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评论都获得了不少点赞,有不少表示支持的人。
当然很有很多人不同意这些观点,在楼层下面回怼。
一时间,持不同观点的人,在各个评论区吵得不可开交。
「这家店又没把“免费加面”几个大字写牌子挂在醒目位置!而且就算有些店家立了“免费加面”的牌子,那有些顾客腼腆,不好意思开口喊加面,就活该吃不饱了?还有点外卖的怎么办?请问怎么免费加面?」
「如果给男生加量版,那就应该给女生的也是加量!进店的是一群吃饭的人,为什么要分男女?难道吃饭和买衣服一样,需要区分男女款吗?在你根据顾客的性别区别对待的时候,就已经是在性别歧视了!」
「区分大小碗就可以不用免费加面了啊,不管男女都可以按自己的胃口点合适的份量,问这种问题的人,是脑子不好,还是故意杠?」
至于拿鞋子大小码,来比喻餐食分量的言论,争论就更加激烈了。
部分人觉得有道理。
「就是啊!衣服、鞋子尺码不同,用料多少不同,还不是卖一样的价!」
「点赞,我觉得老板这样通过调整分量来平衡成本,同时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很合理呀。」
有不少人觉得这就是偷换概念的说法。
「这逻辑简直是把算盘打到歪脖子树上了!衣服鞋子卖的是设计和品牌价值,无论尺码大小,用料、人工成本都波动极小!衣服鞋子的“大小”不会影响核心它的价值,因为你买的是款式不是用料斤两!但饭菜不一样,消费者买的就是足量的能量和饱腹感,这是最直白的等价交换,你付的钱直接对应能吃到多少东西,每一口都是真金白银的食材消耗,食物的“分量”就是核心价值本身,连基础商业逻辑都搞不懂,还敢谈“合理”?」
更可笑的是,衣服小了能换,你这少了的份量能免费补吗?用卖衣服的歪理来圆缺德的事儿,遮羞布都懒得缝得像样点。
「按你们的说法,自助餐是不是该给女性戴计量手环?健身房该按性别划分器械重量?照这种畸形逻辑,以后呼吸空气都得按性别收税,反正你总能用偏见扭曲一切!」
「真正合理的是按成本定价,商家用“男女份量差异”省成本、赚差价,却让消费者为这种性别化营销买单,这分明是商家的算计,凭什么让顾客接受?」
「建议直接餐厅改名叫“大清食堂”,既搞男尊女卑那套,不如把裹脚布也当桌布,再给女性顾客发三寸金莲餐盘——反正在你们眼里,女性生来就该跪着吃饭。」
「我发现,觉得给女顾客餐食减量合理的大多是男性,我就想问问,这件事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呢?在食堂、餐厅被区别对待的不是你们,你们没有少吃一口,女性想花同样的钱吃正常量的饭,也不是去你们饭碗里抢吃的!我们要求同价同量,又不是要求给你们减量,你们到底哪来的这么多意见?!」
与苏醒互关的那位女性平权主义博主“拿稳素质别放下”就这个话题还专门录了一个口播视频。
她说:『拿衣服鞋子的尺码大小来类比男女顾客的参事分量差异,核心逻辑漏洞在于:将“基于自主选择的规格差异”与“基于性别预设的强制分配”强行等同,这是典型的逻辑错位,甚至可以说是诡辩!』
她说:『衣服鞋子的大小码同价,本质是“同一商品下的多规格适配方案”,其核心是选择权完全在消费者手中——无论男女,想穿S码还是xxL码,全凭自身需求选择,商家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禁止你买大码,也不会因为你是男性就强制你买大码。这种规则的公平性在于:规格差异对所有人开放,且不附加任何身份标签,但按性别减饭菜分量是“我觉得你的性别该吃多少,就给多少”,本质是用性别偏见替你做决定。』
她说:『“女性饭菜分量少”这种现象,是用性别标签取代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哪怕一个女生饭量大到能吃两份,商家也会因为“你是女生”而强行少给;哪怕一个男生饭量小到吃不完一份,也会因为“你是男生”而多给。这里的“分量差异”不是基于个体需求,而是基于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本质是用偏见制造规则双标。』
她说:『更矛盾的是:如果按“衣服鞋子大小码同价”的逻辑套用到饭菜上,合理的做法应该是“饭菜也分大小份,同价,男女都能自由选”——想吃小份选小份,想吃大份选大份,这才叫遵循同一逻辑。但现在的说法却是“用性别定分量”,这等于偷偷把“自主选择”换成了“性别强制”,说白了就是既想蹭“同价”的合理性,又想搞“性别歧视”的特殊化,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
……
苏醒这两天忙得很,发了回应视频后,暂时都没关注网络上的事态发展。
一直到周四晚上,她交了一个单子的稿子,才又看一眼微博。
她看到事态的发展,也有些惊讶,这件事已经上热搜了,排名还很靠前!
除了“拿稳素质别放下”,还有一些博主也就此次事件发表了看法。
“开个面馆儿触犯天条了吗?”已经删除了那条视频,并且发了个道歉微博。
可他那个视频早已被许多人转发、下载过了,现在网上传得到处都是。
他道歉的微博下,也都是一片骂声,最后他还是把评论区关闭了。
还有一些人,跑去这家面馆儿的门口打卡,扔烂菜叶子、臭鸡蛋,然后拍照、拍视频发网上。
苏醒刷到这些人的操作,紧紧皱起了眉头。
她反感店家对女性顾客区别对待的行为,但也同样不喜这些哪有热度去哪蹭,为了流量什么都做得出来的网络蛀虫。
她原本是打算追究店家对她造谣、损害她名誉的责任的。
现在看这情况,店家一家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她就不打算再逼他们了。
不管他发的道歉微博到底有多少真心,她相信这次事件都给了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希望他们以后做生意诚信为本,别再对顾客搞这种性别上的区别对待。
---
ps:大家点点【为爱发电】吧,一个账号可以点三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