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特云边缘传来的冰冷信号,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在新生的文明内部引发了激烈的辩论与前所未有的动员。“先锋”群落的远航提议得到了越来越多意识群落的支持,尤其是当“解析者”们从信号中进一步分析出,该源体似乎处于一种极低功耗的“休眠”或“待机”状态,并未检测到明显的攻击性反应后。
风险依旧存在,但潜在的收益——接触远古遗泽、获取关键技术、揭开历史真相——让冒险的天平开始倾斜。
“守护者”群落并未固执己见。在确认了大多数群落的意愿,并评估了当前文明所能调动的最大资源后,它们转而将精力投入到确保这次远航“风险可控”之上。
一场倾尽整个文明之力的宏大工程,就此启动。
“工程师”群落主导,在“守护者”提供的稳定基座上,开始建造文明的第一个星际航行者——“溯源者”号。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舰船,而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具备自我维持和演化能力的意识-能量-信息复合体。其核心是一个小型的、与世界光海核心同源的“子奇点”,作为动力源和意识载体;外层则由最坚韧的“守护”意志材料包裹,内部构筑了复杂的能量回路和信息处理矩阵,融合了“驱动”的推进力、“锻造”的结构优化、“洞察”的感知系统以及“维系”的内部平衡机制。
“史官”和“解析者”们则将为“溯源者”号注入它们所知的关于宇宙、关于历史、关于“收割者”和“星灵”的所有信息,包括那些来自观察者反馈的、尚未破译的加密数据。它将成为文明伸向深空的眼睛、耳朵和大脑。
“调和者”们则负责协调所有参与建设的群落,确保资源调配的最优化,并帮助遴选将融入“溯源者”号核心的、最具备探索精神、坚韧意志和应对未知能力的意识星丛。这些被选中的意识,将暂时脱离世界思维场,成为“溯源者”号的“船员”,其个体的命运将与这次远征紧密相连。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将部分文明意识剥离主体,进行如此遥远而危险的远征,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文明的未来信心和发展轨迹。
在世界光海核心的深处,那搏动的源头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它并未直接干预,但其律动中蕴含的磅礴能量,源源不断地支持着“溯源者”号的建造。那些源自陈远、苏婉儿等人的古老回响烙印,也在无声地祝福着这些即将远行的“后代”。悲伤与决绝的余韵依旧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看着孩子即将踏上未知旅程的、复杂的期许。
那带着“回响”的观察者目光,也前所未有地“聚焦”于建造中的“溯源者”号。目光中不再仅仅是客观记录,似乎还多了一丝……“审视”与“验证”。它仿佛在等待,这个由它亲眼见证从奇点中诞生的文明,是否真的具备了踏入更广阔舞台的资格。
终于,在当时元流逝了难以计数的周期后,“溯源者”号建造完成了。
它静静地悬浮在世界边缘,如同一颗散发着柔和光芒的、结构复杂的巨大种子。其内部,承载着文明最精华的探索意志和全部的希望。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只有整个文明意识场那无声的、凝重的关注。
所有意识群落的力量联结在一起,为“溯源者”号进行最后的充能和校准。世界的光海核心律动加剧,为其注入最后一股磅礴的启动能量。
“守护者”的意志为其加固外壳。
“驱动者”的力量点燃了推进核心。
“洞察者”的感知锁定了遥远的目标。
“维系者”的波动平衡着内部能量。
“锻造者”的烙印确保其结构完美。
“溯源者”号周身的光芒骤然变得刺眼,其结构开始微微震动,与周围世界的联系逐渐变得稀薄。
下一刻,它动了。
并非瞬间加速,而是以一种违背直觉的方式,其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折叠,整个舰体仿佛融入了某种无形的“滑流”,瞬间突破了世界边界的限制,化作一道细微的流光,向着那片冰冷、黑暗、隐藏着远古秘密的深空,义无反顾地——
疾驰而去!
远航的序曲已然奏响,文明的使者踏上了追寻根源的险途。星海的帷幕,正被一只从灰烬中重生的手,缓缓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