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的九月份开始,集团各部门以及获准入驻集团双子座大楼的单位便陆陆续续地搬到了新的办公楼。
只有集团领导以及综合管理部还没有完成搬迁任务,不过也在进行中。
上一次回京,李学武陪同李怀德等人参观了新的办公楼,也看了李怀德的办公室,着实宽敞漂亮。
整座大楼都是由法国设计师牵头,结合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优秀设计师与红星联合建筑的设计师共同完成的设计和装修。
风格自然兼具实用性和现代化,大楼所应用的钢化玻璃和装修材料很多都是进口,造价着实不低。
李学武此次回来依旧没能赶上集团领导层搬迁,他自己当然不会心急,秘书长办公室就在那又丢不了,况且就算搬过去了,又能用咋地。
一时半会他是回不来的,就算是要搬,这边也没什么东西可搬了。
当初的秘书长办公室已经被卜清芳占用了,陈寿芝来了以后她要主动让出来,可陈寿芝没让。
直到卜清芳去联合能源总公司上任,陈寿芝也没更换办公室。
原因很简单,虽然那间办公室较他现在用的宽敞一些,但集团马上就要搬迁到新的大楼,他还费什么事。
不过13号的管委会工作会议的召开地点是在双子座大楼十楼。
为什么是在十楼,而不是同样拥有小会议室的九楼?
很简单,九楼是集团领导办公室楼层,按李主任要求,最好的那间小会议室悬挂的是常委会会议室。
现在上面要求各机关单位积极讨论和探索恢复组织领导架构,李怀德当然能读懂上级的要求和风向。
现在设置常委会会议室是早了一点,但绝对等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用。
再一个,集团目前还没有考察和选出新的d组织成员,所以不方便用。
这里多说一句,如果按照上级要求和指示,恢复组织架构,那么红星钢铁集团会产生几套管理班子?
答案是三套,有意思吧。
第一套就是刚刚提到的d组织架构,要恢复d组会议,恢复结构。
第二套则是现有的,已经使用了三年的管委会组织架构。
第三套则是红星厂正式完成集团化目标以后产生的业务管理架构。
一般来说,第一套组织架构是由书记、副书记和d组成员组成。
第二套都知道了,是由管委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组成。
第三套则是由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总经理助理组成。
第三套组织架构另有副总经理级别的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总设计师。
李学武同老李讨论过相关的组织架构设置条件,以及管理需要。
他给老李提出了一个意见,那就是增设安全总监一职,副总级别。
从他接手并发起红星厂的安全管理革新以来,红星钢铁集团每年的生产事故伤亡人数都在可控范围内。
别看今年冶金厂4号炉发生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但伤亡人数在全年安全生产指标范围内,尤其是比较其他工业企业,那也是遥遥领先的存在。
不用比,也没法比,红星钢铁集团对安全生产的要求非常高,高出了行业标准。
你说4号炉事故的伤亡人数在高标准面前就是个笑话,这李学武承认管理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
开始调查到现在,一直没得出结论,相关的专家已经去了三批次。
李学武在事故调查工作会议上已经强调,要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也要厘清生产事故责任,还要保证后续安全施工保障。这三者并不冲突。
也正是受四号炉安全生产事故启发,李学武这才提议增设安全总监一职,全面负责集团上下安全生产工作。
集团层面增设安全总监,自上而下就要设置安全总监和安全管理员。
要打造安全管理体系,尽最大可能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李怀德当时没有立即否定他的意见,表示会同上级领导汇报讨论。
时间过去了半个月,没听到老李的消息,李学武知道他的这个意见应该是被采纳了,否则早就有消息了。
老李还是一个想干事的人,就是经常摸不着门道,也看不清前面。
他的谨慎让他躲避了许多暗箭,但也失去了很多机遇。
尤其是现在,他是集团的一把手,是顶雷的存在,他哪里敢冒失。
此次集团召开管委会工作会议就是对前一季度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布置安排。
他可以不懂,但不能不知道。
召开工作会议正是要对现阶段重点工作进行集体讨论,并产生一致性意见。
什么叫集体的决策,这就是。
李学武回京期间用了一台小车班的魔都轿车,也就是所谓的“两头平”,空间相对较小,坐着还算是舒服。
韩建昆并没有来接他,而是派了一个年轻的司机,同张恩远一起来的他家。
11月的京城天气早就凉了,不过早晨的阳光也足够温暖,就是没有夏日那般热烈。
家门口道行树已经光秃秃的,环卫工人早早地便在马路边收拾着厚厚的落叶。
估计这也是最后一茬了,往后再想找这么厚的落叶也是困难,树上零散悬挂的几片不成气候。
二丫送他出门,同他询问今晚是否回来吃饭时,白色的哈气从嘴里时不时地冒出来。
并没有很急切地降温,但气温就是越来越低。
“如果我不回来吃饭,会给家里打电话的。”
李学武出了院门,回头同二丫微微点头说道:“记得中午给你小宁姐送的饭菜清淡一点,她胃口不好。”
“我知道了,二哥,您放心吧。”
二丫答应的很痛快,回头看了看院里窗子,李姝和李宁正趴在餐厅的八角窗望着这边。
顾宁比李学武上班要早,早饭吃过便收拾了东西往单位去了。
冬天嫌麻烦,自行车都不骑了。
也是有多嘴多舌的,医院里传闲话,说顾宁是娇小姐,单位距家只有那么一点点还要骑个自行车。
顾宁早就厌烦这些闲话,可在李学武的劝说下还是忍了下来。
也是父亲和母亲不在京城,家里的影响力日渐薄弱,领导对自己的态度也没以前那么积极。
反正是种种原因吧,据李学武说还有社会对阶层的反抗意识和敌视,她都无所谓了。
天气暖和的时候还会骑着自行车,因为那是李学武给她买的。
天冷了怕摔跤,也怕寒风打脸,那就走着去单位。
不过怎么走都比李学武早,只要做手术就得查房,能早一点去还能留出充足的时间询问病情。
这样看来,她比李学武更热爱工作,是当做事业来做的。
李学武完全是把工作当生活里的一部分。
他甚至将陪孩子和家人休闲也当做是生活的必需品,工作和生活分的很清楚的态度着实有点另类。
这个时候讲什么?
讲奉献、讲付出、讲认真工作,唯独不讲偷闲躲懒。
可李学武就是这种态度依然能将工作做的很好,不得不说有的时候还得看能力。
汽车沿着宽阔的马路拐出了东直门,径直驶向亮马河生态工业区。
其实不用看工业区大大的广告招牌,更不用去看周围的建筑物判断是否到了,只需要用心感受。
这个年代的公路施工标准不高,尤其是乘坐减震效果一般的轿车,舒适性削减的很厉害。
但当轿车驶入亮马河生态工业区以后路况感受便不一样了,这里的马路是用沥青混凝土铺就的。
李学武很清楚后世公路铺设标准,在亮马河生态工业区设计和建设之初便提出了这一要求。
亮马河生态工业区所有改扩建和翻修的马路通通按照这一标准施工建设的。
严格的施工工艺造就了平整的路面,汽车跑在上面感受不到一点颠簸。
比较出城时狭窄的道路,一进入亮马河工业便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的不一样。
主干道双向8 2车道,4机动车1非机动车车道的设置至少满足未来50年的交通需要。
就是厂区公路和辅助道路也做到了4 2的设计,汽车和自行车行驶在工业区道路上一点都不拥挤。
尤其是工人新村自去年12月份开始入住以来,今年又完工了一大批住宅楼,工人陆陆续续地搬进了新家。
在服务市场和商业一条街开始营业后,大部分职工和家属都不用再去城里购买商品,大大减少了交通压力。
从工人新村出来就是商业一条街,走到头就是供应和服务市场,生活需要有劳服公司和销售公司支持,哪里还需要往城里跑,反倒是城里人往工业区跑。
以前四九城就这么大,年轻人也好,成年人也罢,放假了都喜欢串门走朋友。
不爱串门的也会去商场逛一逛,即便是兜里没钱什么都不买,也想去见见世面。
现在有更大的世面可见,他们还能错过?
当然了,京城的年轻人肉眼可见的少了,不上学就上班,不上班就下乡,谁敢在大街上闲遛弯。
可亮马河工业区供销市场开业的那天还是吸引了来自全城的目光。
以前有轧钢厂职工亲戚的人都听说了,红星厂给职工的福利待遇非常好,不用票都能买着东西。
那时候光听说了,可供应服务部是在厂区内部,一般人还真进不去。
现在好了,供应服务部搬迁到了供销市场,谁都能去看看热闹。
当然是看热闹,想要买东西还是得拿钱和票。
红星钢铁集团的职工则不需要,他们要带着自己的工作证,以及家用供销簿,登记过后就能用钱买东西。
这可羡煞了那些看热闹的老百姓,因为供销市场里的商品种类同城里的市场一样全。
生活百货样样都有,甚至还能看到自行车和手表的柜台,不用工业票也能买自行车、买手表了?
当然能买,红星钢铁集团销售总公司旗下津门贸易管理中心有相关联合单位以及进口渠道。
自行车不用愁,钢汽生产的摩托车也是紧俏商品,无论是哪个自行车工厂都需要这样的资源。
摩托车更贵,换来的自行车也更多,基本上能满足集团职工的购置需求。
你说我有职工证明,有供销簿,从这里用钱买一台自行车,然后转手卖给亲戚或者朋友赚一笔不合适吗?
当然合适,但这样的买卖十年内你只能做一次。
供销簿会登记你的个人信息,紧俏和受限商品会限制购买年限和次数,自行车就是受限商品,手表也是。
至于说副食品或者食品厂生产的罐头、糖果零食等等,这些不算受限商品,但算紧俏商品。
你可以多次购买,但不能多次大量购买,以食品厂的产能,就算有人偷偷做倒卖生意也不会缺库存的。
其实集团反倒希望这种紧俏物资或者不在紧俏物资范围内的商品能更多地流入市场。
比如汽车,比如五金工具,比如电子产品。
亮马河工业区供销市场里也卖电视机、收音机和洗衣机,且不限制购买数量和次数,你只要花钱买就行了。
销售总公司在城内敞开供应的旗舰店就有两家,谁会来供销市场稀罕这些东西。
他们是不买吗?他们是买不起啊。
东城人来亮马河生态工业区最频繁,因为羡慕,距离近,往来方便。
亮马河生态工业区的整体环境和商业氛围就是比城里要好很多,且亮化工程做的非常到位。
除此之外,安保工作和基础服务工作也很优秀。
这里走不了多远便能看见治安岗亭,亮马河公园还能看见退休工人组成的服务岗。
马路上不见垃圾和杂物,更不见打架斗殴的小年轻,每到周末城里人都会选择来这边游玩。
或是看看河畔花园的景色,泛舟河上,或是品尝这里的美食菜肴,逛一逛现代化的商业区。
红星厂当初所提出的生态工业标准正在被树立起来,这两年有越来越多的单位组织人员来参观学习。
有人说红星钢铁集团在东城外建造了一座卫星城市,可说卫星城市还太小了一些。
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圈起来也才几千亩地,完全达不到卫星城市的规模,只能说标准比较高罢了。
很多人羡慕这里,羡慕这里的职工和生活,就连道路两旁栽种的树木和竖起来的路灯他们都羡慕。
红星钢铁集团将近三年的营收利润全都砸在了基础建设上,这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绩。
一过亮马桥,最显眼的便是桥边竖起来的巨型广告牌,上面绘制的是亮马河工业区宏伟蓝图。
下面用方正的字体写着“亮马河工业区欢迎您”几个大字,即便是夜间也会有灯光照射的清清楚楚。
这个巨型广告牌还是当初周先生来调研时制作的,现在则成了进入亮马河工业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销售总公司已经预定了这个广告牌下一阶段的展示位,只等明年工业区基础建设全部竣工,那块展示牌子撤下来以后,他们便要将产品广告挂上去。
一个月一换,十二个月不重样。
广告牌的后面是供应链仓库区,很大,这里可供汽车、电子、食品等多个类别的供应链共同使用。
对面则是近两年京城最有实力,也最有名气的联合工业医院,这里的名医数不过来,医疗器械和设备全是自港城进口,医疗环境远超目京城所有医院的水平。
凭借这些条件,以及经历过大学习等活动洗礼的京城医院现状,联合工业医院从开始运营到现在,就诊病人成几何倍数增长,到现在已经成为京城接诊人数最多的医院了。
有病人就诊,就有利润产生,医院便有希望早日实现自负盈亏,平稳运营。
这么多人员,这么多机械设备,就连维持医疗环境也是需要资金的,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成。
过了十字路口,不用再往远走,左手边是工人新村甲字住宅区,右手边便是集团的办公大楼集群。
隔着长长的绿化带到了大门口,有保卫敬礼放行,汽车驶入花园式办公区。
没错,就是花园式办公区。
以双子楼左前方临近亮马河的八角厅为起点,沿着主干道一直往东推进,整条线都是河畔花园的范围。
从西往东数,依次是:八角厅、联合工业大厦、工业展览馆和图书馆(俱乐部)、双子座办公大厦、文艺出版社大楼(广播电台和联合工业报)、红星招待宾馆(在建)、河畔花园住宅区(在建)、科技研究院等等。
这些建筑都在一条直线上,是建设在不设围墙的河畔花园内部,后方便是亮马河环绕,风景十分迷人。
李学武的汽车直接开上了双子座办公楼的楼门前,只有集团所属牌照的汽车才有这个权利。
整个亮马河公园是禁止社会车辆进入的,除非是在办公区,且没有临时停车位,汽车都要停在地下。
所以李学武下车以后,司机并不会将车停在门口一直等着他,而是顺序开下站台向地下停车场驶去。
“秘书长好——”
“秘书长您回来了——”
“领导好——”
……
关于对他的称呼,有人同他关系较为亲近,有的人则只是礼貌客气,所以招呼也不一样。
不过李学武的应答都是一样的,微笑点头,或是边走边握手,寒暄几句。
看起来有点像明星见面会是吧,可对于普通职工来说,就算他们在集团工作,领导也是明星一般的存在。
现阶段集团机关职工至少得有两千人往上,加上在这里办公的其他分公司和单位职工,足足得有四五千人。
四五千人里只有十一个集团领导,而且这些领导还不是经常能见到的。
比如说秘书长李学武,没什么重要工作和会议的情况下,一个月也就能见着一两次。
再比如说工会负责人熊本成,想要看到这位老先生完全得看缘分,李主任给的缘分。
李主任不高兴了,你就看不到他,李主任需要他了,你就走运了,见他一次太难,除非是去医院。
其他集团领导也不是常驻在集团办公,或是调研、或是出差,或是休假,没有重要会议凑不全这些人。
集团班子要组织全体会议至少得提前一周准备,否则就有可能产生缺席的情况。
“秘书长好,请这边走。”
负责组织和服务此次工作会议的综合管理部办事员们有不少就站在门口等候着领导的到来。
每到来一位领导,就有早就分好引导任务的办事员主动上前打招呼,引导领导快速进入电梯,直达会场。
前台的服务人员也早就把目光投向了这边,当看见集团领导走过来,齐齐微微躬身问好,态度很是尊重。
李学武看着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标准的服务,看着统一穿着白加黑行政套装的集团职工排队走过职工通道,内心的骄傲油然而生。
这才是现代化的集团企业,是红星标准化管理的典范。
这个年代管理是真能卖钱的,国内也没有几家企业对管理进行过系统化的总结和研究。
而打造出了红星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以后,这方面的知识已经随着技术团队向关联企业拓展。
学习红星钢铁集团的生产,也学习管理,这是抄作业的标准姿势。
曾几何时,李怀德想都不敢想,自己竟然能带出一个如此优秀的队伍,打造出别人敬仰学习的经典企业。
他骄傲啊,不得不骄傲。
“给玉农同志说一下,今天的会议时间有点紧,她的提案要尽量压缩时间。”李怀德从电梯里上来,同身边的秘书刘斌交代道:“能通过最好,不能通过下来再研究,用不着纠缠。”
“是,李总,秘书长来了。”
刘斌眼尖,见着李学武从隔壁电梯出来,轻声给李怀德做了提示。
还没等李怀德说话,李学武已经主动打了招呼。
“李主任,早啊——”
“早,你来的也早。”
李怀德笑着伸出手同他握了握,随后松开示意了楼上会议室的方向说道:“距离会议开始还有点时间,你先休息一会。”
“我先过去看看吧,您先忙。”
李学武知道他是有事情,否则就叫他一起了,说不定会议开始前小范围的要讨论什么议题。
他虽然是班子成员,也是管委会的秘书长,可有些议题老李不带着他也属于正常。
业务、工业、经济相关的议题老李一定会问他的意见,但其他比如宣传、组织、d建等方面的议题就不会问他。
还有一项,关于安全保卫工作老李也是尽可能地不问他的意见。
因为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把李学武从保卫系统挪出来,哪里会让他重新产生影响力。
同李怀德分开,李学武并没有去楼上会议室,而是溜达着找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门口一侧挂着金属标志牌,暗色的底面上面烙印着白色的“秘书长办公室”字样,显得非常现代化。
就连办公室房门都同以往所见不同,因为靠近门把手一侧房门有一道不透明玻璃窗,从上到下。
这种风格的房门在后世已经很常见,但在这个时代无论是设计思维还是玻璃的应用,都堪称突破性的。
为什么办公室的房门要如此设计?
你看位于轧钢厂的办公区就知道了,所有的房门上方都是开了玻璃窗的,最多会用白色纱布遮挡上。
开窗是一定要开窗的,这是规矩。
现在法国设计师将开窗拉长缩宽,形成了如此时尚的造型设计,很得集团领导的认可。
李学武当然也喜欢这样的款式,推开办公室的房门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很多绿植。
同当初他在保卫处工作时的办公室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现在的办公室也布置了绿植。
真的,他完全不知道,甚至是第一次来这间办公室,属实惊喜和意外。
张恩远也很喜欢这间办公室,里面没有装修后残留的异味,墙边还有属于他的一张办公桌。
只不过他也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幸能来这边工作,还得看秘书长给不给他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
他是李学武在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秘书,也是冶金厂的秘书,可不是集团的秘书。
这么说有点拗口,但用组织关系就能讲得通了,他的人事关系是在冶金厂,不在集团综合管理部,明白了吗?
李学武在辽东工作,他完全有资格随着秘书长到任何地方工作,即便是京城。
可秘书长终究有一天是要回到京城,回到集团工作的,到时候他会面临两个选择。
或是由秘书长安排将人事关系调到综合管理部,正式成为集团机关干部,或是留在辽东,在冶金厂任职。
这两种选择都不是由他来决定的,还得看秘书长回京以后怎么安排他了。
不过说这些为时尚早,秘书长刚到辽东工作还没有一年,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回来。
虽然有风头传出来,说集团需要秘书长尽快厘清辽东的工业管理难题,回集团主持工作。
张恩远认为秘书长会逐渐将工作中心向京城集团转移,但绝对不会骤然放弃辽东的工作。
所以他至少还能为秘书长服务两年,两年以后就看自己的表现和成绩了。
“通风效果真好,到底是楼层高啊。”
他打开窗子试了试,冷风瞬间灌了进来,但对冲室内的温度一点都不显得冷。
自从轧钢厂关闭以后,加之亮马河生态工业区重建了供暖系统,在新的办公楼里再也看不到暖气片烫人手的情况,不过室内温度是足够的。
室内供暖主要看三点,一是暖气片摆放的位置对不对,是不是在窗台的下面。
二是暖气管道是否设计合理,三是供暖温度是否达标。
这三点对于工程建设总公司来说自然不是问题,尤其是领导办公室啊。
“竟然是新的皮沙发。”
张恩远用手摸了摸沙发的柔软度,还仔细看了一下。
他不认识真皮和假皮,因为这个时候没有假皮,但凡是这种材料手感的都是真皮沙发。
柔软度自然不用怀疑,红星钢铁集团三产工业有自己的皮革厂和化学厂,皮革和海绵都不缺,沙发当然好。
不过这些办公家具包括沙发在内都不是红星钢铁集团自己制造的,而是茶淀农场的产品。
这么大的集团,要是为了省这么一点钱去自己做沙发,不开玩笑嘛。
沙发是真皮的,大班台前面和后面的座椅也是真皮的,可见集团领导办公室的奢华程度。
班台就不用说了,李怀德的棺材都没有这么大,材料都没有这么好。
李学武并没有坐过去试试,而是看了休息室和独立卫生间,还有满墙的文件柜和地图位置。
布置这个办公室的人一定去过他曾经的几个办公室,很清楚他的需要和习惯。
你看吧,连李怀德的办公室都没有方桌,但在文件柜的拐角处却有一张可铺放地图和设计图纸的方桌。
张恩远很是好奇地把办公室里里外外看了一个遍,李学武却只是简单地转了转便出门了。
他能不能享用这间办公室还得看能不能从辽东回来才行,要是带着成绩和荣耀回来,这间办公室当然是他的。
如果在辽东栽了跟头,那还纠结这间办公室干什么。
永远都不要在办公室上投资,多了也就是准备一双拖鞋,一床临时休息或者值班的行李,其他通通不要。
你搬进来的时候不觉得,但当你搬走的时候,那些东西只会是你郁闷的叠加。
他看了看手上的时间,叫了随后出来的张恩远一起上了楼,会议就在十楼会议室。
-----------------
“五亿六千万的援助只是价值体现。”景玉农在会议上做了解释说明,“我们能拿到多少生产订单还要看一机部是怎么分配的,不可能抢着要。”
“咱们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高雅琴开口讲道:“无论是在运输还是在产品质量上,咱们的产能完全能够满足订单需要。”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看可以主动一些。”
董文学也很认同高雅琴的观点,主动开口讲道:“销售总公司也好,或是集团组织力量,是要把更多的优秀商品展示给相关单位看一看的。”
“嗯,眼见为实,对吧。”
李怀德看了看手里的资料,又看向众人讲道:“五亿六千五的总体订单,我刚开始是有点勉强的。”
他笑了笑,讲道:“既然是援助,那成本压缩的一定非常狠,我都怀疑咱们会不会亏本。”
“还好,咱们有生产优势。”
程开元见他看向自己,微微点头讲道:“在压缩生产成本,优化运输条件的同时,咱们的产品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那就努努力?”李怀德目光扫向了众人,询问道:“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见众人没有说话的,李怀德便也就点头讲道:“请销售处和技术处的同志辛苦一下,尽可能地对接好。”
他又看向了高雅琴讲道:“雅琴同志,你刚从港城回来,一定知道咱们的差距,这个工作交给你。”
“好的,李主任。”高雅琴微微点头应声道:“下来我就联系援办,看看申报产品有没有疑问。”
“好,这个问题就这么地,大家举手表决一下吧。”
李怀德放下手里的文件,看向众人询问道:“不同意援助订单生产扩能增量意见的请举手?”
“好,放下。”他目光扫了一圈,见没人举手,又继续问道:“同意援助订单生产扩能增量意见的请举手。”
齐刷刷,众人都举了手。
本来就不是什么重要的议题,且在以往的办公会议上已经研究过多次了,该有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老李用这个议题开头,也有顺顺利利的意思,今天的议题大家都同意才好呢。
说完了援助安南的五亿六千万订单问题,李怀德按照会议议程,开始了第二个议题的讨论。
“是关于国际饭店工程建设的问题。”
李怀德看了看手里的资料,对众人讲道:“这个项目是9月份立的项,但真正筹划是在今年的五月份。”
他点了点手边的文件,看向众人讲道:“到目前为止,施工依旧停留在基础建设方面。”
“如果冬天不抢工期的话,国际饭店很有可能无法在工期内完成建设。”
“国际饭店带的那两个项目如何了?”
谷维洁开口询问道:“冬天了,亮马河生态植被建设工作是要停了,河畔花园住宅区建设呢?也停了?”
“住宅区那边还没有停工,绿化工程是基本停了的。”薛直夫扶了扶自己的眼镜框,看着手边的资料讲道:“绿化工程冬季施工应该能抢出挖沟的工期。”
“住宅区这边有秋天抢出来的底子,估计干到明年开春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其实最好——”
李怀德微微点了点头,强调道:“国际饭店不算,生态工业区绿化以及河畔花园住宅区的工期只能给到明年的年底,你们工程要做到心里有数。”
“还有。”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他有点了点薛直夫的方向强调道:“不过光干家门口这点活儿,也得出去找点活干,今年国内外的工程都不少。”
“这个建筑工程总公司已经在考虑了。”
薛直夫介绍道:“边疆哈蜜矿业准备开建露天煤矿,建筑总公司和能源总公司都去了专业的团队。”
他看了看李怀德,又看向众人解释道:“我们这一次要在工程建设和能源合作上下功夫,开展多角度、多渠道的合作。”
“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提醒道:“如果咱们手里没有,那就同圣塔雅集团集团协商引进。”
“对,是这样的。”高雅琴附和道:“合作还是要以技术合作为基础,这样才牢靠。”
“综合一下大家的意见。”
李怀德看向薛直夫强调道:“下来你们再想想,提交个全面的报告。”
说完了三合一的工程,老李也算是把这个1350万的工程放过去了,开始关注现阶段重点工作。
“学武同志,你来讲讲吧。”
他点了李学武的名,讲道:“同志们都想听你讲一讲机场收购案和与首汽的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