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界因为归源帝国的“天下一统”计划,和“多元宇宙聊天室”的出现,而掀起滔天巨浪时,这一切风暴的始作俑者,岳舟,却对外界的纷纷扰扰,毫不在意。
他把自己,完全地,沉浸在了自己的专属实验室里。
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探索未知,更能让他感到愉悦了。
尤其是当他拥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堪称“作弊”般的,研究工具之后。
——高维视野。
这个因为“生命归源”而开启的全新能力,彻底颠覆了他,以及整个帝国科学院,对“科学研究”这个概念的认知。
在过去,帝国的科学研究,虽然已经因为超级计算机“皇后”的存在,而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但其本质,依旧没有脱离一种古老的范式——“黑箱测试”。
他们就像是一群隔着一层毛玻璃,在观察世界运转的孩童。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高能粒子轰击,或者施加超强的电磁场,去“摇晃”这个黑箱。
然后,通过各种精密的仪器,去观测黑箱“掉”出来的东西,比如新材料的宏观属性,或者能量的转化效率。
再通过“皇后”那堪称恐怖的算力,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反向的推演和建模,去猜测,黑箱的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种高效,但终究存在局限性的方法。
而现在,岳舟的“高维视野”,将这一切,都彻底地,改变了。
……
帝国科学院,理论物理部,专属加密会议频道。
岳舟的虚拟化身,正与帝国最顶尖的一批物理学家们,进行着一场线上会议。
“先生,根据您上次提供的,关于‘钇钡铜氧’化合物在低温环境下,原子晶格的实时动态观测数据,我们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一位头发花白,在加入帝国前,就已经在超导领域,钻研了一辈子的老教授,用一种无比激动的声音说道。
“我们一直以为,超导现象的产生,是因为电子在低温下,形成了可以无视晶格阻碍的‘库珀对’。但您的观测数据告诉我们,真相……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的奇妙!”
“在您的‘高维视野’下,我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原子核外,那一片片由无数电子高速运动所形成的‘电子云’。我们发现,在超导状态下,这些‘电子云’,并非是两两配对,而是……形成了一种覆盖整个晶格的,动态的,如同波浪般起伏的,‘集体共振’!”
“它们就像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以一种完美的,步调一致的频率,在整个材料中,进行着无障碍的传递!这才是超导的本质!不是‘配对’,而是‘共振’!”
老教授的话,让频道里的所有物理学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岳舟轻轻地点了点头。
他也想起了自己当初,在“高维视野”下,看到那一幕时的震撼。
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属于微观世界的,秩序之美。
“所以,”岳舟开口问道,“基于这个新发现,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有!”另一位更年轻,思维也更活跃的物理学家,立刻接过了话头,“先生,既然超导的本质是‘电子云的集体共振’,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换一个思路,去寻找常温超导材料了?”
“我们不再需要去苦苦地寻找,能让电子在常温下稳定‘配对’的物质。我们可以去寻找,或者说……去‘设计’一种,本身就具有特殊晶格结构,可以‘引导’电子云,自发地产生那种‘集体共振’的材料!”
“这就像是乐器!不同的结构,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只要找到那个,能让电子‘唱’出超导之歌的,最完美的‘结构’就可以了!”
这个想法,极具开创性。
它将材料学的研究,从“寻找”,提升到了“设计”的高度。
“很好的思路。”岳舟赞许道,“那么,设计的方向呢?你们有头绪吗?”
“有几个初步的方向。”年轻的物理学家,调出了一张复杂的原子结构模型图。
“我们猜测,一种具有高度对称性,并且内部存在着特定‘空腔’的,类似于‘富勒烯’或者‘碳纳米管’的笼状结构,可能最有利于引导电子云,产生我们想要的那种‘共振’。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元素,去‘编织’这种笼子,然后,观察它们的效果。”
“这个工作量,如果用传统的实验方法,可能需要数百年。但现在,有了您的‘高维视野’,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对数万种,甚至数十万种不同组合的,原子级别的‘实时观测’!”
“先生,您,就是我们最强大的‘显微镜’,也是我们最高效的‘实验台’!”
岳舟笑了。
他很喜欢这种感觉。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凭一己之力,去思考和解决所有问题的“孤独先知”。
他将自己看到的东西,分享给这些拥有顶级大脑的科学家们。
而他们,则会以他们的智慧和灵感,为他指出一条条,通往真理的,全新的道路。
他提供“视野”,他们提供“思想”。
这是一种完美的,前所未有的,高效合作模式。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岳舟几乎是“住”在了实验室里。
他就像是一个得到了最心爱玩具的孩子,兴致勃勃地,配合着科学院的各个项目组,进行着各种各样,在过去看来,完全是天方夜谭般的实验。
在材料学组,他可以用念力,像搭积木一样,将不同的原子,“手搓”成科学家们设计出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分子结构。
然后,在“高维视野”下,实时观测这些全新结构的宏观属性和微观变化。
在化学组,他可以完美地,控制任何一场化学反应的进程。
他能看到反应物分子,是以怎样的一个角度,怎样的动能,相互碰撞,然后键合断裂。
他甚至可以用念力,去轻轻地“推”一把,或者“拉”一下,帮助它们越过反应的“活化能”壁垒,让反应的产率,达到理论上的100%。
在生命科学组,他更是如同“上帝”一般。
他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细胞内,dNA是如何解开双螺旋,进行复制的。
他能看到病毒,是如何将其自身的遗传物质,注入到细胞核内的。
他甚至能看到,一个错误的蛋白质链,是如何在细胞内堆积,最终导致细胞发生病变的。
这一切,在过去,都是需要通过极其复杂的间接手段,和海量的数据分析,才能勉强推测出来的东西。
而现在,它们就如同掌上观纹一般,清晰地,呈现在岳舟的眼前。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
不知过了多久。
当岳舟结束了一场关于“利用归源灵能,直接对基因链进行精准修复”的高难度实验,从那种极致的专注状态中,退出来时。
他才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了一丝疲惫。
他摘下连接着各种传感器的头盔,走出实验室,伸了一个懒腰。
“‘皇后’,我这次闭关了多久?”
“先生,您本次在实验室,共计停留了四十一天。”
“四十一天……”岳舟摇了摇头,有些失笑。
他还以为只过了几天而已。
在高维视野的研究中,时间,似乎也变得模糊了起来。
“对了,我闭关这段时间,外面有什么事情发生吗?”他随口问道。
“报告先生。在您闭关的第十天,陛下启动了‘天下一统’计划。目前,该计划已基本完成。全球所有的陆地,都已纳入帝国的实际掌控范围。”
岳...舟的眉头,微微挑了一下。
他调出了全息星图。
果然,那颗代表着这个世界的蓝色星球,已经变得纯净无瑕,再也看不到一丝代表着“未开发”的灰色。
“这么快?”
他确实是有些惊讶。
虽然他知道,以帝国目前的实力,统一全球,只是时间问题。
但他没想到,岳瑾的动作,会这么的果决,这么的……迅速。
“是的,先生。”‘皇后’回答道,“不过,后续的全球基地部署,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们可用的工程机器人和‘开拓者’基地车的数量,还不足以在短时间内,覆盖全球所有重要的战略节点。”
“而且,帝国现有的公民人口,也有些捉襟见肘了。虽然我们不需要他们参与基础的生产建设,但每一个新建立的基地,都需要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管理和科研人员去进行驻守和运营。”
岳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归源帝国,现在就像是一个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但血液还略显不足的巨人。
“人口的问题,不用担心。”他说道,“只要我们的‘洞天核心’,能够铺满这颗星球的每一个角落。要让帝国的人口,在几十年内,翻上几番,并不是什么难事。”
他关闭了星图,心情不错地,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