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你还记得我对付汉斯的办法吗?”
赵建国一愣,随即脱口而出:“把对手的王牌,变成我们的人!”
“对。”
孟远打了个响指,
“对付流氓,要用比他更懂规矩的律师。那对付技术壁垒呢?”
赵建国的心脏,猛地一跳。
一个疯狂的念头,不可抑制地从他脑海里冒了出来。
孟远没有给他太多思考的时间,带着他走向了工厂最核心的研发中心。
穿过层层门禁,一股混合着金属与化学试剂的味道扑面而来。
在一个独立的、恒温恒湿的实验室里,一个戴着无框眼镜、头发微白、气质儒雅的亚洲男人,正全神贯注地盯着一台电子显微镜的屏幕。
“给你介绍一下,”
孟远的声音很轻,仿佛怕打扰了这位学者的专注,
“金振宇博士,我们德国研发中心的首席科学家。”
金振宇博士闻声回头,看到孟远,露出一丝微笑,用带着浓重口音的韩语式中文说道:
“孟董,新的原子层沉积方案,理论数据已经完美。我们绕开了他们的煅烧工艺,而且,能量密度……可以再提升3%。”
赵建国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金振宇?
这个名字……他好像在哪里听过!
孟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悠悠地开口,
“忘了跟你说,金博士在加入我们之前,是韩国高镍三元电池项目的……首席技术官。”
“韩国那道固若金汤的专利墙,很多字母,都是金博士亲手写下的。”
赵建国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
他死死地盯着眼前的金振宇,又猛地转头看向孟远,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如果说,策反托马斯是神来之笔。
那把韩国高镍三元电池的首席技术官挖过来……这是什么?
这是釜底抽薪!
金博士似乎看出了他的震惊,扶了扶眼镜,平静地解释道:
“我呕心沥血的技术,在韩国的保险柜里睡了三年。他们宁愿用老技术躺着赚钱,也不愿意为未来冒一点风险。”
“但孟董告诉我,在这里,我的技术,可以定义下一个十年。”
孟远笑着点头,声音充满了掌控一切的从容。
“老赵,这就是我要教你的第二课。”
“商业的壁垒,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建立技术的人。他们能建起一座墙,自然也知道,哪里有不为人知的后门。”
“咱们不是去撞墙,咱们是请来了修墙的设计师,让他给咱们开了一扇窗。”
“韩国和日本以为他们在第五层,觉得咱们在第一层。”
“但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咱们从一开始,就在大气层。”
首尔,高镍三元电池总部。
会长李在勇端着一杯蓝山咖啡,看着落地窗外的车水马龙,轻蔑的冷笑起来。
“哼,远新集团,孟远……”
“想做高镍三元?中国人总是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对面,日本的山田专务附和着,用一种前辈指点后辈的口吻笑道:
“李会长,何止是不切实际?简直是痴人说梦。”
“没有我们两家的专利授权,他们连高镍三元电池的门槛都摸不到。我敢打赌,他们的实验室现在一定天天爆炸。”
两人对视一眼,空气中充满了上位者的优越感。
三年前,正是他们亲手缔造了这个技术壁垒,联手将所有中国电池企业,死死地摁在了磷酸铁锂市场。
“听说孟远最近在德国搞了个大动作,要建厂?”山田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
“让他建。”
李在勇呷了口咖啡,眼神冰冷,“工厂建得越大,将来破产的时候,坑就挖得越深。”
“等美国汽车厂商明年的全球订单一公布,他就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二人聊得很尽兴,仿佛已经看到了远新资金链断裂、孟远黯然退场的画面。
只是他们不知道。
此刻,万里之外的中国,那道他们引以为傲的“墙”,已经被人从地基处,悄悄地凿穿了。
鹏城,远新中央研究院,地下三层。
这里是整个集团的禁区,代号“深渊”。
“滴……滴……滴……”
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起,但实验室里的首席科学家苏教授,却像是没听见。
他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上,那条近乎完美的放电曲线,握着鼠标的手,在剧烈颤抖。
不是激动,是恐惧。
一种面对“神迹”时,凡人本能的恐惧。
“205mAh\/g……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92.3%……”
旁边的助手,一个清华毕业的博士,声音都在发颤,像是见了鬼。
“苏……苏教授……这个数据……韩国对外公布的巅峰数据,也才堪堪200出头啊……”
“我们……我们是不是造出了一个怪物?”
苏教授猛地回过神,一把抓起桌上那部红色的加密电话。
这个号码,整个研究院只有他一个人有权限拨打。
电话接通。
“喂,孟总吗?”
苏教授用尽全身力气,才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像在哭。
“您……最好亲自来‘深渊’一趟。”
电话那头,只沉默了两秒,然后传来一个平静的声音。
“二十分钟。”
十九分三十秒后。
实验室的合金门无声滑开,孟远走了进来。
“数据我看过了。”
孟远没一句废话,目光扫过实验室里有几分紧张的众人。
“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苏教授心里一紧:“您说。”
孟远走到实验台前,拿起一块银灰色的电池样品,在手里掂了掂,仿佛那不是划时代的发明,而是一块普通的砖头。
“如果,韩国和日本,现在就知道咱们手里有这个东西。”
他抬起眼,看着苏教授,一字一顿地问:
“他们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像一盆冰水,把苏教授满脑子的激动和狂喜浇了个透心凉。
他是个科学家,他想的是技术突破,是论文,是专利。
而他的老板,想的永远是——竞争。
“大……大概会……不惜一切代价封杀我们?动用所有专利武器?”苏教授迟疑的回答。
孟远笑了,那种笑容,让苏教授毛骨悚然。
“错。”
孟远放下样品,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
“他们会跪着,来求咱们。”
“苏老啊,我让你不计成本地烧钱,让你把保密协议签到清洁工头上,不是怕技术泄露。”
孟远转过身,看着疑惑不解的众人。
“我是在等。”
“等他们把全部身家,都押在811这条赛道上。”
“等他们把牛皮吹得足够大,大到全世界都相信,未来五年,只有他们能给美国车企供货。”
“现在……赌注,下够了。”
孟远掏出手机,拨出一个号码,
“克劳斯,是我。告诉德国车企那个傲慢的采购总监,下周二,我在慕尼黑等他。”