑着点头:“原来如此,多谢管事指点。看来这西南的药材生意,水深得很哪。不知可否引荐一下这位钱老板?我苏记初来,正想拜拜码头。”
那管事见这位“苏少东家”如此上道,且看起来财力不俗,自然乐意做个顺水人情,满口答应帮忙牵线。
从“百草堂”出来,苏婉清又走访了几家规模稍小的药行,得到的信息大同小异。“福瑞商行”的钱老板,近几个月异常活跃,大量收购几种特定且偏门的药材辅料,出手阔绰,但行事也颇为神秘,其仓库守卫森严,远超市面上其他同行。
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苏婉清摇着折扇,俊美的“少年”脸上露出一丝运筹帷幄的笑意。
第一步,顺利迈出。一条可能指向“毒宗”物资供应链的大鱼,似乎已经若隐若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