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方浪书院 >  且隋 >   第121章 烽燧

翁金河,也叫瓮金河。

这条源自杭爱山脉南麓的河流,道路漫长,将穿极北之境而终归入北方冰海!

舒缓的瓮金河,波光粼粼,清澈见底。

它一会儿东南向,一会儿东北,任性地散漫野流……

离开敖包图,排列成一长串的骆驼拉勒勒车队,沿着瓮金河,不紧不慢地行走在沙漠和荒漠、草场之间。

沙漠、荒漠、草原上的中午太阳,无遮无拦,即使这是四月中下旬,也是毒辣无比。

为了躲避白天正午烈日的威力,勒勒车牛的行动也会很有讲究。

太阳傍西或日暮之前开始行走,行至子夜前,休息。

第二天日出之前,接着行走,直到午前阳光变得强烈前停止……

按照商队随行的勒勒车大伴兼向导的说法,如果是路途遥远的远行,有远行的规矩。

勒勒车队每行走七天,就需要拥有一整天的好好休整。

那一天,得给骆驼、驮马、骡子、牦牛……补充上好的精料。

那一天,所有的勒勒车都需要进行仔细的检修和维护。

那一天,人也需要放松一下,顺便将沿途捡拾起的柴禾,整齐地码放在移动的“仓库”里……

中午的时候,车队准备在瓮金河岸边不远处的一个巨大的土堆下停歇。

那,是一处废弃的汉时大型烽燧,有堡,有结实的土窑。

以往商队到此,都会在里面躲避阴凉,歇息,做饭……

不过,准备在烽燧堡内歇息的车队,很快不得不在老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因为前往烽燧堡内的道路和外围,都被一道拉起的红布条给围上了。

十几个全副武装的突厥武士,正把守在那里。

这些武士,问明商队的来由,检查了通关文书,便让他们另外找地方歇息,也不再理会他们。

突厥人,一点儿也不显得凶神恶煞或者面露歹意。

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忙上前打听,才知道这里暂时被突厥的小吉温可汗和天神教春神宫征用,说什么在进行啥子考察!

向导跑回来,将了解的情况告诉了正在原地等待的李二等人。

没法子,商队只好在瓮金河边一里多远的土台上,建立临时营地并搭起帐篷,准备休息、吃饭和躲避正午的太阳。

好奇的李二、刘文静、李秀宁等人,吃过午饭休息片刻,便信步走出自家的营地。

他们要步行去这个叫瓮金置的烽燧遗迹,准备参观一番。

这也算是来往的大隋中原人,必来此凭吊怀古一回吧!

那些突厥武士,并不阻挡他们进入,只是好意提醒众人,将随身的火种和武器,留在拉起的红线外边。

这里是突厥人的地盘,众人自然没有不从的道理,于是照做。

说实话,在草原上,突厥人对南来北往的商队还是非常友好的,很少发生抢夺杀人的恶性事件。

那种事情,只有呼啸南北、流窜四野的马匪,才会干下。

因为,他们并不依赖于商队的长期贸易共生,一切靠强抢就好了!

李二等人,好奇地进入到瓮金置烽燧堡墙内部。

何谓烽燧?

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

到了阿布前世历史上的唐朝,这个叫法便完全反了过来。

中原文明为了抵抗草原文明的军事入侵,会在边境地带修筑许多可以烽烟示警的碉堡性建筑,是为烽燧。

它们,是传递边境军情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

烽燧,有的修建在长城之上,有的则是独立成堡。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赵、秦等诸侯国,即已开始修筑长城,竖立烽燧。

等到秦始皇嬴政手里,他更是将原燕、赵、秦北边关口塞防串联一起,延袤万余里,屏障中原。

汉武帝时期,为了经营河西,筑城障列亭,护卫丝绸交通。

而后历代至隋,筑垒修葺之事,辛勤不辍!

就是这几年,居延泽地区的塞防有些废驰了。

张掖通守鱼俱罗上任后,似乎也并不曾将此作为防御重点。

他现在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打击和剿灭逐渐兴起的胡人马匪。

奇诡的是,以往闹得很欢的突厥人,倒是安静得出奇。

他们这段时间里,不曾派出一兵一卒越过居延泽,袭扰大隋边境郡县。

这也让许多人,特别是像李渊、李二、刘文静、李秀宁等有想法的人,很是惊奇!

突厥人,改性了?

这一次,几人联袂进入东突厥腹地,就是想看一看,没了都拔汗的东突厥,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同时,最重要的是寻求支援,买马和借兵!

瓮金置,应该是这个地区最大的一座独立烽燧堡。

南指居延泽,北入草原内部。

这地方,应该在西汉时期,还是属于中原王朝的地盘,不过现在早就被废置,成为突厥牧人和过往商旅歇息的临时营地。

瓮金置烽燧的堡门,朝东。

李二、刘文静,徐娘子搀扶着李秀宁,一行四人沿着东南角夯土斜坡,走进早就没了门的堡洞。

过道内,有明显烟熏火燎的痕迹,但好像被人仔细清理过,所以甚是干净。

走进堡内,他们看见了一帮奇装异服的人。

他们,正在分散在堡内各处,手里拿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工具,或挖、或刨、或铲、或掏、或扫……

忙碌得很,甚至顾不上看一眼从堡洞里钻进来的四人。

看这些人忙得认真,无聊的四人便只好静悄悄地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些怪人。

他们的容貌,各不相同!

有的,明显是西域胡人,红头发,蓝眼睛,鹰钩鼻子,个子高大纤细。

有的,明显是突厥人,头发粗黑凌乱,扎着两根小辫分垂两鬓,胡子拉碴。

有的,明显是汉人,眉目清秀,头发结髻,很是斯文……

所有人,穿着既不像胡人、又不像突厥人、更不像汉人的服装。

不是袍服,全是奇特的紧身红色粗布连体衣,遮阳带纱围的帽子、长筒的牛皮底毡靴……

他们的工具,也各不相同。

有杆儿特别长的半圆筒形的铁铲,有精巧的能挖、能铲、能锯的短柄铁锹,有簸箕、筛子、毛刷、水壶、水桶、瓷盆……

这是干啥嘞?

这时,一个才匆匆忙忙但面色平和的壮实汉族小伙,从他们身边走过。

他,也就是看了这四人一眼,便自顾自地就想走开。

“兄弟,兄弟,请留步!”

刘文静老成,主动上前拦住打问。

那汉族青年甚是知礼,站住身形,拱手作揖。

“哦,老先生有礼了,有何事请说?”

话音里,是浓浓的东阿口音。

早年间刘文静游历天下,去过泰山好多回,所以这东阿口音很是熟悉。

“小哥是东阿人?”

“咦,老先生怎么知道?莫非也是俺东阿的?”

“呵呵,非也,在下武功刘肇仁,来此行商路过。当年在贵老家盘桓许久呢!”

“失敬失敬!小弟济北东阿李虎,见过刘先生。”

“啊?”

刘文静大吃一惊,旁边的李二和李秀宁也陡然变了脸色。

李虎,这不是李家老祖的名号,这个粗笨少年竟然冲了老李家祖宗的名讳。

不过,三人很快反应过来,这里是突厥,不是大隋。

再说了,即使是在大隋,叫李虎的不说上万,几千是有的。

李虎,又不是什么皇家贵祖,不能搞为尊者讳那一套!

“怎么了?”

李虎看着众人的颜色,诧异地问道。

“哦,没什么,没什么,听了你的名字,让我等想到老家的一位先人。”

李秀宁这时候说话了。

虽然蒙着面帘,但李秀宁的风姿绝对不是盖的。

见面前的曼妙少女朝自己说话,憨厚的李虎立刻红了脸。

“啊呀,那,那,那冒失了……”

“没什么的,倒是吓着你了,抱歉啊!”

“你怎么从老家跑到这么遥远的地方了?你们这是在干啥?”

李秀宁好奇地问。

美丽的姑娘有着一双迷死人的眼睛,声音听着让人喜悦、舒服。

“小娘子,我愿是流民,是朝廷迁往粟末地的边民,现在是在考古……”

“边民?考古?啥叫考古?”

李秀宁非常惊讶,这个词自己从来没听说过。

站在后边的李二、刘文静、以及旁边的徐娘子非常好奇。

李虎刚要张口回答,远处传来一声叫喊。

“虎子,快点把密封袋拿过来,又出来新东西啦!”

“好的,何大哥,您稍等,这就来!”

说完,李虎朝众人示以抱歉的微笑,然后转身跑远,一溜烟地钻进西首围墙脚下的敞棚。

众人顺着声音看去,只见烽燧脚下忙碌的人堆里,正站起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

他一边拿着毛巾擦汗,一边看着这边。

他见这四人仪态不凡,便小声跟旁边的人交代几句,便跳出土坑,跺跺脚,走了过来。

“各位有礼了,在下辽东何虎,你们这是?”

这一次,是李二出面了。

“打扰了!在下扶风平陵窦氏商号的窦二,这是舍妹窦三娘,这一位是我商号的账房武功刘刘肇仁,还有舍妹好友徐娘子。”

众人见面,纷纷彼此施礼。

都是大隋子民,在这异国他乡见面,都显得很是亲切客气。

何虎朝那堆人招呼一声,便邀请众人进入烽燧西首三间土窑最右边的一间,喝茶聊天。

众人入内,便觉这土窑洞内虽然昏暗,但却是非常深阔宽大、干净整洁。

窑洞内的墙角处,还有一个年久但仍然在使用的炉灶。

炉子内生着火,上面放着一个粟末地产的长提手铁壶,热气正“咕咕”地往外冒。

虽然外边的太阳很晒人,但这土窑洞里很是阴凉,所以生个火倒是显得非常舒适惬意。

何虎,请众人在靠近门口的一块牛毛地毯上落座。

这时,李虎办完事,进来帮忙伺候招待客人。

看不出来,这姓何的却是个会享受的,请大家喝的茶竟然是天下闻名的药王茶——白毛银露梅!

不简单!

据传,这种茶是神医孙思邈培育的一种珍贵养生茶。

早些年,这种茶只是在关中长安一带的贵族圈中流行,可后来孙神医不知所踪,这茶也就断供了。

有人说太白山药王谷碓窝坪人去舍空,药王茶圃也毁坏殆尽,茶树也根苗不见!

而野生的白毛银露梅做出的茶,根本没有那个药效和味道!

可是,不想这两年,市面上又出来了真的白毛银露梅茶。

黑牌!

口味更佳,更适合于冲饮。

但是,和所有打着黑牌旗号的新东西一样,这玩意儿就是个不便宜的货,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家能够享用起的东西。

比起其他类型的黑牌茶叶,这茶更稀罕,也更少!

一道茶,就让做客的四人,对这位看着饱经风霜、面目黝黑、但非常健康儒雅的辽东人,肃然起敬。

众人一边喝着香茶,一边吃着几样突厥人和辽东人才有的干果小吃。

小吃,如油炸奶味焦圈、卖面麻花、芝麻烧饼、乳酥炊饼等。

至于干果,却是李秀宁和徐娘子的最爱,什么盐焗花生、五香葵花籽、原味鹰嘴豆和各种瓜子。

闲聊之间,众人这才明白这帮人是干啥的。

原来,他们都来自东突厥天神教庭的文传院,专门整理和发掘草原上各处文化遗存。

何虎说是要整理陈列出来,以供突厥百姓了解草原、传承草原文化。

这瓮金置,虽是汉时中原遗迹,但现在早就是突厥疆土,所以也在考古之列。

“考古,莫不是金石之说?”

刘文静听了何虎的介绍,不由问道。

“嗯,刘先生大才,考古的确包括金石之类,但绝不仅限于此。”

“除了铭文石刻之类的文字,我们也关注绘画、雕刻、陶铸等,以及民间传说、地下埋藏等。”

金者,主指青铜器及其铭文也!

石者,是指石刻图文,且主要是指石刻上的文字!

金石之学,是华夏考古学的前身,兴起于北宋,汉隋已有。

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

不同于考古学,金石学更偏重于着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金石之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

在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四个做客的人,纵是当今天下博闻广识之士的刘文静,也没有想到还有一门专门来研究这些东西的学问。

真是奇之怪也!

最奇特的是,这种事情没发生在经传文风昌盛的大隋,而是发生在马背猎牧的突厥大地!

这是搞啥嘞?

虽然他们还没亲眼见过这考古是如何个考法,但都明白这事儿是个绝对枯燥但又绝顶风雅之事!

不能经世济宦,但却能明古怀人、厘清正朔、证经补史!

有意义,但没卵用!

但,却真的很具有学问范和风雅范!

特别是对于刘文静和李秀宁这种,爱钻牛角的读书人!

他们对此,都显得很感兴趣。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大唐:迎娶毁容公主,我乐麻了!重生1926:开局深谷野人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我真不是亮剑楚云飞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