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暮云将西天染得一片鎏金,残阳的余晖斜斜铺在青石板路上,秋风卷着几片枯黄的梧桐叶,打着旋儿掠过墙角的青苔,留下细碎的沙沙声。张希安站在廊檐下,抬手解开绯色官服的玉带,将叠好的官服递给一旁候着的侍女,只留贴身的月白家常衫。衣料是上好的细棉布,领口绣着一圈浅灰云纹,衬得他面容愈发清俊。他望着门房老周佝偻着身子,将黑漆描金的官轿稳稳停在院门口,轿帘边角的铜铃轻轻晃了晃,没发出半分声响——想来是鲁一林日日擦拭保养,连轴杆都涂了新的牛油。

今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张希安如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户房,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他坐在案前,整理好笔墨纸砚,然后打开秋税账册,准备进行核对。

账册的每一页都被下头的小吏整理得井井有条,按照村落顺序排列得整整齐齐,甚至连算错的地方都用红笔圈出,清晰明了。张希安不禁对这些小吏的工作态度感到满意,心想这样一来,自己的工作也能轻松不少。

他拿起紫毫笔,蘸上朱砂,开始逐页勾划。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希安专注地核对着每一项数据,确保账册的准确性。不知不觉中,太阳逐渐西斜,酉时的钟声敲响,意味着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

张希安抬起头,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发现自己居然比往日提前了半刻完成工作。他满意地看着已经核对完毕的账册,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放下紫毫笔,张希安的指尖还残留着朱砂的淡香。他不禁想起近半年来的经历,自从钟楠来到府衙后,虽然他在府衙里说一不二,连知府都要对他礼让三分,但奇怪的是,钟楠却从未找过自己的麻烦。

张希安原本一直悬着的心,此刻总算稍稍松快了一些。他不知道钟楠为什么会对自己如此宽容,但至少目前看来,自己在府衙中的日子还算安稳。

“少爷,您可算回来了!”鲁一林远远地就望见了张希安的身影,他急忙迎上前去,三步并作两步,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待走到近前,鲁一林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张希安递来的官帽。那顶官帽的帽檐上,还沾着些许秋风卷来的槐絮,仿佛在诉说着它刚刚经历的一场旅程。

鲁一林的额角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呼吸也有些急促,显然是因为焦急等待而有些紧张。他连忙向张希安禀报:“少爷,刚才有个人来府上寻您,说是大理寺的差官。他身着青衫,腰间挂着牌子,看着倒是像那么回事儿,可我实在分不出真假,所以没敢擅自放他进来。我已经将他打发到偏厅去奉茶了,还特意吩咐小仆在旁边盯着呢。”

张希安摆了摆手,示意鲁一林不必慌张。他袖中还揣着一块芝麻糖,是方才路过街角糖画摊时买的——那糖画师傅手艺好,熬的糖稀又香又甜,他见摊子前围着的孩童眼馋,便也买了一块。此刻糖渣从糖纸缝隙里漏出来,混着官服上残留的皂角香,倒添了几分寻常人家的烟火气。

刚刚转过穿堂,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廊下立着一个身着青衫的男子。那青衫的颜色并非寻常的青色,而是一种石青色的细绸,质地柔软光滑,宛如丝绸一般。然而,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袖口处因为长期的摩擦,已经略微有些发白,显示出这件衣裳的主人穿着它已有一段时间。

男子腰间系着一枚银鱼符,符牌随着他踮脚张望的动作而轻轻晃动。那银鱼符牌在暖黄色的灯光映照下,反射出微弱的光芒。而坠子上的红绳,也因为岁月的洗礼,已经洗得泛白,失去了原本的鲜艳色彩。

廊下挂着的灯笼刚刚被点燃,橘黄色的光芒柔和地洒落在男子的肩头,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纱衣。这温暖的光线不仅照亮了他的身影,还将他鬓角的几缕碎发映衬得格外清晰,如丝般柔顺。

“可是张希安张大人?”男子见到有人从穿堂走出来,立刻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地盯着来人。他的动作迅速而利落,三步并作两步地跨上台阶,衣摆随着他的步伐翻飞,带起一阵轻风,连廊下的灯笼都被这股风吹得微微摇晃。

男子的脸上透露出几分急切,但他似乎又在刻意克制这种情绪,放缓了说话的语气:“在下大理寺评事苏廊,奉李环李大人之命,特来给大人送信!”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沉稳和干练。

鲁一林慌忙从后头追上来,伸手就要拦:“大人还没发话,您怎好……”话没说完,便被张希安抬手止住。

“麻烦您将大理寺腰牌与我一观。”张希安开口道。

“不妨事,”苏廊说着,便从腰间解下一块铜牌,递到张希安面前,“大理寺的腰牌在此,大人一看便知。”

张希安接过铜牌细看,那牌子不过巴掌大小,边缘被摩挲得发亮,显是日日佩在身上。正面刻着“大理寺评事”五个篆字,字迹深峻,背面还刻着个小小的“苏”字。他抬眼打量苏廊:约莫三十来岁年纪,眉峰微微上挑,透着几分机灵,眼下却有淡淡的青影,像是赶了许久的路没歇着。可他嘴角偏偏挂着笑,说话时语气从容,倒看不出半分疲惫。

“苏评事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快请进。”张希安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侧身让开道路,同时转头对闻声赶来的黄雪梅吩咐道:“去把后堂那坛去年酿的桂花酿温上,再烫一壶雨前龙井,要仔细着些,可别烫着了。”

苏廊也不客套,微笑着向张希安点头示意后,便迈步走进了正厅。他环顾四周,只见堂上摆放着一张半旧的榆木八仙桌,桌面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光可鉴人,甚至能够清晰地映出人影来。而在墙壁上,则悬挂着一幅名为“半日闲”的中堂画,那画中的笔触细腻入微,墨色浓淡相宜,显然是出自大家之手。

张希安待苏廊在客座上坐稳后,这才不紧不慢地走到主位落座。他微微眯起双眼,似笑非笑地看着苏廊,指尖轻轻地叩了叩桌案,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声音虽然温和,却似乎蕴含着几分探究之意,只听他缓声道:“苏评事如此匆忙地前来寻我,想必是遇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吧?”

苏廊从宽大的衣袖中缓缓摸出一个油纸包,那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仿佛里面藏着什么珍贵无比的东西。仔细一看,这油纸竟然是双层的,而且边角都被叠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丝褶皱。

苏廊的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手中的油纸包是一件易碎的瓷器。他慢慢地解开外层的油纸,然后轻轻地揭开内层的油纸,生怕把里面的东西弄坏了。

终于,油纸包里的东西露了出来,原来是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笺。信笺的表面光滑平整,火漆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显得格外庄重。

苏廊将信笺小心翼翼地推到张希安面前,轻声说道:“李大人特意交代,这封信必须要当面交给大人,不能经过旁人之手。”

张希安看着眼前的信笺,只见火漆上印着大理寺的獬豸纹,那纹路清晰可见,栩栩如生。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公正和威严。在獬豸纹的下方,还压着一枚私印,笔画遒劲有力,显然是大理寺卿李环的手笔。

张希安伸出手,捏住信笺的一角,感受着纸张的质感。他的指腹轻轻蹭过火漆的纹路,仿佛能透过这薄薄的一层蜡,触摸到信笺里的内容。

忽然,张希安想起刚才苏廊进门时说的话,他抬起头,看向苏廊,问道:“方才听鲁一林说,苏评事还要去别处?你先前好像提过,东南方向还有几封要送?”

“正是。”苏廊端起侍女刚奉上的热茶,抿了一口,喉结轻轻滚动了两下。他放下茶盏,语气诚恳:“除了大人,还有凉州、坤州的三位同僚。李大人说,这几桩案子都透着蹊跷,非得请几位地方能吏去京都会商,才能理出眉目。”

张希安捏着信笺的手突然停了下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住了一般。他的目光落在那薄薄的纸张上,上面的字迹在他眼中渐渐模糊起来。

他在地方上已经担任了两年的推官,经手的悬案虽不多,但有些数目。这些年来,他遇到过各种各样棘手的案子,无论是多么复杂离奇的案情,他都能够抽丝剥茧,最终找到真相。

然而,大理寺的案子却完全不同。那可是直接管辖京城百官、牵动整个朝局的重要地方。在那里,他这个小小的七品推官,恐怕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插手办案了。而且,他对京城里的那些规矩可谓是一窍不通,到时候恐怕只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

张希安缓缓地低下头,凝视着茶盏里晃动的涟漪。那茶水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了他微微皱起的眉头。他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终于开口说道:“苏评事啊,你也知道我这个人嘴笨得很,平日里就只懂得查案断案。对于京城里的那些规矩,我可是一点儿都不了解……”他的声音有些低沉,带着几分犹豫和不安,“所以,我觉得还是请李大人另寻他人吧。我担心自己到时候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给大家添麻烦,甚至还可能会闹出笑话来。”

“哎,大人可莫要推辞!”苏廊连忙站起身,对着张希安作了个揖,语气急切却不失恭敬:“李大人亲笔写信,足见对大人的看重。再说了,”他眼珠轻轻一转,想起临行前李环的叮嘱,补充道,“大人去年一日破案的事,连刑部尚书都听说了,还夸您‘明察秋毫,心思缜密’呢。”

张希安的耳朵尖微微发烫,仿佛被人当面夸奖让他有些难为情。毕竟那桩案子可是他的得意之作啊!然而,当这桩案子被人当面提及的时候,他还是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沉默了一会儿,张希安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回应。终于,他像是下定决心一般,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用棉纸包裹着的东西。那包裹看起来有些沉甸,应该是银子。

张希安小心翼翼地将银子塞到苏廊的手里,同时露出一丝苦笑。他轻声说道:“苏评事啊,我这所谓的名声,不过是旁人的抬举罢了,实在是有些浪得虚名啊。这点银子,你就拿着在路上买些茶水点心,权当是我谢你跑这一趟了。”

“大人莫多心。”苏廊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缓缓地将银子收进怀中,然而那笑容却并未到达眼底。他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疑,似乎并不想把银子退还给对方,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将其收入囊中。

苏廊的语气愈发恳切起来,仿佛生怕张希安会拒绝他的请求一般:“下官不过是奉命行事,若大人肯赏光前往,李大人那边自然也能有个交代,下官回去之后,也能稍稍松一口气。”说罢,他站起身来,顺手整理了一下身上青衫的衣襟,然后从宽大的衣袖中又摸出一张纸条。

“时辰已经不早了,下官还得赶着去下一个地方。”苏廊边说边将纸条递到张希安面前,“这是京城驿站的地址,三日后卯时正,城南驿站会有人接应大人。到时候,一切行程都会有人为大人妥善安排。”

张希安见状,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伸出手,接过了那张纸条。当他的指尖触碰到纸条的瞬间,仿佛能感觉到那上面还残留着苏廊的体温。纸背隐约的字迹——是李环的笔迹,刚劲如刀,和信笺上的私印字迹一般无二。他望着苏廊出门的背影,看他快步登上停在门口的马车,车帘落下的瞬间,还能看到他挥手的动作。张希安低头看了眼案头堆叠的秋税卷宗,又摸了摸袖中那封火漆信笺,终是轻轻叹了口气,将信笺小心地收进了贴身的衣袋里。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