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下的正式告白,为两人的关系盖上了毋庸置疑的印章。然而,出于对教师身份的审慎,以及对校园环境影响的考虑,白舟和秋飞晚达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在学生们面前,暂时维持一种“低调”的恋爱状态,用秋飞晚戏谑的话来说,就是开展“地下工作”。
但这“地下工作”开展得实在算不上隐秘,反而处处透着欲盖弥彰的甜蜜。
课堂上:
秋飞晚在讲解这课文,讲到动情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窗外,恰好看到白舟正带着高二的学生在操场上体育课。他穿着那身熟悉的白色运动服,身姿挺拔,正在示范跳远的动作。阳光勾勒出他流畅的肌肉线条,专注的神情格外引人注目。秋飞晚的讲解微妙地停顿了半秒,唇角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直到台下传来学生几声压抑的轻笑,她才猛地回神,轻咳两声,强行将注意力拉回课文,耳根却悄悄红了。
而操场上的白舟,在完成示范起身的瞬间,目光也精准地投向了那间他再熟悉不过的语文组办公室窗口。虽然看不到里面的人,但知道她就在那里,心底便是一片安定柔软。
办公室里:
两人依旧是相邻办公室的“好同事”。但白舟去语文组“沟通工作”的频率明显增高,有时是送一份需要语文老师协助审核的运动会宣传稿,有时是“顺便”带来教研组下发的共同学习文件。每次停留的时间不长,话也不多,但那份流淌在彼此间的熟稔与亲昵,却让同办公室的王老师每次都忍不住低头偷笑。
有一次,秋飞晚正在批改作文,红笔没水了,她下意识地嘀咕了一声。坐在她对面的王老师正要开口说自己去借,就见白舟像是早有准备般,从口袋里拿出一支全新的红色签字笔,极其自然地走过去,放在了她摊开的作文本旁。
“刚好多一支。”他语气平淡,仿佛真的只是巧合。
秋飞晚抬头,与他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轻声道:“谢谢白老师。”
王老师在一旁看得直摇头,用口型对旁边的李老师说:“这‘地下工作’,做得跟公开汇报似的。”
食堂里:
他们不再刻意避开同桌吃饭,但也不会显得过于扎眼。通常会和陶西、安主任以及其他老师坐在一起。白舟会默不作声地将自己餐盘里秋飞晚爱吃的菜拨到她那边,也会在她被辣椒呛到的时候,第一时间递上温水。动作自然流畅,仿佛本该如此。陶西几次想开口调侃,都被安主任在桌下用眼神制止了,只能挤眉弄眼地扒饭,觉得这狗粮吃得实在有点撑。
下班路上:
这是他们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不再一前一后隔着遥远的距离,而是自然地并肩而行。他会接过她手里所有的东西,只让她空着手,轻松地走在身边。他们聊一天的工作,聊学生的趣事,聊晚上想吃的菜,聊周末的安排。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长,交织在一起,仿佛再也分不开。
偶尔,在确定周围没有学生的时候,白舟会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手。秋飞晚会微微一愣,随即笑着回握,指尖在他掌心轻轻挠一下,换来他更紧的包裹和一声低沉含笑的警告:“别闹。”
这种介于“公开”与“隐秘”之间的恋爱,像一场充满趣味的游戏,每一天都充满着新鲜的期待与微小的心动。他们享受着这种只有彼此才懂的默契,享受着在众人眼皮底下悄悄传递爱意的刺激与甜蜜。
棒球队的孩子们依旧是他们最忠实的“观众”和“掩护者”。训练时,看到白老师目光又飘向场边,他们会互相使个眼色,偷偷发笑;看到秋老师来送水,他们会齐声大喊“谢谢秋老师”,声音洪亮,带着促狭的善意。
班小松甚至私下对尹柯和邬童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有我们在,绝对帮白老师和秋老师打好掩护!咱们可是专业的!”
尹柯推推眼镜,不予置评。
邬童则懒洋洋地靠在栏杆上,淡淡吐糟:“就你们那恨不得拿个大喇叭喊‘他们是一对’的样子,掩护了个寂寞。”
夜色渐深,白舟送秋飞晚到她公寓楼下。
“明天见。”他看着她,目光温柔。
“明天见。”秋飞晚笑着点头,却没有立刻转身。
两人在路灯下静静站了一会儿,影子依偎在一起。白舟抬手,轻轻将她被风吹乱的一缕发丝别到耳后,指尖眷恋地在她耳廓停留了一瞬。
“上去吧,外面凉。”
“嗯,你开车小心。”
简单的对话,却充满了日常的温情。
所谓幸福的常态,或许就是这样——在阳光下并肩,在夜色里告别,知道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都依然能够见到彼此,在每一个看似平常的瞬间里,品味着独属于他们的、隐秘而盛大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