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吴学忠小小的牢骚,陈珏只能沉默以对。
吴学忠的意思陈珏当然听出来了,无非就是说上江省文化底蕴薄,想让自己将天民学派的驻地放在这里。
只不过,虽然自己也很想这样做,但是还是需要考察一番。
文化底蕴薄有薄的好处,当然同样也有劣势。
而且,这个好处只有自己心里知道,外人看来未必是好处。
并且最终重要的是,一旦天民学派真的成立,今后肯定会吸纳不少人,哪怕是现在,自己还是的征求一番林逸风的意见。
人家抛家舍业的在天下人面前郑重其事的宣布加入自己的学派,自己无论如何也要给他相应的礼遇。
哪怕是明面上的。
看到陈珏沉默以对,吴学忠心中感叹了一声。
如果当初高考之后直接果断接触,现在哪里还有这么多的烦心事?一切不都是水到渠成,甚至自己还能够得到一个坐师的名分,闹到现在,自己还要称呼原来的后学为先生。
这事闹的糟心。
可是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可吃。
先生就先生吧,看到陈珏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对于如此称呼,吴学忠其实是没有什么抵触心理的。
如果境界相差不大,那么还有可能心里升起一些攀比心理。
如果两人之间的境界相差太大的话,那么看着对方,心里就只有高山仰止的敬仰了。
当然,吴学忠是不会承认,这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木已成舟,后悔也没有用的原因。
所谓一名合格的上位者,目光永远要着眼当下,放眼未来。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说服陈珏,将天民学派的驻地,安置在上江。
只是还没有等吴学忠想好要如何联系巡抚,付出何等代价的时候,陈珏便主动开口。
“吴学台切莫灰心,上江省的文治,在这些年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我相信今后在学台的带领下,一定能够继往开来,百尺竿头。”
“多谢陈先生吉言了。”
吴学忠开口道,刚想说点什么,就听陈珏继续道。
“我这里有两句诗送给吴学台,还请学台不要嫌弃。”
听到这里,吴学忠瞪大了眼睛,继而狂喜。
早就听说坊间传闻,陈珏好送人诗,没想到这就轮到我了。
之前写的《赠程处士》《予韩成都游青城书》等几首诗词,自己可是眼馋好久了,没想到幸福来的这么突然,自己这也算能够青史留名了?
没错,现在的士林之中,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那便是想要青史留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获得一首陈珏送出的诗词。
大家都是在文坛混了一辈子的,一首诗词的质量如何,自然是搭眼就能分辨,从陈珏出品的诗词文章看来,每一首都是能够编纂进诗集之中的级别,瑞的是恐怖如斯。
这种创作质量,无论是现在,还是历史之中,都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一首诗词,只要能够达到编纂进入诗集的级别,哪怕是再不出名,也会流传后世,算是名传青史了。
因此,这种消息流传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对陈珏趋之若鹜,变着法的想要邀请到陈珏到自己家乡游览一番,最后再送自己一文半句最好,实在不行,留下几首游记诗词,提到这些诗词的时候,变向的也能提到自己一两句。
只有华国人才能理解,那种对于青史留名的渴望。
现在这种还是消息还是当做谈资一般的小道消息,一旦这种消息随着陈珏作品的增加而遍成共识,那都不敢想象到时候陈珏在华国会获得多高的声誉。
“不嫌弃,不嫌弃,哎呦,这在车上,可惜没有笔墨纸砚,如果写下来的话,那就完美了。”
吴学忠激动的语无伦次,同时又有些遗憾,转身却震惊的看到陈立峰有条不紊的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掏出了一整套文房四宝。
这些可都是宁大姐头交代的事情,跟着陈珏这几天,陈立峰早就习惯了,随时随地就能掏出笔墨来。
略一沉思,一首七绝挥笔而就。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摆脱尘念劳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拉紧绳子、俯下身子在事业上卖力气。
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梅花怎会有扑鼻的芳香。
看着这首诗,吴学忠回想起刚刚的对话,明白这是陈珏在宽慰自己,在上江这个地方主持文教,虽然现在十分辛劳,艰难,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全力以赴的努力下去,总有收获的一天。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两句,实在是太妙了。”
爱不释手的看着这一首诗,凭借吴学忠的功底,自然明白这两句诗的含金量。
恐怕,今后自己的名字,真的要凭借这首诗流传青史了。
将梅花经受严寒与获得扑鼻香气建立因果联系,强调人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收获成功与美好,这种以物喻人,以寒彻骨喻艰难困苦,以扑鼻香喻成功后的美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的文学功底,仿若让吴学忠又回到了第一次看到《爱莲说》的时候。
“寒彻骨” 与 “扑鼻香”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磨难与成就之间的关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以简洁明了的话语传达出深刻的人生智慧,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就是这种感觉,与之前在机场口占的两首劝学诗一样的一脉相承。
“陈先生,受教了。”
放下心中的喜悦,拱了拱手,吴学忠这次真的是彻底的拜服了。
“不敢当,希望学台今后能够尽心竭力,带领上江的文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哈哈,哪怕是为了不让陈先生的这首诗蒙尘,我也必然尽心竭力。”
吴学忠心情大好,朗声应道。
陈珏也笑了起来。
这首诗,虽然是赠诗,能够让吴学忠青史留名,但是也是一种鞭策。
如果今后吴学忠尸位裹素,无所作为,那么这首词必然也会让他沦为笑柄。
我的赠诗,可不是那么好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