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皇帝高洋变着花样玩弄女人,皇太后娄昭君不是太在意。
高洋故意找茬杀害得罪自己的大臣,娄太后也忍着。
在下令杀死高德政全家后,高洋还先后命侩子手锯杀穆嵩,亲手槊刺尉子耀、刀捅穆子荣。
天宝十年,天空出现日食现象。
古人的天文知识有限,日食、月食都被解读为或天子失德、或政令违和、或灾难将起……等等。
宗室元韶是高洋的妹夫,因为讨论日食原因时观点不符高洋期望,高洋就将他下狱。
太史令加油添醋,说这次日食是昭示皇上应该大力除旧布新。
除旧布新?高洋将其理解成铲除元氏宗室。
他下令将44家元氏皇族家人全部下狱待审。
妹夫元韶听到这个消息,绝食而死。
有一次,老将斛律金在调兵问题上回怼了高洋两句,高洋便持槊冲到斛律金身前,以槊指着斛律金,差点刺了过去。
也许是斛律金的镇定唬住了高洋,也许是高洋神志忽然清醒,最后他收槊转身离去。
高洋这次把斛律金这位在军中威望极高、拥趸很多的老将,彻底推到了自己对立面。
这还没完,他接着把杀人目光盯向了自家兄弟,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同母兄弟高演、高湛二人他不敢动,他盯上了异母兄弟高浚、高涣。
高浚是高欢第三子,封永安王,文武兼备。
高涣是老七,上党王,文才武艺还在高浚之上。
高浚、高涣都与大哥高澄亲近,深得高澄器重。因此高洋不能容他们。
高洋找借口把二人关进大牢,锁在笼子里。
一年后,与同母弟弟高湛(老九)一起,亲手烧死二人。
……
高洋的倒行逆施,终于惹怒了皇太后娄昭君。
高欢诸子之中,若论气量、学识、德性,六子高演排在首位。
娄昭君便开始有意识支持高演做某种准备。
高洋有所察觉,发动朝廷全部谏官揭发高演的过错。
结果,竟无人进谏。
高洋无奈,只能作罢。但对高演嫉恨更深。
只不过,高演与自己同母,高洋不敢随便给他罗织罪名。
559年10月,被酗酒磕药玩女人掏空身体的高洋,已经油尽灯枯。
他召来高演,对后者道:老六,二哥我要玩完了。我死后,你若对皇位有兴趣,拿去便是。但请看在同父同母份上,放过太子阿殷一命。
高演自然是使劲叩头,表示绝不敢觊觎皇位。跟真的似的。
10月10,高洋薨逝。年仅31岁。
不久,15岁太子高殷继位。
根据高洋遗诏,尚书令杨愔、领军将军高归彦、侍中燕子献、黄门侍郎郑颐四人,共同辅佐新帝。
杨愔对高洋非常忠诚。
他自己是汉人文官首领,高归彦掌握10万禁军,燕子献、郑颐二人能力很强,按说打理高洋朝廷不成问题。
可是,高洋的两个同父同母弟弟高演、高湛早就起了贰心。
于是,北齐朝廷进入新一轮皇位博弈。
……
新皇帝高殷登基不久,就对两位叔叔的职位作出调整:高演除录尚书事,升太傅;高湛除司徒职,升太尉。
这样的调整,就是剥夺他们的行政实权,虚升为副国级“议员”。
高演、高湛成了两位闲散王爷。
两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何况他们身后还有一位威信极高的太皇太后。
杨愔、高归彦等四人辅佐小皇帝,因为权力分配产生嫌隙。
高归彦不满杨愔分走自己对禁卫军的掌控权,也因判断杨愔斗不过太皇太后支持的高演、高湛二王,于是投靠高演、高湛。
斗争结局最后是:
560年8月,太皇太后娄昭君下懿旨,废掉高殷皇位,降其为济南王,并命高演、高湛保全其性命。
常山王高演即皇帝位。是为孝昭帝。
杨愔、燕子献、郑颐三人被处斩。
一年后(561年),高演堕马摔伤,不久病死。
长广王高湛即位。是为武成帝。
同年,高湛背着娄昭君,秘密处死废帝、侄儿高殷。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北齐皇帝换了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