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除了《甄嬛传》在合作之外。
《典籍里的华夏》还属于是一个没有正规平台播放的节目。
所谓正规平台,指的是电视台,而不是现在的斗音等等这些短视频平台。
虽说现在的《典籍里的华夏》在斗音播放,并且每一集的播放量极其恐怖,比之在电视台的时候还要翻了好几倍,影响力之大,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吴庸就有一个念头。
在斗音播放,或是其他平台播放的,只属于‘网络节目’。
在正儿八经的电视台,才叫‘综艺’。
吴庸放下了手机,砸吧砸吧了下嘴,思索着这事儿,嗨,管他呢。
吴庸又拿起手机,正准备打过去呢。
“吴老师,你打完电话啦?”那边传来声音,是杜教授,看着吴庸点点头,他想了想说:“我们几个聊了会,聊到了宋校长那边,你看,咱们要不要叫下意思意思?”
吴庸顿时乐了,拿起那还没息屏亮着的手机屏幕在杜教授眼前晃了晃。
上面赫然显示名字就是宋校长三个大字的备注。
杜教授也笑,“感情是我多事儿了啊。”摆摆手,“行,你先打,对了,菜已经准备上了。”
吴庸点头,给宋清照打了过去。
央台新闻这可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啊,而且央台新闻播报的几乎都是民生,以及政治类型的新闻。
至于娱乐明星?
花边新闻?
几乎不可能上。
除非是这个明星跟某些敏感东西一同出现,被批判。
而这次,是吴庸第二次上。
这次跟以往不同的是,十分钟的长篇报道,通篇下来,弘扬的全是一种精神,华国百折不挠的精神。
是吴庸在台上铿锵有力的声音。
这道声音,代表了千千万万的学生,代表了民族的未来。
按照以往。
在如此敏感和全网如此大的声音情况下,《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不被打压,吴庸还能有热度,已经是奇迹。
更别说出现在央台新闻频道了。
吴庸不是傻子,没有宋清照,《少年中国说》绝不可能出现在央台新闻,长达十分钟的篇幅。
这对吴庸来说。
简直是又重新镀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履历。
娱乐圈人多少?
整个京大多少牛气哄哄的教授老师?乃至于教育界的大佬?
他们有几个上过央台新闻?
一巴掌能数的出来。
这部分人, 也早已经身居高位,那个不是牛人?
吴庸这次上去,代表着得到了一个某些上头的大佬认可,这种意义,太他吗的不一般了啊。
而这一切。
是宋清照给他带来的。
电话接通。
依旧是吴庸喜欢听的那道声音,“喂,小吴老师?”
吴庸呼了口气道:“宋校,谢谢您。”
对面笑了笑,“这是你应该的,对了有什么事?”
吴庸知道对面不愿意在这方面扯,笑道:“中午请客吃饭,都是咱们院系的人……您这边……”
还没说完。
宋清照微笑道:“我啊,就不来凑热闹了,我来了,你们也不自在,行了,心意领了……”
听着手机里的忙音。
吴庸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