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牧挥毫泼墨,很快就写就一封书信,将其密封后,交给了邓雄,叮嘱道:
“邓千户,事关重大,务必当面呈报陛下”
邓雄接过书信贴身放好,抱拳道:“伯爷放心,下官明白,伯爷保重”
言罢,翻身上马,径直回返京城。
这就是锦衣卫传旨的好处,如果换成太监,早累死了。
陈牧对着一众山东官员抱拳拱手,却也不再多言,最后对余合等人道:“行程更改,不去南京了。留下二十人保护马车走陆路,去广宁汇合夫人后,一道去辽阳,其他人跟我星夜疾驰,目标——登州!”
“是!”
余合等人轰然应诺,眼神中没有任何畏惧,满满的都是即将重返战场的兴奋。
这些人放弃军职跟着陈牧为什么,说忠心之类都是虚的,还不是赌一个前程!
陈牧去南京当侍郎的事,这群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少不了长吁短叹之声,如今情势突变,巡抚大人成了经略大人,虽然经略是什么,他们还不太懂,不过丝毫不影响对这个官的解读。
“管这么多地,那能是小官么?兄弟们赌对了!”
那是人人奋勇,各个争先,都想跟陈牧最先去辽东,最后还是余合出面当了个恶人,选了二十个倒霉蛋保护唐师爷等人,自己则跟着陈牧纵马急奔,直扑登州府。
......
登州,乃山东半岛北端重镇,是连接内地与辽东、朝鲜的海上枢纽,与南面的莱州府,历来并称登莱二州,其内除了有正常驻军外,还有大名鼎鼎的登莱水师。
国朝现在有三大水师,最强大的皇家水师,专门负责远洋贸易,驻扎天津卫。
福建水师人数最多,主要是防御东南以及剿灭倭寇、海盗,驻地在福建。
登莱水师创建最早,历史最悠久,是保障渤海海峡以及连接辽东山东以及朝鲜等地,侧重在战略运输和海上防御。
说这个诸位可能会有点懵,好像没听过,它怎么就大名鼎鼎了?
那换一个名字,各位就知道了。
历史上,三百多年后,登莱水师的驻地之一威海卫,仍然是大清水师基地,那时它的名字是北洋水师。
陈牧一路纵马急奔,两天时间便赶到了登州城,速度快到登州根本还没接到朝廷诏令,他这一行数十人,纵马急奔,一看就不是善茬,吓得登州城门紧闭,坦诚身份后,也只是放下了一个吊篮,让陈牧将官凭印信放了上去。
堂堂辽东经略,被拦在自己城门外了。
“嘿!真够瞧的啊”
陈牧无奈,也只能干等,默默运气,准备一会给这知府点颜色瞧瞧。
结果这一运气,便忍不住四下张望,很快城门外的一群服色有些奇特的人,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些人衣着鲜明却各个满脸愁容,垂头丧气,为首的人貌似还是个官儿,可却与大明官服有些区别。
“哪来的这是?”
有句话说的好,你在城下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你,此刻就是如此。
陈牧满脸不爽的打量那群人,那群人也在不住的打量他。
很快,人群中交头接耳一番,为首一人迈开大步来到陈牧马前十余步站定,躬身施礼道:“请问这位大人,您是新任的辽东总督?”
这位也不知是哪的口音,虽然听起来怪怪的,不过倒是还能听清楚,余合拨马上前厉声喝道:“放肆,这是新任辽东经略,你耳朵长哪去了?”
那人四十来岁,瘦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跑,满脸愁容,眼中尽是悲凉之色,闻言更是闪过一丝茫然,喃喃道:“经略?”
可怜的人,他不懂经略这个不常设的官是什么。
余合脸色一沉,抡起马鞭就要抽:“大胆,还不跪下!”
该说不说,余大当家现在对自己身份拿捏的是越来越纯熟了,手下人嘛,总得凶神恶煞一些,否则怎么显得领导和蔼可亲,是不。
果然,陈牧轻咳一声制止了余合,上下打量对方几眼,轻声道:“凡初见人,必先通己名,这位朋友,是否应该先告知本官名姓来历?”
那人见陈牧一行人虽风尘仆仆,但护卫精悍,气度不凡,虽然不知道经略是什么官,也知必不是寻常人物,连忙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回答:“下官乃朝鲜国奏请使、书状官朴仁熙,奉我王之命,前往天朝京师求救!”
此言一出,尽皆茫然。
陈牧也没想到这是朝鲜来的,怪不得衣着有些诡异,却与大明几乎相同,原来是朝鲜。
“求救?”
陈牧驱马缓缓上前,“朝鲜出了何事?”
朴仁熙见到陈牧,虽不知具体身份,但感其威仪,不敢怠慢,悲声道:“上国大人容禀!今岁六月,倭酋丰臣秀吉复起倾国之兵,犯我朝鲜!釜山、东莱已陷,王京危在旦夕!我军血战三月余,损失惨重,现已退守平壤!下官奉命,泣血上奏天朝皇帝陛下,恳请速发天兵,救援属国啊!”
说罢,已是泪流满面,余众也是嚎哭不止。
辽东大败,朝鲜又告急!
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陈牧眉头紧锁,沉吟片刻,道:“本官乃新任辽东经略陈牧,总督辽东一切事务,正要赶赴辽东上任。至于你国之请,本官会命人将你们尽快护送入京面圣。然现今辽东亦有剧变,朝廷援兵何时能至,本官亦不敢保证,此需陛下与朝廷诸公决议”
朴仁熙闻言如遭雷击,脸色瞬间惨白。
这回听明白了,感情这经略,好像比总督还厉害,然而他觉得自己还不如不听,什么叫“何时能至,不敢保证”?
“大人呐!”
朴仁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大人!求大人救我朝鲜!倭人凶残,若天兵不至,我国……我国必亡啊!”
也不知是不是早有准备,他一哭,那边使团也跟着哭,还哭的极有韵律,跟唱戏似的。
陈牧强压下心底涌现的一丝荒谬笑意,安抚道:“尔等可先派人回国内,禀告你国王,朝鲜是我大明太祖钦定之不征之国,数百年和睦共处,亲如一家,我大明绝不会坐视藩邦沦陷,请务必坚守待援!”
朴仁熙闻言心凉了半截,不过也知道陈牧说的是实话,这种事最终肯定要皇帝点头才行。
然而遇高人岂能交臂而失之,这位是辽东经略,一旦大明来援,必然是此人调兵遣将,这时候不趁机结交,还等什么时候!
“多谢经略大人,您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