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香港,咸湿的海风裹挟着寒意,漫过半山豪宅的防弹玻璃窗。书房里,壁炉火光跃动,将陈东年轻的侧影投在摆满账册的红木书桌上。他推开年终报表,指节轻叩桌面,目光投向窗外墨色里点点渔火。
九个月,从二十块港纸到账上近四百万现金。这数字沉甸甸的,却暖不了心底那点寒意——技术这碗饭,光有钱,端不稳。
他合上眼,意识潜入那片只有他能见的湛蓝。光幕流转,“便利贴”三项技术静静悬停。没有犹豫,他直接划出350商币,将普通款和黑科技款配方同时吃下。微胶囊缓释技术的精妙之处在他脑中瞬间清明,但如何让它从图纸走向生产线,是个难题。
真正的选择,此刻才浮现:
一、知识灌输,100商币。 最便宜,但备注里一行小字让他皱眉——“信息过载风险,熟练度需自行提升”。他想起厂里老师傅带徒弟,光知道配方没用,火候、手法差一点,出来的东西就是两样。否决。
二、技术傀儡,600商币。 价格不菲,但目光扫到“附赠全套现实世界合法身份认证”时,他心头猛地一跳。这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最要命的来历问题!一个没有根脚的专家,是颗定时炸弹。
三、技术图纸,1000商币。 最安全,但也最慢。“需自行组建团队实现”——眼下元朗厂里的师傅,连“微胶囊”是啥都未必懂,等培养出能看懂图纸的人,黄花菜都凉了。
账上近四百万现金给他的底气,此刻化作决断的锋芒。要快,要稳,要根正苗红。他选二。
“兑换。”
【确认。消耗600商币。剩余:。】
【生成身份:陈国明,美籍华裔,3m核心实验室前成员,哥大化工博士…】
【文件生成:护照、履历、学历证明齐全。】
书房角落空气微漾,蓝光如水纹散去。一个身着合体深蓝工装、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悄然站立,气质沉静得像口古井。他手边放着一个半旧的牛皮纸文件袋。
陈东没先看人,而是拿起文件袋。指尖触感细腻,是种特制纸张。抽出护照,深蓝色封皮,手感扎实。翻开,美国签证页盖着清晰的出入境章,墨色沉厚。工作证明、哥大博士证书……每一份文件都带着恰到好处的使用痕迹,钢印、签名毫无破绽。
“系统做事,果然滴水不漏。”他心下暗赞,最后一丝顾虑烟消云散。这才抬头仔细打量眼前人。
“技术员A型-07,为您服务。”声音平和,无波无澜。
“以后,你叫陈国明,陈工。”陈东将一沓空白图纸推过去,“天亮前,我要看到全部工艺流程图和设备清单,分普通款和黑科技款,参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明白。”陈工坐下,同时执起两枝笔,左右开弓。笔尖沙沙作响,线条精准如尺规作图,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流程倾泻而出,没有一丝滞涩或修改。
陈东静静看着,心中大定。这钱,花得值。
(数小时后,图纸完成)
天光微亮,陈东审阅完厚达百页的技术文档,按下呼叫铃。
刘律师和阿铁一前一后进来。刘律师一眼看到桌上前所未有的厚厚文件和角落里的陌生男人,金丝眼镜后的目光瞬间锐利。阿铁则悄无声息地踏前半步,身体微侧,已将陈东护在身后,眼神如鹰隼般锁住陈国明。
“介绍一下,”陈东语气轻松,“陈国明工程师,我从美国3m请回来的技术总监。”他将文件袋递给刘律师,“Alvin,这是陈工的资料,工作签证和雇佣手续,你亲自办,要快。”
刘律师快速翻阅,越看越惊:“3m核心实验室?哥大博士?东家,您这可真是……挖到宝了!”疑虑尽消,如此履历,一切非凡才能都有了合理解释。
阿铁肌肉稍松,但眼底警惕未褪。这人太静了,静得不像活人。
陈东将技术资料推向刘律师:“头等大事,全球注册专利。重点保护黑科技的微胶囊技术。”
又转向阿铁:“在元朗新厂区辟两条独立生产线。‘飞鱼线’做普通款,‘金龙线’做黑科技。金龙线执行最高安保,陈工全权负责技术,你亲自挑人看守,没我的手令,一只苍蝇也不准飞进去。”他看向阿铁,目光凝重,“陈工是我们未来十年的技术基石,他的安全,交给你了。”
“明白!东哥!”阿铁沉声应道,将陈国明的样貌刻进心里。
最后,陈东对陈工说:“确保金龙线量产,并为飞鱼线培训出合格的工程师团队。”
“指令确认。”陈工平静应答,随即补充,语气无波,内容却极其实用:“建议差异化包装。普通款经济实用,高级款强调科技感。包装材料需用指定隔氧材料,以保微胶囊活性。”
陈东眼中闪过激赏。这不仅是专家,更是产品经理。这笔投资,超值。
晨光刺破维多利亚港的晨雾。陈东把玩着两版样品,一张明黄普通,一张珠光质感。
低端抢市场,高端立招牌。
而这把耗资六万、来历清白的“技术利刃”,将为他的帝国,劈开最坚实的基石。
远洋轮汽笛长鸣,新一天的征战,开始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