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到宁港上任后,唯一能做的,就是拒绝将仅剩的半死不活的酒厂卖掉,将其改造成政府占大股的股份制企业。事实证明,何强这一决定是正确的。酒厂改制后,不但没有垮掉,反而焕发了生机,后来还成功上市,产品“宁港大曲”,成了省优名酒,宴席宠儿,行销全国。
何强的小车经过化肥厂旁边的公路时,突然厂区传出两声连环爆炸,强烈的震动,将何强的小车向上颠了几颠,仿佛发生的是一场小型地震。
何强大吃一惊,他想到几天前县委县政府刚刚开过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对所有生产企业,尤其是化肥厂、农药厂、纺织厂、水厂、酒厂、建筑等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企业,还专门点名,不仅要求这些企业自查自纠,而且近期县安监局还将进行抽检,一旦有企业被查出安全隐患,不管涉及到哪家企业,将一律停厂整改,验收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而像化肥厂这样的企业,一旦停工,反应炉等容器中的原料,将会作废,损失至少数十万元。
何强现在无法确定该化肥厂有没有自查自纠,也不知安监局有没有工作人员过来,过来后到底有没有发现问题,并开出整改罚单。
既然事故发生了,那就说明这项工作没有做好,至于是谁的责任,谁的责任更大,这个只能等到事故调查后再说,何强现在根本顾不上理会这些。
何强连忙将车速减慢,转头看向厂区。就见有一个车间,冒出浓浓黑烟,何强的车处在下风,很快便闻到一股辣眼刺鼻、影响呼吸、令人作呕的气味。
何强首先担心的是人员伤亡,他立即将车开往厂区,将车停在大门外,然后带上银针盒、水杯和口罩,跑向厂门。没想到门卫认不得他,坚决不让他进去,说厂里出了事故,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厂区。
何强只好拿出工作证给门卫查看,门卫看到工作证上的姓名和职务,吓了一跳,一边跟何强打招呼,一边跟厂办通话。这时厂办的人都跑向出事车间,办公室根本无人接听电话。这时其中一个年长的门卫胆子大点,不等领导同意,就将何强放进厂区。
此时的厂区一片混乱,就像末日来临时的情景,大家都在匆匆忙忙,惊惶失措。何强拦住一个年轻职工,问是哪里发生爆炸,他说,是整备车间出事了,可能是粉尘爆炸。何强问,有没有人员伤亡。对方看到何强面孔陌生,没有再搭理,调头跑远了。
何强要去的整备车间,外面已经戒严,警戒线外,围着数百名观望的职人。
何强从人群中挤进去时,厂里的保卫人员一时没有认出他,坚决不让何强继续向前。何强就问厂里的哪位领导在场,他要见面。保卫人员听到何强的话,感觉莫名其妙,并不想理睬。
很快有职工认出何强,连忙向保卫人员介绍。保卫人员大吃一惊,确认何强身份后,立即把在一边指挥的副厂长钱军叫到何强身边。
钱军一眼就认出何强,心里暗道糟糕,连忙慌慌张张奔跑过来。何强听完对方自我介绍后,问姚湘军厂长是否在现场。钱军说,因为是礼拜六,今天只有他一个厂领导值班,已经电话通知姚湘军,估计他半小时内能赶到。
何强立即询问事故原因及伤亡情况。当着何强的面,钱军不敢撒谎,连忙说:“发生爆炸的车间就是面前的整备车间,爆炸原因还不太清楚,怀疑是粉尘爆炸。车间本来有五十多名工人上班,现在跑出一大半,至少还有十多人留在里面,情况不明。”
何强着急道:“那快点派人进去营救!”
钱军为难道:“现在车间里味道太浓,容易中毒,又不知会不会二度爆炸,谁也不敢进去,只能等消防员过来施救。”
何强担心道:“消防车从县城赶过来,没有十几分钟不会到。届时只怕车间里的人,即便没有受伤,单是吸入有毒气体,也会性命不保。不能等,必须争分夺秒把人救出来!”说完,他用自己茶杯中的水把带来的口罩浸湿,然后戴到脸上,便向车间冲去。
钱军开始并不知道何强想干什么,等到他反应过来,何强已经冲到车间大门口。钱军吓得边追边喊:“何书记,不能进去,里面太危险!”
何强这时一门心思救人,哪里听得进钱军的话?到了大门前,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冲了进去。
见此情景,钱军差点没吓晕过去,可是让他跟着何强进车间,他又没有这个胆量。
围观的职工得知冲进车间救人的竟然是县委书记,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这是一种幻觉。正当他们茫然无措时,何强已经从车间背着一个昏迷的职工出来。
刹那间,人群沸腾了,一下子冲出了十多个热血青年,跟着何强就要往车间冲。何强连忙制止,要他们先准备好湿面巾才能进去,否则救人不成,自己反而会中毒倒下。
何强说了这话,再次转身冲进车间,有几个青年想直接进去,结果只走了几步,便被毒气逼了出来。其他拿到湿巾的职工,相继冲了进去,憋着一口气,寻找受伤的职工。看到这一情形,钱军也只好捂着湿巾,跟着冲进车间。
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很快将车间里受伤的职工全部救了出来。清点人数,这次总共救出十五人,单是何强一人,就背出四人。
经过检查,被救出的十五人中,已经有三人肢体炸残,不幸失去生命。其余十二人,都处于昏迷之中,能否醒来,还是未知数。
何强让大家将昏迷者移到通风处,减少毒气进一步伤害。他同时给部分伤者施针刺穴和胸外按压。经过何强急救,很快有五人恢复神智、清醒过来。在场职工看到这一情形,无不饱含热泪,对何强心生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