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傅氏”战略的蓝图在董事会上获得通过,如同一声发令枪响,标志着傅氏这艘巨轮正式转向。然而,再宏伟的蓝图也需要最顶尖的舵手与水手来实现。傅天融与何紫妍深知,傅氏过往的家族化管理模式和陈旧的业务结构,其内部的人才储备远远无法支撑起向高科技与绿色产业进军的雄心。破局的关键,在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引入外部最前沿的智慧与力量。
一场代号为“启明”的全球顶尖人才招募计划,在极度保密又高效的状态下迅速启动。这一次,傅氏抛开了过往可能存在的门户之见与论资排辈,给出的不仅是极具竞争力的薪酬,更是前所未有的自主权、充足的科研经费以及一个参与塑造“新傅氏”的宏大舞台。
第一个重磅消息,来自于人工智能领域。
在国际人工智能顶会结束后的第三天,傅氏集团官方突然宣布,国际知名的机器学习专家,年仅三十八岁的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埃隆·李(Elon Li)博士,已正式接受邀请,出任新成立的“傅氏未来科技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并兼任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
消息一出,业界哗然。埃隆·李在深度学习框架优化和边缘计算应用方面建树颇丰,是多家科技巨头争相抢夺的对象。他在接受视频采访时坦言:“傅氏提供的并非最高的薪酬,但他们给了我一个几乎空白的研究画布和坚定的长期投入承诺。更重要的是,傅天融先生和何紫妍女士对技术未来的洞察和转型的决心打动了我。在这里,我的研究可以更快地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的产业应用,这种挑战和机遇是独一无二的。”
紧接着,新材料领域也传来捷报。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在某顶尖国立研究所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高性能复合材料难题的韩立军教授,宣布加盟傅氏,主持新材料研究所的工作。韩教授为人低调务实,在一次小范围的媒体交流中,他提到了关键一点:“傅氏在传统制造业有深厚的积累,这为新材料提供了绝佳的应用场景和试验场。我不希望我的研究成果只停留在论文里,傅氏能帮我实现从‘技术’到‘产品’的最后一步,这是我最看重的。”
与此同时,在绿色能源赛道,傅氏也展现了强大的吸引力。
德国某知名太阳能研究所的首席技术官,拥有二十多年光伏电池研发经验的索菲亚·陈(Sophia chen)女士,被何紫妍亲自三顾茅庐的诚意和傅氏在能源领域庞大的渠道网络所打动,毅然回国,担任傅氏绿色能源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她的加盟,意味着傅氏在光伏技术迭代和储能系统集成方面,瞬间跻身国内一线阵营。
这些领军人物的到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他们不仅仅带来了各自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更以其自身的声望和行业影响力,吸引了更多中青年骨干科研人才和工程师追随而至。傅氏总部专门划出了一整栋楼,按照国际最高标准打造研发中心,实验室里迅速填充起最先进的设备,日夜灯火通明。
傅天融在研究院的揭牌仪式上,对以埃隆·李、韩立军、索菲亚·陈为首的新加盟团队说道:“在这里,没有傅家,只有傅氏。傅氏的未来,不取决于姓什么,而取决于在座的各位,能创造出什么。集团会为你们扫清一切行政和资源上的障碍,你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去探索,去突破。”
何紫妍则致力于构建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尊重科研规律的创新管理体系,确保这些顶尖人才的智慧能够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和转化。
人才的洪流,开始源源不断地注入傅氏这艘转型中的巨轮。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开放、包容、崇尚创新的新文化,正在悄然改变着傅氏原有的基因。这些新鲜的、充满活力的血液,成为了“新傅氏”战略最有力的引擎,也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傅氏的重生,是动真格的,其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