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自然比较偏向于家乡的。”
陈珏笑着说道,而这也是自己心中的本意。
“事实上,我这次回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选选择学派的驻地。”
听到陈珏这么说,孙雨同样露出了笑容。
“那还是希望陈先生能够认真考虑一下我们的家乡。”
“我自然会的。”
陈珏点了点头,接着回答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之后,看到一边陈立峰的暗中示意,便准备离开了。
作为记者,最基础的察言观色自然炉火纯青,虽然心中不舍,但是孙雨还是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结束了今天的采访。
“陈先生舟车劳顿,我们也不便占用太长时间,最后一个问题,作为一名高考的过来人,陈先生对万千莘莘学子,有什么想说的寄语呢?”
此时正值暑假,高考刚刚结束不久,陈珏作为历年来高考最为瞩目者,文学上的成就又是有目共睹,因此这个问题可谓是十分恰当。
听到这个问题,在场的众人都安静下来,经过这一个月的时间,陈珏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的名声可谓是人尽皆知,因此众人也都想知道,此刻陈珏会不会即兴口占一首诗词出来。
中规中矩的问题。
陈珏沉思片刻,开口说道。
“要说寄语,我也没有什么寄语,只能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一番,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说着,陈珏接过话筒,缓缓踱了几步。
众人的目光随着陈珏缓缓移动,却见陈珏缓缓开口道。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读书一定要戒除慌慌忙忙的习惯,潜心体会就会感到兴味无穷。
有些不懂的地方不妨暂且放过,一旦自己有了切身体会的时候立即结合所学,认真思考。
一首简简单单的劝学诗,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并不浅显。
读书不能匆忙急躁,要静下心来仔细品味、琢磨,这样才能体会到书中的趣味和深意,不要走马观花的阅读,这种读书的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对于书中一时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暂时放一放,但对于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内容,则要急切地去思考。
读书不是一味地接受知识,而是要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思考,对书中内容进行筛选和吸收,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读书道理,讲述了一种实用且富有智慧的读书方法和态度。
【出现了,陈珏先生的被动技能,出口成章。】
【这首诗真的不难,但是其中所讲述的道理,就连我都能够明白,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还真是这样,读书最忌讳的就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学习也同样如此,不要慌,不要忙,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要不然只能是空中楼阁。】
直播间之中议论纷纷,现场的众人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种口占成诗的场景,因此还处于震撼之中。
孙雨回过神来,刚刚想要夸赞一番,却只见陈珏继续开口诵道。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又是一首!
这是什么神仙啊!
此刻,哪怕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网友,同样震惊的瞪大了双眼。
【我什么场面没见过(划掉)这种场面我还真没见过。】
【又是一首????】
【???】
【小问号,你是不是有很多的朋友?】
【当我打出?的时候,不是我有问题,而是你有问题。】
【习惯就好,没关就不算开。】
三更挑灯夜读,五更鸡鸣即起,这一早一晚正是男儿读书的好时候。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同样是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的诗句,十分符合陈珏的文风。
不同于上一首讲述学习的方法,这一首诗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劝勉人们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黑发”与“白首”,“不知” 与 “方悔”,“勤学早” 与 “读书迟” 两两对立,构成强烈对比,让人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深刻,同时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同时,又能广泛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陈先生,感谢您的创作,不仅告诉了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更是让我们亲眼见到了您的才气,盛名之下,果然名不虚传。”
只有真正亲眼见到了那种直冲斗牛的才气,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为之倾倒。
这一刻,不仅仅是孙雨,在场的众人绝大多数都成为了陈珏的拥趸。
告别了热情的粉丝,又留下了几个签名之后,陈珏终于登上了等候已久的国悦。
“陈先生果真名不虚传啊,刚刚的两首诗,着实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在车上,吴学忠感慨的说道,虽然在电视与直播之中,不止一次看到陈珏出口成章,但是这些与亲眼所见的震撼,实在是不能相媲美万一。
“吴学台谬赞了,不过是两首随性口占罢了,当不得如此美誉。”
陈珏倒是显得平静,这一个月的经历,这种事情实在是见过的太多了,已经不足为奇了。
“哈哈,说来不怕笑话,这种诗词,我要是能够写出一首,也不算负了此生所学,可惜,在诗词一道,实在是没有什么天赋。”
吴学忠倒是十分洒脱的说道。
“吴学政案牍劳形,身系一省文事,自然没有时间钻研诗词小道。”
“哎,上江自古便是苦寒之地,比不得南方锦绣,也赶不上中原繁华,在文气方面先天便存了劣势,想要奋起直追,谈何容易啊。”
说到这里,吴学忠不免摇头叹息。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如此,也轮不到他来这里做这个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