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田大典的成功,如同一阵强劲的东风,不仅吹散了笼罩在叶家头上的谣言阴云,更将“新军”与“恩赏”这两个词深深烙入了京畿百姓的心中。
叶明借着这股势头,并未停歇,他深知,要彻底扭转观念,巩固改革成果,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撼动那些盘根错节的旧有利益格局。
几日后的常朝,气氛与往日有些微妙的不同。
那些之前还暗地里散布流言的官员,此刻都眼观鼻、鼻观心,不敢与叶明、叶风兄弟有任何眼神接触。
高坐龙椅的李云轩,面色平静,但目光扫过叶明时,微微颔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朝议进行到一半,处理完几项常规政务后,皇帝忽然开口,点名问道:“叶明,新军编练已见成效,北境亦暂告安稳。然强国之本,不止于强军,更在于取士用人。你平日多有奇思,于这选才用人之道,可有见解?”
这话问得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满朝文武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叶明身上,尤其是那些科举出身的文官,更是竖起了耳朵。靖王站在班列中,眼神低垂,嘴角却微微绷紧。
叶明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他知道,这是皇帝在给他机会,也是新一轮较量的开始。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用清晰平稳的语调回答道:
“陛下圣明,国之兴衰,确系于人才。如今取士,多重诗赋经文,固然能选拔文学之士,然于经世致用之才,如精通算学、水利、工造、刑名乃至军略者,却难以尽数网罗。”
他顿了顿,见皇帝并无不悦,继续道:“臣斗胆以为,可在现有科举之外,另设‘专科’,或称‘实务科’。与明经、进士科并行,单独考试,单独录取。”
“哦?实务科?考些什么?”皇帝似乎来了兴趣。
“回陛下,可细分科目。如‘明算科’,考较算学统筹,用于户部理财、工程预算;‘格物科’,考较物理常识、工器原理,用于工部营造、军器研制;‘律法科’,专考刑名律例,用于地方断案、刑部复核;甚至可设‘边务科’,考较地理、兵要、外情,用于边关镇守、外交应对。”
叶明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不少官员脸上露出惊愕、不解,甚至轻蔑的神色。让那些摆弄算盘、钻研工匠之术的人与读书人同列?简直有辱斯文!
但也有一些思想较为开明的官员,如太子少傅等人,眼中则露出了思索的光芒。
“取中之后,如何任用?”皇帝追问,切中了要害。
“取中‘实务科’者,可入六部对应衙门观政实习,或派往地方担任相应佐贰官,专司其职。其升迁考评,亦以其专业实务能力为准,不与文学之士同列。”
叶明早有准备,“如此,可使专业之人司专业之事,提升政务效率,弥补现有取士之不足。且能为天下寒门学子,开辟另一条凭借实学晋身之途,广开进贤之门。”
这话一出,更是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这不仅仅是增加几个考试科目那么简单,这是在试图打破世家大族凭借经学传承垄断官场的格局!是在挖他们的根!
立刻就有守旧的御史跳出来反对:“陛下!万万不可!科举取士,乃祖宗成法,意在取‘通才’治理天下!若细分科目,使士子拘于一技之长,岂非舍本逐末?且工匠胥吏之流,若亦可凭此登堂入室,成何体统?国将不国啊!”
“王御史此言差矣!”太子李君泽适时出声,“何为通才?不通庶务,不明经济,只知吟风弄月,空谈仁义,岂是真通才?叶院判所奏,正是为了弥补‘通才’之不足,使朝廷用人,文武并举,经术与实务兼备!方能应对如今纷繁之时局!”
叶风也出列支持:“陛下,户部近年来打理国库,深感精通算学、钱谷之道人才奇缺。若能有‘明算科’专才相助,必能提升效率,减少纰漏。”
朝堂之上,再次分为两派,争论不休。支持者认为这是切中时弊的良策,反对者则斥其为破坏祖制、动摇国本。
李云轩高坐其上,听着双方的辩论,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扶手,并未立刻表态。
他目光深邃,显然在权衡利弊。增设“实务科”,确实能打破世家对官员选拔的部分垄断,为皇权引入新的、更易掌控的力量,也能切实解决朝廷面临的一些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但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叶明所奏,事关重大,非一日可决。”皇帝终于开口,压下了一片争论声,“着内阁、吏部、礼部共同详议,广纳各方建言,拟个条陈上来再议。”
没有立刻通过,但也没有否决,而是交给了部议。这是一个信号,表明皇帝本人是倾向于支持的,只是需要时间和步骤来推行。
“臣,领旨。”叶明躬身。他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将种子埋下,只要皇帝支持,太子推动,加上新军带来的威望,这颗种子总有发芽的一天。
退朝之后,叶明与太子并肩走出大殿。
“表弟,你今日可是又扔下了一记惊雷啊!”李君泽低声道,“此事若成,必将深刻改变朝局。”
叶明点点头,目光坚定:“表哥,旧疾需用猛药。如今新军已立威,正是趁势推进其他改革的最佳时机。科举,乃是世家根基所在,动这里,比动军制更难,但也更重要。”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此事急不得。我们可以先从小处着手,比如,奏请陛下,允许在国子监内增设‘算学’、‘格物’等选修课程,让监生们有机会接触实学,慢慢改变风气。”
“同时,工坊和军中,也可以继续完善‘技术等级’和‘军官考核’制度,用事实向陛下和朝臣证明,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李君泽赞赏地看了叶明一眼:“步步为营,润物无声。表弟深得其中三昧。”
两人相视一笑。他们都明白,与靖王及其代表的旧势力的斗争,已经进入了更深层次、更核心的领域。
之前的军事胜利和舆论反击,只是扫清了外围障碍,而现在,他们要开始攻打那座名为“传统”与“特权”的坚固堡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