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晚徐天(或者说徐云)决绝离去,整整六十多个小时,三个女人如同被无形的枷锁困在盛年花园里,谁也没有迈出大门一步。
徐诺芸的状态最外显。她无法安坐,总是在客厅里来回踱步,那晚徐天看向她的最后一眼——冰冷、陌生、彻底的漠视——像一把反复淬火的钝刀子,在她心上来回切割。每一次想起,都带来一阵新鲜的钝痛。她无法理解,那个她看着长大的孩子,怎么会变得如此……彻底。
玲玲则像一尊失了魂的瓷娃娃。她蜷缩在窗边的单人沙发里,下巴抵着膝盖,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一成不变的园景。三天了,她几乎没怎么进食,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吓人。她的右手无意识地、一遍遍抚摸着左手小臂——那是那晚她用力抓住徐天的地方。指尖似乎还能感受到他衣料下紧绷的肌肉和透过来的冰冷体温。他那句“小姐,你认错人了”,还有那毫无波澜的注视,比任何恶毒的言语都更具摧毁力。每一次回忆,都像是在她早已伤痕累累的心上又撒了一把盐,痛得她几乎窒息。她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对她?为什么要替她决定一切?难道她连选择追随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只有小雨,依旧维持着一种近乎诡异的平静。她大部分时间待在露台,坐在一张藤椅上,膝上摊着一本书,目光却常常越过书页,投向不知名的远方。她的脸上没有徐诺芸的焦躁,也没有玲玲的失魂落魄,只有一种深沉的、带着倦意的了然。蕾告诉她的那些事,关于徐云(她心里还是习惯叫他徐云)这十年谋划的核心,关于那份执着背后沉重的砝码,让她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他此刻的决绝和冷漠。那不是逃避,是复仇。一场布局十年、倾注了所有心血和执念的复仇。让他放弃?徐诺芸和玲玲的期待在她看来,近乎天真。她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任何试图靠近、劝解的行为,在他眼中都只是干扰计划的噪音,只会招致更冷酷的驱逐。所以她选择沉默,像一块投入深海的石头,不激起一丝涟漪。她安静地等待,等待他执行完他必须执行的一切,等待时间带来渺茫的、未知的转机——如果那时还有转机的话。
这三天,同样的煎熬也在盛年花园之外上演,只是更加剧烈,更加凶险。
“另一个徐云”——那个被小雨平静目光所唤醒的徐天——像一头挣脱了部分锁链的凶兽,在他脑海中咆哮、冲撞,与他维持“徐天”这个身份外壳的另一个意识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拉锯战。
像是有一把电钻在太阳穴深处持续作业。耳鸣声尖锐得如同金属摩擦。头痛欲裂,让他无法入睡,一闭上眼,就是交错混乱的画面:过去的光影,未来的布局,两个意识在每一个决策点上激烈交锋,试图争夺这具身体的控制权。他(徐天)想维持表面的平静,从计划抽离;他(徐云)则被复仇的火焰灼烧,坚持着推进下一步。无论他们如何在其他问题上艰难地妥协、退让,如留在m市,如帮助郭华年。但一个名字,她存在,像一道无法逾越、无法绕开的铜墙铁壁,横亘在意识融合的道路中央——小雨。
她是两个意识冲突的绝对核心。徐天的理性想要彻底屏蔽关于她的一切,视作陌路;而被唤醒的徐云,却带着无法言说的复杂情绪(或许是爱,或许是更深的什么),强烈地想要撕破“徐天”的伪装去回应,去质询,甚至去……毁灭?这种不可调和的冲突,让每一次思维触及“小雨”这个名字,都如同在意识深处引爆一颗炸弹,带来剧烈的精神震荡和精神上的痛苦。平衡?在这道坎面前,任何平衡都是奢望。
第三天里,两个意识的争斗几乎要将他的精神彻底扯碎。就在他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意识即将彻底沉沦于混乱风暴的瞬间——
一个名字,带着一种奇异的、并非源于两个交战意识本身的牵引力,浮现在他混乱的脑海中。
玲玲。
那个不顾一切冲上来抓住他的女孩。那个眼神里只有他,即使被冷漠刺伤也固执地不肯放手的女孩。她的存在,她的执着,在这一刻,意外地穿透了激烈的意识硝烟。
一个念头,微弱却清晰,如同溺水者抓住的浮木,在混乱的洪流中升起:她……或许是唯一的锚点。
这个念头并非完全来自“徐天”的理性,也并非源于“徐云”的执念,更像是在极端痛苦下,身体本能寻求的一种“稳定剂”。玲玲的纯粹、她的无条件(至少在他看来)的追随意愿,提供了一个暂时避开“小雨”这道死结的、相对“安全”的通道。
他(此刻更像是两个意识在求生本能下达成的短暂共识)几乎是有些机械地、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试探,拿起了手机。
屏幕上光标闪烁,如同他此刻剧烈跳动的心脏。他删删改改,仿佛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最终,一句极其简短,却蕴含着选择的问题被发送了出去:
“你想跟着我吗?无论我做什么?无论我在哪里?”
没有称呼,没有寒暄。只有赤裸裸的、需要对方赌上一切的提问。这既是给玲玲的选择,也是他对自己混乱意识的一次豪赌——他需要这个“锚点”来稳住即将倾覆的船。
徐天闭上了眼睛。他等待着,等待着审判,或者……救赎?体内两个意识似乎也因为这信息的发出而暂时屏息,紧张地等待着回应。公寓里只剩下他粗重而不规律的呼吸声。
盛年花园内,玲玲的手机在沙发角落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
她像被电流击中,猛地从蜷缩的状态弹坐起来,一把抓过手机。屏幕上那个名字——徐云——让她瞬间忘记了呼吸,心脏狂跳得几乎要冲破胸腔。她颤抖着手指点开信息。
那短短一行字,像一道强光刺破了她三天来的黑暗和迷茫。
“你想跟着我吗?无论我做什么?无论我在哪里?”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她心上。没有甜言蜜语,没有解释,只有最残酷也最真实的拷问:你是否愿意接受全部的我,包括你无法理解的黑暗?你是否愿意放弃安稳,追随我去任何未知的深渊?
巨大的酸楚和同样巨大的、几乎让她落泪的狂喜瞬间淹没了她。她没有任何犹豫,不需要任何思考。几个月来积攒的所有委屈、痛苦、迷茫,在这一刻都化为了一个无比清晰、无比坚定的答案。她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戳下,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发送了唯一的、也是全部的回应:
“想!”
徐天几乎是扑过去抓起了它。屏幕上,只有一个字:
“想!”
就在看到那个“想”字的瞬间——
一股难以言喻的、温热的洪流,猛地冲散了盘踞在他脑中三天三夜的、冰冷的混乱和剧痛。那仿佛要将头颅撕裂的头痛,尖锐的耳鸣,瞬间减轻了大半。体内那两个激烈对抗、誓不罢休的意识,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同时按住,那股狂暴的、互相撕扯的力量骤然平息了许多。它们并没有消失,冲突的根源(小雨)依然存在,但玲玲这个简单却无比坚定的回应,像一道坚固的堤坝,暂时阻隔了冲突的洪流,在惊涛骇浪中强行开辟出一块相对稳定的陆地。
一种久违的、近乎虚脱的平静感席卷了他。不是安宁,而是风暴眼中短暂的喘息。他长长地、深深地呼出一口气,那是带着劫后余生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