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记得,太子扶苏不仅仅对军功爵制度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更重要的是,他指出了军功爵制度将来可能隐藏的一个严重问题!】
【如果之前秦王嬴政还只是觉得太子扶苏或许有些“自以为是”,并不完全相信他真的能发现军功爵制度未来可能存在的隐患。】
【那么现在,在被太子扶苏的建议深深触动之后,秦王嬴政已在心中承认,自己以前确实是低估了这位聪慧出众的太子扶苏。】
【并且也确实相信,扶苏真的看出了军功爵制度未来可能带来的一场大患。】
【但如果是真的,那这可就不是小问题了。】
【要知道,军功爵制度,是秦国强盛的根本支柱。】
【如果它将来真的存在弊端,那就意味着秦国的立国根基也将面临潜在的风险!】
【这可是关系到秦国未来国运与社稷安稳的大事!】
【所以秦王嬴政的脸色,又怎能不变得更加严峻。】
刚刚还因大秦勋章、靖灵殿、英灵碑之事而热血沸腾的大秦群臣,见到这一幕也不由得冷静下来。
是啊,现在高兴还太早了些。
如果太子扶苏提出的军功爵制度的补充建议真的可行,那是否也意味着,他指出的弊端,同样是真的!
那么,用了上百年的军功爵制度,真的存在隐患!
但若真是如此,为何百年来无人察觉?
这期间,秦国并非没有贤才大能。
有制定军功爵制、令秦国崛起的商君;
有纵横捭阖、破解六国合纵的张仪;
有推行远交近攻、屡败列国的范雎;
甚至还有那位曾为相邦、最后却饮鸩而亡的吕不韦。
这些人物哪一个不是世间罕见的奇才?他们难道都看不出的问题,竟被太子扶苏一语道破?
如此看来,这位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究竟有多聪明,才敢提出这样的质疑!
大秦的群臣,既不愿相信,又不得不开始动摇。
而另一边,原本垂头丧气的张良,虽然依旧瘫坐在地,但那双空洞的眼睛中,却渐渐泛起一丝光亮,目光重新落在天幕中的太子扶苏身上。
万一呢?
万一这位太子扶苏确实看出了军功爵制度的隐患,但却没有找到破解之法呢!
只要军功爵制度确实存在问题,而他又没有应对之策,那么自己复兴六国、推翻暴政的希望,就还没完全断绝!
只是想到自己竟要将“希望”寄托在曾令自己陷入绝望的太子扶苏身上,张良也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带着几分讽刺与无奈。
【“你先前提到军功爵制度未来或许存在一个潜在隐忧,到底是什么隐忧?”】
【秦王嬴政轻轻敲了敲案几,神情凝重地望着太子扶苏问道。】
【太子扶苏罕见地摸了摸头,语气略显迟疑地说:“我也拿不准,这算不算是一个问题。”】
【“前些日子我走访关中,慰问老秦人时,站在田边,看着他们劳作,突然想到了我们大秦的军功爵制。”】
【“然后我想到一个问题:大秦若将来灭掉六国,统一天下,该如何在军功爵制度的框架下,调和秦国旧民与六国遗民之间的关系?”】
【听罢扶苏此言,原本神色肃然的秦王嬴政也微微一怔。】
【好家伙,虽说一统天下是秦国历代国君的梦想,他自己也在全力以赴去实现这一宏愿。】
【但充其量也只是在思索如何攻灭六国,如何统一天下!】
【而他的太子扶苏,竟然已经提前想到,天下一统之后,如何处理六国旧民的问题了?】
【这眼光,未免太深远了吧?】
【扶苏没察觉父王的怔神,继续说道:“等秦国平定六国,天下归一之后,六国原有的土地田产,按理来说自然归属大秦。”】
【“但这些土地,秦国真的能完全掌握吗?”】
【“说得更明白些,这些原本属于六国的土地,大秦该不该分给原来的六国百姓?”】
【“如果不分田地给他们,那六国百姓便无以为生。”】
【“无以为生,就只能流离失所,沦为流寇。”】
【“刚刚平定的六国,恐怕转眼又会烽火四起。”】
【“正面作战,大秦当然能够剿灭这些由百姓转化而来的乱军。”】
【“但如果这些人四处逃窜,作乱各地,即便我大秦派出百万大军,也难以彻底平息。”】
【“因此,对六国遗民使用强硬手段,是行不通的。”】
【“说得更直接些,不给六国百姓活路,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必须给予六国百姓土地,才有可能让他们真正成为大秦之民,也才有可能赢得他们的真心归附。”】
【“但这样一来,又会出现一个问题:六国百姓可能安定了,但秦国原有的老秦人,却可能会心生不满。”】
【“在军功爵制度下,老秦人的田产,是靠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换来的。”】
【“而现在,六国百姓却不用打仗拼命,只需一道诏令就能获得土地。”】
【“这无疑是在动摇大秦立国的根本——军功爵制度,同时也是对老秦人极大的不公平!”】
【“而且,待到大秦统一六国,天下平定之后,除了边疆的蛮夷,其实再无大敌。”】
【“即便有外患,也远不足以支撑六国百万百姓都靠战功来换取田地。”】
【“况且刚刚平定六国,最该做的就是施行仁政,减轻百姓对秦的敌意,使其真正认同自己是大秦之人。”】
【“这个时候,若仍强令他们上阵杀敌、换取田地,只会激起更深的怨恨与反抗情绪!”】
【“于是,大秦便会陷入两难之境:坚持军功爵制度,不给六国百姓分田,他们便会反叛作乱。”】
【“而不坚持军功爵制度,直接分田给他们,那秦国百年来在老秦人心中树立的诚信与制度的公正,便会轰然崩塌。”】
【“从此以后,秦法在老秦人眼中,也将再无威信可言!”】
【“同时,秦国也将失去历代君主辛苦维系的民心根基——老秦人的支持!”】
军功爵体制,等大秦荡平六国、完成天下统一之后,大秦将在老秦人与原六国百姓之间,做出抉择。
这就是我先前看到田地丈量情况,再联想到军功爵制度后,深思熟虑所察觉到的一个潜在危机。
但这个危机要真正显现出来,前提是大秦必须灭尽六国,统御四海。
如今大秦尚未完成统一大业,那么这个隐患暂时不提也罢。
听罢太子扶苏一番分析,秦王嬴政眉头微皱,沉思许久。
他心中清楚,太子扶苏所指出的“在军功爵制度下,如何妥善处理老秦人与六国旧民之间的利益平衡”这一问题,的确极为棘手。
短时间内,嬴政也拿不出一个既能安抚六国旧民、又不损害军功爵体系、同时不寒了老秦人心的万全之策。
不过好在,正如扶苏所说,这个隐患爆发的前提,是大秦真正完成六国扫平、天下归一。
嬴政虽有雄心壮志,确信自己能够达成天下一统,但这绝非一朝一夕三五年就能做到的事。
换句话说,他们至少还有几年光阴,可以慢慢思考对策。
这几年时间里,君臣上下群策群力,或许能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
嬴政心中略感不确定。
再者,比起等到真正统一天下之后,才惊觉军功爵制度之下竟埋有这等隐患,现在提前数年便已察觉,已是幸运至极。
想到此处,嬴政不再纠结,决定暂且将此事搁置,打算回头召集几位心腹重臣共同商议。
他抬起头,望着眼前神采飞扬的太子扶苏,嘴角微扬,笑道:“寡人尚未完成一统,你便已思虑到天下统一之后的事了。”
“不知该说你思虑周全,还是说你太过心急了?”
扶苏露出灿烂的笑容,语气坚定地回应:“六国绝非父王对手!”
“大秦必将在父王的统领之下,实现天下归一!”
“就算六国侥幸苟延残喘,躲过父王的雷霆之威,”
“最终也必将在我的手中覆灭,天下终将由我亲手统一!”
“我深信,用不了多久,秦国历代先王、无数老秦人梦寐以求的东出、强秦、统一天下的宏愿,终将在父王与我两代人手中实现。”
嬴政微微点头,神色中透出一丝自傲与霸气:“寡人亦是这般想法。”
此时此刻,父子二人,眼中尽是天下的轮廓。
至于六国诸侯,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迟早被扫入历史尘埃的残渣罢了。
天幕之上,“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正温情脉脉,互相称许。
天幕之下,真正的秦王嬴政与一众臣子,则是一脸错愕,仿佛还未从震撼中回过神来。
坏消息是,天幕中的扶苏已经察觉到了军功爵制度日后可能会引发的问题。
好消息是,这个问题的爆发前提是大秦必须完成六国扫平、天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