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舟领着团队,走在脚下那片质感柔软、正进行着微弱起伏的暗红色大地上。
“先生,初步环境扫描已完成。”
始祖法厄同的全息投影悬浮在岳舟身侧,他那张由工程师基因优化而成的面孔上,显露出高度的专注。
他没有表露任何情绪,只是以一个顶尖生物工程师的客观视角,汇报着探测器传回的数据。
“LcL之海成分纯度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七,几乎没有因为四十亿年的时间而发生任何衰变。其内部存在着一个高效的物质自净化循环。
我们初步锁定了一种基于相位薄膜的渗透过滤机制,它能以分子为单位,筛除所有非LcL的标准有机物。”
“空气成分稳定,湿度恒定在百分之七十三点四。
能量源分析显示,穹顶那些发光的生物纤维,其能量来源并非外部辐射,而是与整个黑月的中央动力核心直接相连。
它们就像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负责将中央核心产生的庞大能量,均匀地输送到整个内部生态系统的每一个角落。”
听完报告,岳舟的目光投向了这片巨大空间的中央。
那里,悬浮着一个比这片地下空间更加庞大、更加复杂的造物。
一个直径超过五十公里的、由无数个同心圆环和能量管道构成的、正在缓缓搏动着的巨大心脏。
它的每一次搏动,都引发整个黑月内部空间发生细微的相位偏移,常规仪器无法捕捉其完整数据。
一个为了驱动月球级质量进行星际航行而特制的、经过终极强化的S2机关,以及由它驱动的行星级相位引擎。
“奥特,韦伯,开始工作。”岳舟下达了指令。
他没有让团队立刻靠近那个庞大的核心,而是指向了穹顶垂下的一条直径约十米、看似普通的能量输送管道。
“我们的第一个研究对象,是它。
皇后,调动工程无人机群,准备进行一次非破坏性的活体解剖实验。我需要这条管道的完整三维结构图,以及它的物质成分、能量传导机制和自我修复协议的全部数据。”
“是,先生。”
随着指令的下达,数十架外形类似蜻蜓的帝国工程无人机,悄无声息地从传送平台飞出,迅速包围了那条选定的管道。
“先生,这个决策很明智。”奥特·坎宁安的数据化身,其虚拟眼眸中倒映着无人机传回的实时影像,“这条管道是整个动力系统中,结构最简单、能量层级最低的子单元,相当于整棵科技树上最末端的一根枝桠。对它进行解构,触发整艘播种舰过激防御反应的概率最低。”
无人机群开始作业。
首先,数架无人机的前端伸出高精度能量探针,轻柔地刺入管道黑色的生物外壳。
“探针压力读数已达上限,无法穿透。”负责材料分析的科学家投影,立刻报出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其晶格结构足以在微观层面抵消探针施加的全部压力。
这是一种高活性的生物装甲。它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具备基础判断能力的防御单元。”
“既然无法穿透,”岳舟平静地指令道,“那就切割。韦伯,启动微型空间切割器,功率调整到最低档。从它的修复协议中,解析出它的再生逻辑。”
“明白。”
另一架无人机的前端,亮起了微弱的空间波动。一道比发丝还细的空间裂缝,被小心翼翼地按在了管道的外壳上。
这一次,生物装甲没能抵挡住这种来自更高维度的攻击。
一道长约十米,深达一米的整齐切口,出现在管道表面。
然而,还没等科学家们开始采集样本,切口周围的黑色物质开始向伤口处高速汇集。它们没有进行任何复杂的生物反应,只是粗暴地、简单地,用自身的物质,将那个缺口重新填满。
不到十秒钟,那道深邃的切口,便已经完全愈合,表面恢复了原有的光滑。
“自我修复协议已触发。”奥特·坎宁安的声音响起,“修复指令并非来自中央核心,而是源于损伤信号在细胞间的链式传导。
每一个受损细胞都会向周围的健康细胞发出求援信号,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高效损伤管控体系。这种设计……具备极高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一个分布式的修复系统。”法厄同看着这一幕,眼中闪烁着光芒。
“先生,如果我们将这种损伤信号传导链的基因模块提取出来,与帝国的结构力学和自动化建筑技术相结合,就能创造出能够自我修复的城市、星舰,甚至是机甲。这将为我们的行星殖民模式带来革新。”
“先别急着畅想未来,法厄同。”岳舟提醒道,“先解决眼前的问题。
常规手段无法解剖,增加切割功率,只会触发它更大规模的修复反应,那并非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要的是解剖,不是与它进行一场无意义的消耗战。”
他看着那个已经恢复如初的管道,脑中超高速地运转着。
既然是生物,那就有其运作的规律。
既然是自我修复,那就一定需要能量和物质。
“皇后,对刚才的修复过程进行慢放分析,计算其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报告先生,分析完成。修复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管道内部流淌的能量。而修复所消耗的物质,则是由周围的健康细胞,通过牺牲自身百分之二十的质量,来提供的。】
“拆东墙补西墙。”岳舟立刻抓住了重点,“继续切割。用两组切割器,在同一位置,进行连续的、高频的切割-修复循环。我要看到它的修复极限。”
指令下达,两架无人机立刻就位,开始对同一位置进行反复的切割。
管道一次又一次地修复着自身的伤口,但随着周围健康细胞的质量不断被消耗,它的修复速度开始肉眼可见地变慢,颜色也变得黯淡。
在进行了三百一十七次循环后,那片区域的修复能力,终于达到了极限。
当空间切割器再次划过时,那道伤口没能再愈合。
浑浊的、散发着微光的橙色LcL液体,从切口处缓缓渗出。
“成功了!”观察室内,几位研究员的呼吸明显加快,相互交换了一个确认的眼神。
“微型探针进入,采集内部流体样本,扫描内部结构。”岳舟的指令依旧平静。
一架只有拳头大小的微型无人机,如同敏捷的蜜蜂,瞬间钻入了那个切口。
管道内部的景象,通过无人机的摄像头,清晰地呈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那并非一个简单的中空管道。
其内部,是无数根更细小的、如同神经纤维般的半透明导管,它们互相缠绕,构成一个极其复杂的网络。
而LcL液体,就如同血液,在这些“血管”中高速流动,为整个动力系统输送着能量。
“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超导系统。”
奥特·坎宁安根据实时数据,立刻给出了定义,“每一根纤维导管的内壁,都覆盖着一层特殊的、能够引导能量近乎无损耗流动的生物场。它的传导效率,已经超出了我们对超导材料的所有理论认知。”
“把它取下来。”岳舟下达了最终的指令。
两柄巨大的机械臂从传送平台伸出,同样包裹着微型空间切割场,小心翼翼地从管道上,完整地截取下了一段长达二十米的样本。
至此,对这颗沉睡了四十亿年的行星心脏的第一次微创手术,成功完成。
看着那段被能量约束场牢牢固定住的管道样本,岳舟的目光,缓缓移向了远处那台更加庞大、更加复杂的行星引擎核心。
今天获得的数据,仅仅是一个开始。
这台来自四十亿年前的造物,将为帝国科学院提供长期的研究课题。
岳舟的脑海中,一个全新的蓝图正在成型。
他没有再对法厄同等人畅谈未来的应用。畅想未来是学者们的工作,而他,作为整个文明的最高决策者,更专注于将构想落到实处。
他只是下达了一个具体的短期指令。
“皇后,以今天获取的全部数据为基础,建立新的逆向工程项目组。
项目编号:p-073-m。由法厄同博士担任总负责人,韦伯博士和奥特·老师协同。”
“项目第一阶段目标:在一个月内,将这三种技术——分布式修复协议、生物超导输能系统、以及生物活性装甲,完全逆向工程并标准化,然后,将其降维应用到我们现有的‘开拓者’基地车上。”
“我希望看到,下一代的开拓者基地车,不再仅仅是一个城市级的建设核心。它应该具备改造一个大陆板块的基础生态环境的能力。”
“明白了,先生。”法厄同看着那段管道样本,眼中是无法遏制的、属于顶尖工程师的狂热,“这不仅仅是升级,这是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