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九日的黎明,是在一片死寂中到来的。王庄上空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硝烟和浓重的血腥气,焦黑的残垣断壁在晨曦中如同狰狞的骨架。连续两日一夜的鏖战,让这支临时拼凑的阻击部队几乎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
朱赤靠坐在土地庙半堵残墙下,眼窝深陷,嘴唇干裂,军装上沾满了泥土和已经变成暗褐色的血渍。他刚刚打完了最后一个弹匣,此刻正用一块破布,缓慢而仔细地擦拭着手中的佩剑。剑身映照出他疲惫却依然锐利的眼神。在他身边,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名同样疲惫不堪的官兵,有人抱着枪沉睡,有人默默地啃着最后一点干粮,更多的人则是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仿佛在等待最终的命运。
“军座,统计出来了…”李韫珩的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还能拿枪的,包括轻伤员,一共…一百八十七人。机枪子弹平均每人不到十发,步枪子弹不到二十发,手榴弹…只剩十七颗。巴祖卡…还有最后三发火箭弹。”
这个数字让朱赤的心沉到了谷底。一百八十七人,要面对的是日军一个完整大队近千人的围攻,而且对方还有炮火支援。
“台儿庄方向…有消息吗?”朱赤的声音干涩。
“枪炮声还在继续,但比昨天弱了一些…具体战况,通讯完全中断了,不清楚。”李韫珩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前方观察哨发出了低沉的警报:“鬼子又上来了!”
阵地上残存的士兵们条件反射般地抓起武器,迅速进入各自的战斗位置。他们的动作依旧迅速,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那是看淡生死后的沉寂。
日军的进攻依旧谨慎而致命。他们似乎也察觉到了守军已是强弩之末,不再进行大规模冲锋,而是以精确的狙击和掷弹筒攻击,一点点消磨着守军本就所剩无几的力量和弹药。
“砰!”一声冷枪,一名趴在断墙后的士兵头部中弹,一声不吭地倒了下去。
“轰!”一枚掷弹筒榴弹落在街垒附近,又带走了两名士兵的生命。
伤亡在无声无息中持续增加。朱赤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弟兄一个个倒下,却无能为力。弹药即将耗尽,每一次开枪都必须确保命中。
中午时分,日军似乎失去了耐心,发动了一次连级规模的试探性冲锋。数十名日军士兵在机枪掩护下,嚎叫着冲向土地庙方向最后的防线。
“打!”朱赤亲自操起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弹药已与其他机枪通用),对着冲来的日军疯狂扫射!这是他最后的机枪子弹!
其他士兵们也纷纷开火,用精准的点射回应着敌人的冲锋。
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如同割麦子般倒下,但后面的依旧悍不畏死地向前冲。距离越来越近!
“手榴弹!”朱赤大吼。
仅存的十几枚手榴弹冰雹般落下,在日军人群中炸开,再次阻滞了他们的攻势。但日军的机枪火力依旧凶猛,压得守军抬不起头。
眼看防线就要被突破,朱赤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猛地拔出佩剑,准备发起最后的反冲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咻——咻——咻——”
天空中突然传来了不同于以往任何炮弹的、密集而尖锐的呼啸声!那声音如同百鬼齐哭,令人头皮发麻!
紧接着,在日军进攻队伍的后方和侧翼,爆开了一团团极其猛烈、覆盖范围极广的爆炸!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巨大的冲击波即使隔得很远也能感受到!
这突如其来的、前所未见的猛烈炮火,瞬间将日军的进攻队形炸得七零八落!幸存的日军士兵惊恐地四散奔逃,攻势瞬间瓦解!
“这…这是…”朱赤愣住了,这炮火的密度和威力,远超日军山炮和步兵炮,甚至比他军属炮兵团的重炮还要凶猛!
“是火箭炮!”见识广博的秦风失声喊道,“是苏联援助的喀秋莎火箭炮!我们的援军!是我们的援军到了!!”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南方的天际线上,出现了无数面迎风招展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伴随着震天的喊杀声,如同潮水般的中国军队,从台儿庄方向,向着王庄,向着日军第39联队的侧后翼,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总攻!
“总攻!是我们的总攻!台儿庄赢了!我们赢了!!”土地庙周围残存的守军官兵,先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随即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混合着狂喜、激动和泪水的欢呼声!
朱赤看着那如林的旗帜和汹涌的人潮,一直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巨大的疲惫和喜悦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他几乎站立不稳。他扶着残墙,望着南方,热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赢了!台儿庄战役,赢了!第七十四军,守住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铺平了最后一段道路!
王庄,这颗几乎被鲜血浸透、被炮火碾碎的火种,终于等来了燎原的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