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倒卖,不是舟艇部队倒卖,而是他们从盐场低价进盐,然后生产腊肉咸鱼乃至咸菜这些,然后以军需发卖出去。
地方上的部队,乃至中央军,以军需名义采卖,然后倒卖至各地,形成一条链条,量已极为庞大,舟艇部队虽出货价廉,但光盐利,便已让他们赚得不少。
林林总总,这几样加起来,便已在购机款之上,不过,手头钱多了也不好,有人打上主意,有人拖着这款子那款子不结,还是花了好,留着咬手。
谈妥后,这位还想搞些真正的水上战斗机、轰炸机来使,询问林默有没有什么可推荐的,或是有什么路子能搞来。
路子,林家这边肯定没有,军机很敏感,目前没有什么好时机,林家投资的企业,最多在巡逻这些上敲敲边鼓,以及做预研之类,还没敢去触碰真正的战斗机、轰炸机,至于水上飞船改的,至多算丢炸弹的飞机。
但法子林默有,让飞机公司,把他们组装的那两款改改,加上浮筒便能当战斗机、轰炸机使,但一想,产能不如留给空军,这么改了,性能肯定会降。
但转念再一想,空军的经费这些也有限,更何况,改成水上飞机,性能降一些,但也有发挥余地,甚至其起降要求低,战术更灵活,存活能力可能更高。
像偷偷窝在前线,哪个犄角旮旯水域,逮住机会便蹦出来搞上一波偷袭,指不定战果更好,空战也一样,找地方窝着,等敌人油弹消耗严重,蹦出来纠缠一波,也够敌人头疼的。
先说战术,一方面,让人能跟上思路,知道该怎么使;另一方面,装备买来,别人打主意之类,也有拒绝由头。
再说如何配置,林默建议,还是该搭配性能更佳的陆上版,当然,如果能快速拆解更换,还不怎么影响性能的水陆共用版,那最好。
最后说的,是具体操作,飞机公司那边,组装已有段时间,应该培养出不少熟手,支援些合格工人技师,应该能再开装配线,加浮筒也不是多高难度的工作,他们能搞定。
另外,林默建议,尽早拍板,并联系沟通妥当,可在交付那些水上飞机时,将外购零件装机运来,尽快组装装备。
不过,舟艇部队又有其他问题,那就是飞行员、机师、地勤这些,不仅战机,飞船也有同样问题,他们缺专业的人操作,他的那些人,搞搞简易飞行器、轻型飞机的维护使用还可以,但这些的活儿,最多打打辅助。
林默想了下,最终给指了路,广东空军驾机投靠那些人,虽然当时,国府给了不少礼遇,但老蒋是很封建的人,行事本质还是封建王朝那套君君臣臣的,这类二五仔,他可不太愿意。
所以最后,这些人并没有被实际安排工作,无奈流落在南京上海,倒不算无所事事,但主要就是混迹在飞行俱乐部这类民间单位的。
如果舟艇部队愿意接纳,可以去接触招揽,不过,汇报招呼肯定要提前打好,不过问题不大,这一次,空军肯定也要扩,掏不出什么人匀给舟艇部队的。
演示至此结束,后面,便是参观试用及谈判等等工作,像蒋校长等人基本都先离席回去了,这让会展筹办负责的各方人马,松了口气。
不过,底下还是外松内紧,尤其特战队的弟兄,林默提前嘱咐过,这种时候,敌人不可能啥动作没有,需格外警惕,现在外松,便是看有没有人按耐不住暴露。
很快,便有人被便衣队员盯上,带去喝茶了,不过都做得很隐秘,尽可能不引起旁人注意,顺藤摸瓜揪了好几个,但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但日本人也是精,居然收买了洋人,让来会场会为其收集情报,口风倒是没多严,曝露狡辩几下,一看糊弄不过去要上手段,立马交代了。
抓是不难抓,但怎么处理却成了难题,处理吧!洋人事实上具备超国民待遇、治外法权这些,正常处理,注定讨不了好还要惹一身骚。
不处理吧!日本人肯定会一而再的、再而三的用这种手段搞你,哪怕能防,也必然把你折腾够呛,牵制很多心力,一个处理不好,后续麻烦一堆。
林默了解完情况,换了个思路,合作,把事儿编写成小说,只不过把内容换成,洋人哄骗忽悠日本人,怎么糊弄骗钱。
如此,既能把事儿捅出去,还能以洋人的名义,扇日谍机关几个大嘴巴子,让他们丢丢人,顺带破坏他们之间的信任基础,免得这种事接连不断。
想到便去做,也不考虑文笔什么的,找来人,便开始大肆编排,着重描写洋人心理活动,如何居高临下、傲慢自大的把日本人当猴耍,而日谍又如何阴险、如何卑微,反正要让日本人看了便血压飚升。
至于洋人,则为他编排好一些假的机密情报,让其送给日谍,顺道把背后那些人给摸出来,看看是否还动用了更多人手。
洋人自然配合,虽然国府优待不会把他如何,但让他多受点罪的胆子还是的,更何况他们自己人会将他保出去,但不代表不会秋后算账,这些他都不在乎,说明就是个顾钱不顾其他的主儿,现在能一鱼两吃赚更多,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很快,东西送出去了,故事也编排好了,这家伙,还得意的让添了更多气人的情节,最后抄写多份,亲自送去了到场一些媒体手上,一时间,不少记者偷偷离去,这新闻绝对够劲爆!
可惜,一事刚了,又再生事儿,在空中表演活跃气氛,拉拉彩烟、条幅这些的简易飞行器,也负责在空中留意会场情况,哪里有状况,赶紧汇报通报。
他们发现,靶场里有几个道士装扮的人,悄悄摸进去,好像测量弹坑的大小,为防打草惊蛇跟危险,并没有靠近查看。
这种时候,谁会进靶场,还道士装扮,这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要不要搞这么明显?一而再、再而三,林默也被惹得有些烦火了。
也不想费劲去查去抓,主要是这些人,防范切割做的很好,之前所抓的,都是接了独立任务前来,上级根本不在本地,除了那洋人,根本没办法顺藤摸瓜。
干脆的,林默直接让重迫击炮再试射展示一番,很快,留在阵地上继续展示的火炮开火了,无数炮弹直奔对方所在靶场而去,据打击观测的回报,直接扬了!
至此,会展场总算安生了,不过在今日份会展结束离场时,又逮了一些人,这些,可不是之前那些送死刺探的家伙儿,而是隐藏很深的潜伏日谍,且身份不一般。
至于怎么把人揪出来的?那就要归功于旋翼机、动力三角翼这两样,除去接送,有邀请函的人,还可免费搭乘二者升空体验,不过用的都是水上起降版。
而水上起降,螺旋桨免不了激起大量微小水珠,尤其频繁起降作业更是如此,而资深老谍,尤其来此被视为龙潭虎穴之地打探时,肯定免不了携带自我了结的毒药,
没太多准备时间,多数不会用牙内藏毒的方式,只能藏衣领,而所用氰化钾毒药水汽一接触,便会反应释放氢氰酸,其易挥发,就是那种苦杏仁气味。
而两款飞行器,空间狭小,与驾驶员是紧挨着的,结果自不用多说,至于为何现在就逮?不再等几天?或者以他们为切入口跟进彻查?
前者,他们是带目的来的,愿意登机的,头天便会登得差不多,等下去意义不大,反而他们随时可能离开或传回消息,谁也不清楚,他们传回去的信息会带来何影响,为避免更多损失,还是先抓为敬。
后者嘛!有上述原因,但更重要的,这些不是潜伏进军方的人,也应该主要是刺探军事方面情报的,在即将开战前夜,他们的威胁极大。
那不更应该顺藤摸瓜扩大战果?非也!捣毁谍网是一种法子,他们撤了同样能达到目的,人走了,谍网自然也连带遭受冲击。
现在用的便是后一方案,你顺藤摸瓜,一路穷追猛打,对方可通过你的动向做出很多判断,继而有针对性的做出应对。
但只逮人却不同,尤其是这样无征兆的抓人,他们不知道你能审出多少东西,可能被波及的,皆成为需要考虑撤离的存在。
不撤,后续按口供抓人便是,情报处的审讯能力已得到极大加强,加上黄金私生女故事的传播,信念被动摇,日谍远没曾经硬气,且医疗保障能力大为加强,而且此策略也有的是时间去慢慢磨,所以多数人的嘴都有希望撬开。
撤了,那就可能误伤,没撤全也该抓照样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增加打击效果,以倩报处的威慑力而言,不常搞,此效果便是大概率事件,只不过功劳不太好评估,没有正常大行动来得多。
不过这也不是顾及功劳的时候,战争已近在眼前,这些潜伏在军方,负责搜集军事情报的间谍,理应尽可能进行打击。
所以,他们选择在会展结束,人尚未全部离场时动手,让日谍机关能尽早得到消息,当然,也是在向参加会展的各方势力秀肌肉。
西安之事前,林默往上递交的报告,已有批复,蒋校长准许,情报处可把手伸向,全国各股势力地盘内,只不过,老蒋这边批了,但不代表各方势力会配合,还是需要彰显上一些实力才行。
随后几日,会展算是比较安稳的进行着,整一个星期,会展在第七天中午落下帷幕,整个军展,只算枪炮的话,修械所拿下最大订单,需开足马力全力生产了。
当然,利润并不算高,因为修械所的报价,普遍是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利润区间,这还没算研发、建厂这些成本,最后能覆盖这部分花销已算不错。
当然,指定不可能亏,利润都在将来,武器是耐用品,不说是一锤子买卖,但若想靠售卖赚钱,价格不会有什么吸引力。
真正赚的,是弹药这些消耗品的钱,这才是源源不断的需求,所以在弹药生产上,修械所花了大量心思组建产业链,以及研发了很多易于生产的弹药,就是为以此谋利。
会展结束,收拾好首尾,林默又被戴老板带着,被蒋校长接见并夸了好一通,顺带授予了不少勋章、赏赐等等。
看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作秀,毕竟林默这段时间,从西安一事、到禁烟一事,再到这次的军事展会,个个都是大功劳。
但刚刚才因后方剿匪及改革事宜破格晋升,以林默的资历,再破格不合适,再破格更不合适,所以只能用这些方式进行嘉奖。
另外,此次接见,蒋校长还亲口下达一则指令,做好与日本交战的准备,校长的意思,肯定是做好对日情报工作。
不过,林默打蛇上棍,以修械所为切入点,希望拨付外汇、大洋或一些重要货物,让修械所加紧从国外采购重要设备,并大量储备重要物料。
国府币改后,流通的是法币,虽发行关联外币,且接受兑换,但进口东西,国外的公司可不怎么接受,哪怕接受了,大笔资金,还是会在国府这里兑换,又绕了回来。
修械所若想大量采购,肯定要先同国府沟通得到准许,哪怕手头有银元外币,态度上同样还是端正为好,至于猪鬓桐油及矿产这些可抵钱花的物资,虽是由戴老板管理的投资促产委员会掌控购集,但最终分配依旧需校长签批。
也不知是态度,还是修械所拿出的成果的原因,蒋校长稍加考虑后,便口头同意此事,表示只要数额不是太大,都会签批同意。
林默趁热打铁,表示吃的,也需储备,并推荐了在澳洲布局,已打入国府后勤采购的,赫伯特掌管的食品集团,抓紧时间,大批量往国内输入耐存储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